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教师陈果的一段10秒视频掀起了一番风浪。
这段视频其实就3句话:
乍听之下,鸡汤飘香,于是不少人激愤了一把。
what?与黑恶势力妥协?这是什么毒鸡汤!
网上还有一个神评论,说按照陈果的黑暗和解理论推理下去,就像一个女孩面临强奸一样,要学会和强奸犯配合,就会发觉强奸也不那么可怕了。
然而,事实很快浮出水面。陈果这三句话是有语境的,话中的 “黑暗”显然不是现实中的邪恶,它暗喻的是孤独、死亡等人生在世需要面对的不幸。
她的原话太文艺,翻译成人话其实是这样:生老病死谁都躲不过,你打不过难道还硬打吗?别硬杠,咱可以反过来把自己的心变亮敞,当你的心亮了,黑暗就不那么黑了。
是不是中听了一些?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言论,三观也没什么问题。因为那些年,大V们都说过类似的话:
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鲁迅《影的告别》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黑夜时分,在黑暗的深渊的边缘上放了一支蜡烛,即使这支蜡烛只不过是下贱的油脂,灾时也变成了星星。——雨果
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作家,190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5次至中国访问。)
所以你看,他们都在说着相似的道理,可却在不同的时代,因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内心,境遇迥异。
90秒钟的视频,被截取1/10,然后在乌合之众中疯狂传播,这是网络谣言产生的经典套路。不少看过原视频的网友说,仅仅因这10秒的视频而对陈果老师恶语相向,破口大骂,这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
其实这不是陈果第一次被断章取义。 “道德无用”“朋友无用”这些耸人听闻的言论,也同样来自视频的截取,进而被上升为教育的悲哀。
事实上,在陈果的授课语境里,“无用”不是说没用,而是“无功利之用”。
陈果授课PPT
也有人说,陈果讲的“那些东西不可证伪且难以论证,是侮辱中国科研工作者。”
陈果的授课并非专业学术课,大学里并不是所有的课都要讲学术共同体的内容。复旦大学还有太极拳课,礼仪课,婚恋人生课……陈果的措辞模糊、随性,只是聊聊她自己的人生哲学,不涉及任何学术共同体,因而不太适合放在学术的场域里讨论。
陈果在2017年红遍自媒体,但随后就受到了一波又一波的质疑与围殴。
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这话用到互联网时代,一样不过时。
面对舆论洪水,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那些推测和判断,是事实先行,还是恶意先行?是独立思考的结果,还是盲目跟风的结果?
网友沉雁说,“质疑是学人的本能,这是必须的;但小心求证是需要水平的,如果你对陈果的思想根本就不理解,甚至胡乱理解,你就开始一顿莫名其妙的指指点点,那你就违背了胡适的‘如履薄冰’,你不但无知,更是无品。”
怀疑是可贵的精神,有了怀疑人类才能保护自己。但如果怀疑变成了“不假思索地怀疑”,变成“暗搓搓地揣测”,那么怀疑与愚痴不二。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说:“有人问对陈果的看法,我不赞成她的一些观点,也不喜欢这种风格,但是外界也没必要这么口诛笔伐,甚至同于丹相比……当然陈果的表述太飘逸含糊,容易被各种理解。‘和解’这个词不妥,我觉得可以说‘打交道’:我们是得学会与黑暗打交道,无论是外面的黑暗,还是内心的黑暗。”
暨南大学教师郑焕钊则将笔锋指向“有效文化批评”与“黑文”的边界——
在知乎“如何评价陈果”的页面上,不难发现陈果老师学生的影子。
还有学生晒出了陈果的手写鼓励:
这几天,在陈果的微博评论里也不断有很多学生冒泡“应援”。
她的一位学生@努尔曼说:“不少人说她(陈果)讲的是鸡汤,很肤浅, 我觉得有必要澄清的是,她的课是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的,她授课对象并非是网上这些满身戾气的“社会人士”,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另,陈果虽是老师,不过课堂上她也不是讲授什么人生大道理,而是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至于鸡汤不鸡汤,只能看在场学生自己的感受咯。”
当然,也有学生直接表明不喜欢。
有的学生并不完全认同,但怀着身为学人的互相尊重看待其人。
有理有据,避免恶毒,才是有效评论的前提。陈果之所以成为网红老师,一定是基于她的某种特质、某种思想适应了当下青年学生的心理。流行的东西往往揭示了某种社会基础面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当下是种风潮,对于某些人来说甚至一文不值,但却暗示了下一代人的可能的选择。如果脱离一定的情景和逻辑,简单地对陈果下判断,那必然将公众引入误区。
舆论场始终需要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喜欢,可以讨厌,但不喜欢和恶意攻击之间,隔着几百层文明的楼梯。
编辑:李思文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