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昨晚再度回归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该剧去年在上海举行中国首演时,曾以大胆不羁的摇滚乐搭配恢弘的巴洛克舞台美术引发轰动。本次演出适逢春节假期,观众热情不减。
“莫扎特是观众熟知的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几百年来他的音乐有过多种风格形式的改编。以摇滚音乐剧的方式将他用才华冲破权势和偏见桎梏的传奇重新演绎,可以将经典的故事和作品带到现代,又不会让人产生疏离感。”著名法国音乐剧制作人、导演弗朗索瓦·舒克耶接受文汇专访时表示。
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上海,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精彩剧目。不少观众仍为这部音乐剧的魅力折服,多次走进剧场反复“刷剧”。相比于百老汇、西区的音乐剧,法语音乐剧的魅力为何能独树一帜?舒克耶分析,在撰写故事大纲、开启歌曲创作时,法国音乐剧就会同时寻找形象合适的演员,歌词剧本都会根据演员性格特点作出改动,并综合演员意见。演员和剧中角色的“深度融合”,包装出了独一无二的明星气质。
资深音乐剧演员洛朗·班表示,法语音乐剧中对情绪的敏锐把握,也是吸引观众反复观演的秘诀所在。“百老汇音乐剧的要求更严格,演员必须保证每场演出都尽力复刻同样的效果。而法国团队会给演员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演员内心的敏感情绪在剧中放大。即使在同样的故事背景下,每个人每天情绪不同,演绎和观感都是独一无二的。”
“演员不应该把自己困在台上。去年上海观众的友善热情,让我们非常感动。听取意见,才能更好地诠释角色,吸引观众一次又一次走进剧场。”洛朗·班参与该剧演出已有三年,如今他所演绎的“萨列里”已是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版本。主创团队都期待与中国观众能有更多交流,精进对剧本角色的演绎。今年《摇滚莫扎特》的中国巡演,也增加了多个城市。
“上海不仅有音乐剧爱好者,他们看完之后还会有深入的思考,比如演员舞台表现背后的心理动机、台词背后的逻辑等、剧目表达的主题等等。他们将自己的分析发布在网上,对我们的主创团队也有很多启发。”舒克耶说,上海观众的热情、专业的回应,给主创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过,观演过程中粉丝狂热的尖叫,也让普通观众有些不适应。舒克耶表示,相比于欧洲观众的“高冷”,中国观众更能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对剧目真挚的喜爱。
能够以明星效应在中国吸引观众,对法语音乐剧其实也是意外之喜。舒克耶参与制作的法语音乐剧《十诫》《太阳王》《1789:巴士底裕的恋人》《亚瑟王传奇》等都曾煊赫一时,但由于法国本土没有足够的音乐剧观众,大制作音乐剧的长期演出和成本回收都存在问题,许多音乐剧公司最终走向了破产。他透露,法国的音乐剧市场非常不景气,巴黎最近几年还有歌剧,却已经没有音乐剧上演了。
中国,尤其是上海蓬勃发展的音乐剧市场,如今正备受关注。“不同地区观众的观剧爱好、性格特点都有不同的表现。我们也在探寻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观众,与更多观众和谐相处。” 舒克耶说。
作者:吴钰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