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眼下,不少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很关心如何提高“流量”,甚至有了所谓流量崇拜。流量是作品影响力和传播力最直观的指标,也可以转化为产品的经济效益。但文化产品,切不能一味“博眼球”“上热搜”、为流量而流量;文艺工作者们更需认清,只有体现正确价值观的流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文汇报今起刊登“文化产品,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流量”系列报道,探讨互联网影视、电视综艺真人秀、动漫二次元等文化产品,该如何用流量为主流价值的传播赋能,从而避免滑落泛娱乐泛物质化陷阱;探讨如何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文化产品走得更远。
熟悉网剧的人不难发现,虽然现在视频网站和应用平台不少,但是它们首页热推的网剧和网络大电影却面目相似——“盗墓”“罪案”“宠甜”几乎成了所谓流量担当。这些占据显眼位置的热剧中,刺激眼球的案发现场、阴暗墓室,以及披着古装外衣的奇情虐恋成了主角。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用户已成为影视剧的消费主流之一,不仅年轻人乐于上网追剧,“50后”“60后”用户也正在大量涌入网络。新的机遇面前,行业更需思考,流量和关注不仅意味着市场蛋糕的扩大,如何才能做到既有流量更有担当?
“网络剧要升级,大制作、大资金之外,更呼唤大视野,大关照。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社会‘百工图’,从平凡人的生活、奋斗者的故事到英雄人物的事迹,都是有待挖掘的选题领域。”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网剧是网络产品更是文化产品,不能忽视其文艺属性和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流量网剧频现的当下,如何与时代话题和大众需求真正接轨,如何担负起“现代说书人”的职责,才是网络剧在变“大”之后真正变“强”需要思考的。
挠抓所谓审美“痒点”,风格窄化类型雷同
“资本的大量进入让网络剧很火,但真正让观众叫好的网络剧很有限,远没达到饱和的程度。”导演陈可辛曾在一次网络剧论坛中表达过这样的担忧。这也是业界的某种共识——尽管“爆款”剧时有露出,但网络剧题材供给单一的问题依旧突出。报告显示,在2018年网络播放量前20的剧集中,古装言情占到一半以上,探案冒险题材数量位居第二,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只有一部,历史正剧缺席。
这种类型“偏食”与网络剧的发展脉络有关。有业内人士总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网络剧的亮点与活力是其拓展了传统电视的表现领域,填补了某些审美趣味空白。然而,当网络剧逐步成为年产量一度接近400部的文化产品时,新锐的“补位者”姿态急需转变。
如果大投资、大制作,只是一味挠抓青年人的审美“痒点”,“大”起来的网络剧同样难以实现突破。在过去一段时间中,荧屏缺席的探案题材成为了网络剧的热门,一时间,刑侦剧层出不穷。只是,为了吸引眼球,造成戏剧效果,不少作品将展现重点放在了血腥的案发现场,甚至片面放大了人性的扭曲与阴暗面。类似猎奇呈现,不但很难打开“全龄”受众局面,很快也引起了目标受众青年观众的审美疲劳。再回到当下,一批脱胎于网络文学,主打“宠甜”模式的古装言情剧集,以“打擂台”的姿态登上各大影视平台的推荐首页,不仅成为架空历史题材的温床,还用八卦历史、尔虞我诈消磨了奋斗、昂扬向上的志气。
突破原地打转的审美闭环,呈现真正的“时代表情”
“盗墓”“罪案”“宠甜”成为主推内容,更显示出平台方被“流量”裹挟后的内容创新不足。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观众的真实需求与网络的流量判断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落差——为了流量,密集集中地投放曾走红的内容,其实也在“伪造”着观众的审美趣味,久而久之,网络审美便成为了一个原地打转的封闭内循环。
在文化学者看来,网络剧要破题,首先要戒除唯流量是瞻的理念,其次,要踏踏实实研究观众的审美趣味,拥抱多元的文化内容需求,让网络剧的创造力与文化担当相结合。
事实上,具有生活特质与历史厚度的内容并非没有市场。有网剧便因为细腻刻画了“北漂”“沪漂”一族的奋斗与收获,激发大量网络话题;还有一些校园题材直击了独属于中国校园的青春悸动,引发观众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创新的表达与历史厚度也可以相辅相成。有“爆款”剧集充满了对地方小吃与民间风俗的介绍,而正是这些看似不打眼的小细节,撑起了剧集的格调。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网络剧便从小众文艺样态进入客厅卧室,成为很多人文化生活必备。2011年某网络平台推出的第一部网络剧作品的总点播量为2000多万,如今,这个数字还不到一部网剧一集的流量。报告显示,近年网络剧的年度平均单集播放数逐年递增,从2015年的0.72亿,上涨到了2018年的7.18亿,翻了近十倍。拿“穷”作营销已成“过去式”,如今的网络剧不但有知名演员撑门面,幕后的阵容更是强大。
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下,看似根据观众需求而来的“大数据”与“流量”,已经不能成为文艺作品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的借口。“成熟的大众的文艺样态应是集体经验的优质载体,交织着历史记忆与国人鲜活的时代表情。”在陈少峰看来,等待网络剧挖掘的选题空间依然巨大。
作者:本报记者 张祯希
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