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为心仪偶像点亮灯牌,在演唱会的观众席形成一片“灯海”,在演唱会上已是屡见不鲜。可在近来愈演愈烈的 “粉丝文化” “应援文化”中,日益招致公众反感。日前,一位偶像就被质疑应援灯牌影响了演出现场灯光效果。这边厢有人抱怨灯牌影响了现场花费千万的灯光效果,那边厢粉丝表明,当时已经经偶像提醒及时熄灯。这场“罗生门”骂战从现场持续到网络,可谓一地鸡毛。
原本个别粉丝的星星点点灯光,汇聚成了一片片豪华炫目 “灯海”;甚至不少人气偶像拥有自己专属的“应援色”,演唱会、见面会或者商业活动,为了能扩大灯海的面积、增强气势,粉丝还会包下某一个区域的团体票,配合齐声呐喊有节奏地点亮灯牌。然而,这种豪华灯光阵的隐患真不少,多个演出现场屡屡陷入嘈杂甚至失控的局面。一场拼盘音乐会、一次颁奖典礼,观众席往往变成几家粉丝用灯牌比拼人气的竞技场:比亮灯先后、比亮灯面积、比灯光强度、比呐喊音量……现场堪比光污染和声污染现场,不管台上偶像如何劝导,粉丝之间争强好胜不会停歇。线下的骂战还会一直蔓延到线上,比投票数量、比广告投放、比应援物品的贵重程度。
每个人都有支持喜爱艺人的自由,如果“应援文化”还只是流行偶像粉丝的惯用手段,止步于流行文化领域,无可指摘。可眼下,甚至有人将应援文化带到了传统艺术相声和京剧的演出现场。某青年演员演出现场,台下荧光棒形成的“灯海”不亚于一场演唱会。据说演员演出前,光是收礼物就要花不少时间。前辈调侃他,“每次演出不是说相声,其实是来进货的”。
同样上综艺、吸引年轻观众了解传统艺术,余派坤生王珮瑜并不支持把应援灯牌带进京剧演出场所。王珮瑜说,比起台下荧光棒灯牌连成片,她更希望向年轻观众普及戏曲独有的叫好文化。在她看来,粉丝对于演员个人的喜爱,只有转化成对于这门艺术的欣赏,才真正有助于传统文化健康长远发展。每一门艺术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剧场礼仪,乃至观剧习惯,如果不加了解,强硬用流行文化那一套自顾自表达喜爱,影响的不只是台上的表现,同样也对身旁其他观众造成干扰。
这一点,对于流行偶像的粉丝群,同样适用。灯牌能够成就的人气,不过是失控的喧嚣、一时的热闹,用得体的方式关注支持艺人的歌艺、演技和作品,才是赢得更广泛公众关注和尊重的前提。对于获得粉丝应援的艺人,引导粉丝理智健康追星,直面舆论,而不是一味追逐、沉醉于灯牌面积、网络流量这些梦幻泡沫,才可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作者:黄启哲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