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再出发”系列之陆春涛作品观摩展不久前在上海中国画院展出后,引起了文化界的关注。
陆春涛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中生代水墨艺术家之一,他长期坚持水墨艺术的当代探索,以“荷塘”系列为母题,力图从传统水墨出发,构建独特的笔墨语言,表达当代人的情感、心理和对自然、生活、社会的认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陆春涛的作品先后在欧洲和美国多个重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的艺术展中亮相,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当代水墨艺术提供了有效的契机和独特的经验。
最近,由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心观万象——从陆春涛水墨作品看中国艺术的当代表达与传播”在上海市文艺会堂举行,与会的文化界专家以跨界的视野,就水墨作品的当代意义和在海内外的传播路径、价值进行了富于启迪性的研讨。以下摘录部分观点:
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指出,陆春涛的画很难用传统的中国画来定义。微妙的是,在他的画里面,可以看到一些传统中国画的元素,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些对于中国画的突破和尝试。比如,他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具有东方韵味的意境,但在笔墨系统的改造上,更接近于西方绘画的语言结构。“他没有过于玩弄符号化或者形式化的东西,也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东西进行表面上的解释,他是在认认真真表达自己对于当代水墨的理解。”
上海油画雕塑理论研究室主任江梅用“出逃”和“回归”两个词来形容陆春涛的水墨艺术。“他的作品既包括了传统水墨语言精髓和古典美学精神,也具有抽象性语言风格和现代主义艺术手法、观念,并充满了个人心境的表达,这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个人化的水墨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江梅说,陆春涛在艺术探讨的过程中,无论是从传统中不断的出逃和回归,还是对现代主义艺术构成和表现方式进行学习借鉴时的出逃和回归,其实都是为了寻找安放自我心灵的艺术表达,这是艺术家不断建立和强化主体精神的体现。在这种过程中,艺术家自己反复实践、思考,最终过滤、沉淀下来的东西融合起来,化合为一,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说,陆春涛的画,在面貌上和传统的中国画确实不一样。但是,他的画,“根”是从中国画引申出来的,始终蕴涵着中国文化的精神。
复旦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郑召利认为,陆春涛的作品,微微灰暗的画面下面隐藏了很多东西。他画面上的形式,不仅是外在的,还有内在的——表达了一个艺术家的理想。尤其是在文化工业的背景当中,保持自身的“孤独”,表现自己的生命活力,难能可贵。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引用傅雷的话——一国艺术的产生,随着这个国土的时代、环境、传统演化,然后才能产生,就像一个国家的动植物生长,必受到这个国家的气候、土壤、温度、雨量成其为一个物种。他说,作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一种创新,陆春涛把一种时代的心灵感悟呈现出来了。
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指出,陆春涛喜欢画荷塘,但他表现出的却是“自有真丘壑,不在区区荷塘间”的意境。他的水墨画意蕴丰瞻,内中有真象、有真情、有真意,出于纸上,体现出他对世间生命的真情感悟和人文情怀的诗性表达。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说,说到莲荷,人们一般想到的是出瘀泥而不染,陆春涛却把荷花的原始感和旺盛生命力画出来了,跟以前的文人画不一样。而且他的画里面有一个特点,大部分画特别有意并且善于光线的造型,用光影来刻画。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黄雪媛有感而发写下两句话:“水墨一天世界,分寸自在心中。”她说,其实,分寸是一种格,是自由中的克制。因为生命能量再丰沛也是有限的,用时间、生命的有限去对抗一种无限。“他的画就是给我一种以有限对抗无限,从而生出一种执着和怅惘之美。”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