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报道,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当地时间周四早上在纽约曼哈顿的家中去世,享年102岁。子女谈到父亲时表示,贝聿铭一生都没有放弃和中国的联系。
贝聿铭生于1917年4月26日,他生于苏州,但上海对他影响很深。据说上海的国际饭店建造时,不少市民都兴致勃勃地前去观看,苏州来沪的17岁的贝聿铭简直看得入了迷。每逢周末,他都要跑到跑马厅边去看国际饭店是如何一层一层升高的。这促使他后来赴美国学习建筑,考上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又转学到麻省理工,1940年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由于战事的影响,在父亲的建议下,贝聿铭推迟了回国的计划,他进入了哈佛研设计研究生院,在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的指导下学习。
1938年暑假,贝聿铭在纽约度假,他在中央火车站接一位华人联谊会的成员时,邂逅了一位中国姑娘陆书华,当时贝聿铭正在麻省理工攻读建筑学,而陆书华的父亲恰巧也是从麻省理工毕业,后来成为著名工程师。而陆书华准备留学美国著名的威斯利学院,这所学校著名的中国校友还有宋庆龄、宋美龄、冰心。
贝聿铭的身边当时大都是白皮肤,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姑娘,他对来自中国的大家闺秀陆书华玲一见倾心,提出送她去波士顿,陆书华不愿坐陌生人的车,婉拒了。贝聿铭锲而不舍,频频约她出来相会,两人最终在1942年结婚。
在抗日战争时期,贝聿铭作为中国公民,在哈佛大学罕见地自愿投身反法西斯战争,自愿成为了融合炸弹领域的专家。
陆书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也取名“定中”。1946年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取名“建中”。从孩子的名字里,不难看出贝聿铭夫妇的报国之志。他们没有从小教孩子学中文,因为他们一直相信有朝一日可以回国,让孩子在中国的环境里自然地学习中文。
夫妇两人的家人都在中国,他们到美国求学时,根本没有想过会留下来,但战争阴差阳错地留下了他们。1955年,贝聿铭和家人一起在纽约加入了美国国籍,他的心底却一直没有放下故国之思。贝聿铭一生育有四个孩子,他给孩子们都起了中文名字,第三个儿子取名“礼中”,女儿的名字则取名“莲”。当他获得普利兹克奖,也就是活着的建筑师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时,他拿出10万美元的奖金,为中国建筑学的学生设立了奖学金。
贝聿铭的女儿曾回忆,父亲的思维模式和说话方式仍非常“中国”,虽然美国给了贝聿铭发挥才能的舞台,甚至他的孩子都已经非常西化,但贝聿铭的孩子认为,他们“仍然保留着一定的中国特性。”
而贝聿铭的妻子为了照顾孩子和丈夫的事业,放弃了自己在园林建筑方面的学业,成为贝聿铭最亲密的顾问和最得力的助手。贝聿铭的儿子曾经表示,“父亲成功的前提就是我母亲的参与,她给予了父亲极大的信心和支持。”
与其他年轻建筑师从为朋友亲戚的设计住所起步的不同,贝聿铭的职业生涯起点很高,甫一接触就是大规模的都市设计。但真正把贝聿铭推到美国建筑师最前沿的,是一座建了15年的建筑——肯尼迪图书馆。
1964年,贝聿铭被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选中,杰奎琳非常喜欢贝聿铭的年轻活力,尤其是他和肯尼迪总统出生日期仅相差一个月,刚刚在自己的领域崭露头角。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后,这件他亲自定址留下的遗产,成为美国万众关注的焦点。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杰奎琳到贝聿铭的办公室,第一次拜访他的时候,就为贝聿铭的博学优雅、风度翩翩所倾倒,当场拍板让他来负责设计。而肯尼迪图书馆建成后,贝聿铭登上了几乎每一张新闻报纸的头版。
贝聿铭深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他所有的建筑则保持现代主义的理念:线条干净、锐利,经常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当代各种奇怪的建筑潮流几乎没有困扰过他。贝聿铭说,他在建筑领域最重视的是它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确实如此,卢浮宫门口的玻璃金字塔震惊了保守主义者,但公众最终拥抱了他大胆的设计。
1974年,贝聿铭曾回到中国,当时他参加了美国建筑师学会组织的文化交流之旅,在这次旅途中,他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他看到的一些模仿苏联风格设计的平庸作品。贝聿铭当时发表了一个演讲,希望中国能回归自己的传统,不要盲目地追随其他建筑模式。他直言不讳的批评没有影响人们对他的尊敬,贝聿铭被邀请在北京市中心设计一批高层酒店。但他拒绝了,贝聿铭担心这样的建筑物会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
盛情难却之下,他最终应中国的邀请,设计了著名的香山饭店。这一具有超前意识的名作,是对中国建筑师的一种提醒。香山饭店的存在告诫了中国建筑师,在努力学习外国建筑技术的时候别忘了传统,优秀的作品大都吸取了传统的精华。贝聿铭说过,“在我身上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并存。我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会不时回忆我的出身背景……”
贝聿铭的妻子和长子分别在2003年和2014年先他一步去世。他的三子贝礼中曾表示,贝聿铭家族的后人很多成为了建筑师,他们遇到中国客户时,不会像西方人与中国人那样交流和做生意。“我试图在交流时更温和,我对客户更尊敬和友好。我从父亲那里学习到的一件事是,我们应该帮助中国。”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邵岭
资料来源:纽约时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艺术现场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