【导读】黄渤在国内被称为“40亿”影帝,他的电影广受观众好评,而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一出好戏》也顺利跨国10亿元票房关卡。有一次黄渤在商讨一个剧本故事,整整五个小时,没有掏出过一次手机。一位在演艺道路上如此成功的演员,还能以如此执着、专注地态度对待创作,让旁人很受震动。刚出版的《有点意思:我的电影日记》书中记录了黄渤电影创作八年来日常的点点滴滴,让读者见到一个有选择困难症与完美主义的处女座黄渤。本文内容节选自为黄渤的《有点意思:我的电影日记》。
2011年2月21日
出了一版故事文本,是一部荒岛喜剧,我有点犹豫。喜剧自然会有喜剧的优势,它有更清晰的受众群体。如果做这个本子,票房也应该会不错。挺有意思的,大家都会开心。
这些年演喜剧深有感触,其实做喜剧很难,能做好喜剧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也喜欢。可如果只是做成一个简单的情节喜剧,那可能不是我要表达的。我心里的那个故事可以以喜剧方式呈现,但应该没有那么简单。我不是不喜欢喜剧,而是不喜欢简单重复。
我不想在没有想清楚之前,就拿出两三年的时间去做一个最后被自己认为意义不大的东西。
2012年12月9日
又看了3D《2012》,很受震撼。
看完之后很多想法涌现脑海。
如果有一天,人类面临着灭亡的命运,一个互相依靠的小群体如何生存?个人该怎么选择?极端环境其实是一个人性的实验室。此时,所有的道德、法律都会失效,秩序直接崩溃。人们处在生存和死亡的关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有人始终坚守着信念、秉持着善念,就显得了不起。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有人坚持“老人、孩子、妇女先走”,这就是伟大和高尚。因为他们克服了死亡的恐惧,把他人生命置于自己的安危之上。
但如果秩序崩溃后,人们获得机会面临秩序的重建呢?这时候的人类社会,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嗯,感觉有点意思,我很喜欢这种主题的表达。
其实这个故事我想来想去,不就是《2012》电影延续之后吗?我说这个故事要不就叫《2012后》吧。徐峥特别“负责任”地说他看行,让我“赶紧写吧”。
我就赶紧写吧!
2014年6月9日
《亲爱的》拍摄结束了,这戏对我来说有点难,因为角色有很大的情绪,而我很少演需要这么大的情绪的戏。这是一件很累,也有点痛苦的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技术,也可以运用情感。当我情感投入过多时,我无法对自己做出判断。你究竟演得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看监视器的时候,自己有点情不自禁,想落泪。正应了那句,理性可以计算,感性不可计算。
忙碌等于盲目,天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就像头扎在一堆沙子里,慢慢就把自己埋没了。
一直忙,似乎忙得连生活的时间都没有。生活所有的空隙都被工作填满了。流水线一样的工作,来一个干一个,没有空闲的时间思考、分析、判断。这样的节奏不适合文艺工作者,这是脑力与创造力的透支,缺乏了酝酿与发酵。艺术是闲出来的,不是忙出来的,忙出来的只有活儿。
2014年10月5日
演员这个职业跟生活很像,就像突然喝醉了酒,进入到一个房间,换一个房间又进入,可能是服务生叫你过来的,也可能是哪个人给了你新本子,到最后发现换了一个又一个房间,生活还是那条长廊。见过各种戴面具的人,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生活。
休息的这段时间,才知道以前遗落了多少小幸福和小美好。终于有时间和心思去看看那些躺在仓库里的小东西,把玩一下。生活的味道,有时候需要你走得慢一点才能品尝。
想想之前,每天拍戏,从不停歇,忙忙碌碌,不知为什么,其实是弄反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人不是机器,也不能把自己当成机器。要善用自己,即便这是我热爱的事业,我也要学会生活。人要有自己的节奏。要重新找到能让自己“嗨”起来的东西,哪怕需要面对可能的失败,也是有意思的。
没有沉淀的人生是可怕的。没有反思、没有快乐、没有对生活的直观体验,其实从长时间角度来讲,也是不利于创作的。
2015年3月9日
今天经大家开会讨论,以司机小王做主线的叙事方式被一致批判了。小王整个人物的力量和可能性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更合适的应该是找个中间层做主线,他的身份“上”也能够到,“下”也能够到,更有代表性。而老潘那个角色,太容易物欲外化,如果用他做主角,故事就太浅了。只有最上层和最底层的人物层级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需要有更具代表性的中间层,这样故事才会更有说服力。也是,社会结构不就是这样的嘛,金字塔还分很多层呢,怎么可能只有上和下。考虑不周,考虑不周。
处于中间层的人,会更具有戏剧张力。因为他努力一把,可能会改变自身生活命运,变得强大;或者有什么变故,突然就会遇到很大的生存困难,跌至谷底。比“上”,他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比“下”,他抗击风险的能力又会好得多。因此,他身上会有更多的故事和戏剧张力。他可以寻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可能彻底被命运打败而一蹶不振。总而言之,处于中间层的主角会有更大的表现空间。看来我们的主角真的应该变一变。
2016年11月25日
感觉此刻的创作就像是一口深井,井口被厚重的东西覆盖,我们一群人坐在里面,等待着井口的重物被揭开,透进一丝天光。由那丝天光指引,找到我们的灵感,离开创作的深井,走向光亮的世界、广袤的世界,最终可以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咦,一股马粪味,一群深井病。
今天的剧本会阵容很庞大,张冀、郭俊立、查慕春几大编剧都在。发生了一件好玩儿的事。
剧本在紧张的创作过程中,大家聚到一起开会,又一场头脑风暴。张冀老师讲得很兴奋,讲得很开,整个状态也很投入,最后动情地说:“终于要冲破死胡同了!”突然豆包的手机siri响了:“请你再说一次”。
现场大家狂笑,张冀暴走。
真的很感恩。这个剧本可以说是国内一线编剧云集了,他们个个都担当过大戏的编剧。我也要承认自己是幸运的。
2016年5月22日
我相信缘分,比如眼缘,你到了一个地方会突然觉得来过,你见到一个人会觉得莫名的眼熟,那种莫名的熟悉感,就是这个缘分。而选定了一个地方,认定它,其实就是通过它的样貌,锁定了它的灵魂。
2016年3月29日
说到故事的解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版本。而电影里面,无论别人看到的是什么,摄影师和导演的眼睛里面,要看到共同的东西。导演的意志,摄影师的眼睛,共同讲述着一个故事。
2016年7月30日
电影的本质就是讲故事。
别人是第一次听,但我其实已经重复了无数遍。为了激起大家的兴趣,我每次都讲得手舞足蹈、兴高采烈。我相信即便是同样的故事,也需要不同的传达方式。讲述者的高亢和热情可以大大影响听众的兴趣。同样听众反应越热情、激烈,说的人也会越起劲。当听众反应淡漠时,说书人也会意兴阑珊。
作者:黄渤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