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历史积累,孕育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中至关重要。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全世界眼光再度聚焦上海,新的时代赋予了海派文化更丰富的内涵,如何进一步拓宽海派文化研究的维度?
“上海是写不尽的。海派文化也更新着自身的‘话题容量’。”日前,“文化自信背景下海派文化品牌建设与传播研讨会”在沪举行,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主办,在场学者和出版界人士谈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是海派文化对上海品格的真实写照,海派旺盛生命力是亟需深度挖掘整合的出版富矿和学术资源。
无论是老黄浦的开埠文化、老南市的老城厢文化,融合成今天上海市黄浦区的文化特色;还是杨浦区曾有宋代屯兵驻所和千年古刹,孕育出浓烈刚性的文化气质;或是徐汇区浓密梧桐掩映下的众多历史建筑和徐家汇藏书楼,蕴含17世纪迄今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从历史到当下、文化基因多元,正是上海形成“海纳百川”之海派文化的原因。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副教授高秦艳看来,传播上海海派文化,需避免“脸谱化”与“符号化”,不能局限于仅仅简单罗列刻板元素,而要注重海派的极强辐射力和丰富光谱。
作为典型的近代崛起的新兴城市,上海初起之时,就孕育出受世界文化影响最多的中国地域文化。数名学者举例谈到,海派文化与生俱来有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特点——从当年海上画派异军突起,海派京剧独树一帜,再到海派小说、海派昆剧、海派灯谜、海派插花、海派盆景、海派菜肴、海派点心、海派服饰等名称层出不穷……
比如,1895年电影在世界上诞生,次年上海闸北就已经开始有电影上映,上世纪初几乎所有影片种都首先由上海向全国推广开去,始建于1928年的大光明电影院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盛名,体现了海派文艺开风气之先;海派京剧既有传统京剧的“一桌两椅”,又有创新的剧本改编和演绎方法,也能一窥海派文艺包罗万象、贵在创新。上海出版业曾独领风骚,是中国近代出版的发祥地与重镇。更不用说上海之春音乐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沪上国际化节庆,吸引全世界精彩剧目在上海登台亮相,彰显了海派文艺的国际视野和开放胸怀。
“包括上海文学品牌、影视品牌等在内的上海文化品牌,其潜力和优势还有待提升。”在评论家陈歆耕看来,海派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后的结果,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商业性特征。上海文化从“码头”向“源头”转换,要注重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使上海成为全球人才汇聚高地,催生创作人才和文学艺术创意管理型的人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研究员说,应以更高标准的创新,形成海派文化“科创+文创”的强大引擎,推动长三角更高水平一体化发展。
说到海派文化,离不开江南文化的底色。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剑龙说:江南文化具有“务实理性的开拓精神”“开放包容的创新精神”和“精致柔美的审美精神”三大特性。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发展的基础,后者“创新、开放、灵活、多样、宽容”的特性受到江南滋养,是城市商业性、现代性和世界性的具体表现。而在当下推动文创热时,需突出文创产品的精致便携,努力将文化密码熔铸进产品中。
“海派文化建设要强化品牌塑造,包括自觉与城市精神相匹配,注重符号塑造,注重品牌互联与系统支持,注重产业延伸。”上海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邹西礼认为:实现品牌延伸,包括高度重视价值与精神的引领作用,在上海之外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扩散后,形成产业链条和衍生品开发。
如今,海派早已不再是指具体的艺术流派,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风格和文化精神;上海作为新观念的发源地,辐射影响巨大。“海派文化内涵丰富、作用领域广泛,对于推动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意义显著,值得深挖细研。”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院长陈斌教授谈到,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凸显海派文化特色与传播力度,正是目前重大课题。
作者:许旸
图片:袁婧 摄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