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美食”“72小时”……当下,搜索国产纪录片,一些关键词的重复率非常高,再点开细看内容模式,撞车的也不在少数。这让不少纪录片爱好者疑惑:一些“网红”纪录怎么出现了“克隆版”?搜海外经典又怎么带出了各类“本土版”?
近年,随着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的集中发力,以及人们对真实质感的审美趣味回摆,纪录片的商业前景被普遍看好。除了传统电视台外,各大网络平台也在积极布局自己的纪录片产品矩阵。从小众到主流的晋级,提高了国产纪录片的总体产量与质量,却也出现一批同题撞车、模式克隆的跟风之作。
“近十年来我国纪录片数量大涨,但形成品牌的精品很少。创新是一个行业的积累问题,需要高精尖团队与大投资,更需要扭转创作理念。”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指出,目前中国纪录片已经迎来一个转折点——发展的核心已经从数量增长转变为增强原创品牌价值,如何将文化影响力转化为市场驱动力,是中国纪录片必须重视的问题。
与产量一同上去的,还有题材、模式撞车的频率
去年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中国纪录片已形成一个以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重要支撑的基本格局。虽然国产纪录片投入、产出涨势喜人,但在研究学者看来形成品牌的精品还十分有限,模式雷同与题材撞车的问题已然显现。
近年“匠人”“美食”题材扎堆,“战局”也更为惨烈。以前者为例,自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火之后,市场上就掀起一股“匠人”题材热。仅2017年,各大平台主推的匠人纪录片就不下七部,其中近一半又都引入明星加盟模式。虽然各类罕见高超的“手艺”“本事”颇有看点,但反复翻炒依旧透支着观众的热情。这批节目中,最终形成品牌的不多,相反一些投资很高、明星不少的节目,频陷收视困局。
节目模式的雷同问题也不时出现。自《舌尖上的中国》大热后,其“诗意旁白+几分钟一个小故事”的呈现模式,不但成了这一纪录品牌的风格化标识,也几乎成为近年国产商业纪录大片的“通用模式”。这样的故事切分确实符合当下“短、平、快”的网络传播风格,但一些真挚细腻的情感很难被几分钟的提炼与煽情的旁白所概括。
去年,还出现了两档与日本NHK老牌纪录片《纪实72小时》理念相似的国产纪录片作品。两部作品都通过对某一公共空间中普通人的72小时观察记录,展现时代律动与人间真情,而作品也都将时间概念做到片名中。
用人文发现、美学表达与技术升级开掘中国题材
以往综艺节目才有模式扎堆,如今,注重人文情感与真实质地的纪录片领域似乎也出现这一问题。模式化操作对纪录片的发展到底是不是好事?成为不少纪录片爱好者的疑惑。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优秀视听经验的借鉴,有利于为纪录片打开受众局面;另一方面,一些注重极致感与精致性的“万能公式”,过滤掉的往往是细腻纯粹的情感与真实自然的流露。
将内容嵌套进模式,产生“削足适履”式反效果的也不是没有。某美食纪录片就曾因为一段与某海外高分纪录片高度雷同的段落而遭到质疑,成为作品的“黑点”。纪录片中呈现藏族小伙爬树采蜜的片段,被纪录片爱好者指出,无论是拍摄视角还是细节都“非常眼熟”——主人公攀爬的树木高度、攀爬的技术方式、遇到危机时的应对方式乃至于树下守候亲人的出场节点,都与某海外纪录片中非洲主人公爬树采蜜时遇到的一模一样。虽然,纪录片导演之后回应,这只是一种对经典的“致敬”,纪录片依旧没能逃过“摆拍”质疑。
事实上,基于内容的形式创新也是衡量纪录片作品经典性的一个指标。当年一部打开中国纪录片全新视野的《话说长江》便是典型。纪录片中有航拍的奇观,也有人文的视角,还引入了主持人模式。这种基于题材、本土文化与国民情感的题材、模式创新,赋予了这部作品跨时代的经典性。在纪录片的数量与市场价值飞涨的今天,纪录片人更应该思考如何提升纪录片的文化品牌价值,用人文发现、美学表达与技术升级开掘中国题材。
作者:张祯希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