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錬霞《引路》
1957年时值上海中国画院筹备阶段,当时已完成画师聘任,开始了有组织的现实主义创作。这批以上海解放为主题的作品,便是画院最早组织的创作之一。一时间,走出画室,到现实生活中去,在艺术家群体中蔚然成风。
上海中国画院珍藏着一组七幅创作于1957年的上海解放主题国画,它们被整体装裱成名为《解放上海》的手卷加以保存。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这组作品的创作故事首次对外披露。下月中旬,这件弥足珍贵的《解放上海》手卷将在文汇报与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举办的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展览中首次公开亮相,尘封半个世纪后终于进入公众视野。
《解放上海》手卷原本共有八幅,每幅高40厘米,宽53厘米。今天留存下来的,是其中的七幅,分别为董天野《军民一家抢救生产》、潘志云《刘行战斗》、吴青霞《攻掉敌人最后碉堡》、周錬霞《引路》、朱梅邨《反驻军》、汤义方《组织起来》,以及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合作的《扫雷》。这组作品采用当时颇为流行的国画连环画形式,以对解放上海过程中一些史实的反映,纪念那段艰苦抗争并最终赢得胜利的岁月。
郑慕康擅长娴雅清丽的仕女画,吴青霞以画鲤鱼闻名,朱梅邨所作的山水苍润浑厚……参与这组《解放上海》作品创作的画家,都是赫赫有名的画坛前辈,也都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第一批画师。当年创作时,他们的平均年龄近50岁。“时隔多年再次看到这批作品,依然感觉特别亲切。画面凝聚着老先生们朴素、真挚的情感。”施大畏告诉记者。
这组国画描绘的并非都是枪林弹雨、炮声轰鸣的宏大战争场面,不少作品选取的其实是解放上海的一个侧面。比如周錬霞《引路》刻画的是月黑风高之夜,老百姓划着小船为解放军战士引路的场景;董天野《军民一家 抢救生产》将视角定格田间地头,描绘解放军战士与农民群众齐心协力抢救生产的画面。众多不同的视角共同连缀出一幅生动、立体的解放上海图景。在这组作品中,画家们都各自发挥所长——且说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合作的《扫雷》,擅长连环画的汤义方负责画面整体创稿,人物画高手郑慕康承担起画中人物部分的创作,而画中景物的处理则理所当然地交由以山水画见长的朱梅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组作品折射出老一辈画家在进入新中国之后思想、情感上发生的变化,仿佛是对所处时代的积极回应。“这些老先生们都是从旧社会的苦难中走来的,从躲在书斋画惯传统题材的旧式文人转身的。描绘这样的革命现实题材,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但看得出他们是在用真情实感创作,画出了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画面满溢着感恩的心情。”施大畏说。他透露,1957年时值上海中国画院筹备阶段,当时已完成画师聘任,开始了有组织的现实主义创作。这批以上海解放为主题的作品,便是画院最早组织的创作之一。一时间,走出画室,到现实生活中去,在艺术家群体中蔚然成风。“可以说,是党的文艺政策赋予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些艺术家们在积极融入现实的同时,也对传统国画技巧进行着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在施大畏看来,这样一批作品,同样给了今天的艺术创作者们以启示,从事艺术创作,要的就是有感而发。
>>>《解放上海》手卷原本共有八幅,每幅高40厘米,宽53厘米。今天留存下来的是其中的七幅,分别为董天野《军民一家 抢救生产》、潘志云《刘行战斗》、吴青霞《攻掉敌人最后碉堡》、周錬霞《引路》、朱梅邨《反驻军》、汤义方《组织起来》,以及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合作的《扫雷》。这组作品采用当时颇为流行的国画连环画形式,以对解放上海过程中一些史实的反映,纪念那段艰苦抗争并最终赢得胜利的岁月。下月中旬,这件弥足珍贵的《解放上海》手卷将在文汇报与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举办的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展览中首次公开亮相。
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扫雷》
董天野《军民一家抢救生产》
吴青霞《攻掉敌人最后碉堡》
朱梅邨《反驻军》
汤义方《组织起来》
潘志云《刘行战斗》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范昕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