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时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中将司令、徐州“剿总”副司令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解放军官兵以革命的人道主义友善地对待了这位在战场上发誓“要与共产党决一死战”的前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杜聿明与另外42名被俘的国民党军高级军官被宣布为战犯,一同被送进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思想改造。
(一)
当杜聿明被俘时,他的夫人曹秀清在上海,她对丈夫的生与死一无所知。她曾向国民党当局打听丈夫的下落,得到的回答是:“杜将军被共产党杀害了!”1949年5月初,上海即将解放,曹秀清在上海的住处来了一个神秘的人物,此人带来了一份蒋介石的手谕,要求曹秀清携其子女必须乘国民党最后一架离沪的飞机飞往台湾,并许诺到台后将保证其全家的生活和子女的学费。在不知丈夫死活、今后的生活又无着落的情况下,考虑到子女的将来,曹秀清带着自己的婆母和5个儿女来到了台北,并在台北县定居下来。当时全家的生活来源仅仅是靠国民党当局颁发的十分有限的一点补助金,根本不够维持曹秀清一家老小的日常开支,他们没有房子,生活十分窘迫。曹秀清只好外出打工,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收发的差事,但所挣的微薄的薪水仍难以改变全家的生活困境。不久,其婆婆在贫困中病逝。
为了兑现当年蒋介石手谕的许诺,曹秀清曾找过宋美龄、张群等人反映自己的处境,也许是由于是战败之将的缘故,曹秀清的反映均无结果。当时到美国读书的杜聿明的长子,由于学费没有来源,只好白天上学,晚上给人打工,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生活十分艰难。他给远在台北的母亲写信,希望得到帮助,可是曹秀清也是有心而无力。万般无奈,曹秀清只好斗胆呈书蒋介石,申请给以生活上的补助。看在杜聿明曾为国民党立过战功的份上,蒋介石特批了1000美元作为补贴,且还要分两年支付,而杜聿明的长子在美国一年的学费就需要3000美元。儿子得知了国民党当局这种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做法,加上生活的窘困,悲愤之下服用了大量安眠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消息传回台北,曹秀清悲痛欲绝,想到丈夫曾跟随蒋介石风风雨雨、鞍前马后几十年,到头来却落得个悲困交加、无人过问的结局,她和她的一家无不对国民党当局的如此无情无义感到心寒齿凉,这段经历在她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创伤。
(二)
在战犯管理所中重获新生然而在这段时间里,杜聿明和许多过去誓与人民为敌的战犯在思想上、感情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战犯管理所中获得了新生。作为战犯,杜聿明事先想的更多的是接受惩罚,然而人民政府对他不但不歧视、不虐待,相反在生活上、思想上处处关怀备至,这是他原先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当杜聿明被查出身患重疾后,人民政府用小轿车接他出入设备良好的医院进行精心诊治,为了医治他的重疾,人民政府派专人用重金专程到港澳为他购买内地奇缺的贵重药品。为了使他的虚弱的身体尽快恢复,管理所特意为他开了“小灶”,尽管当时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作为战犯的杜聿明却可以经常吃到红烧鱼、母鸡、鸡蛋和肉等高蛋白食物,每天还喝一磅牛奶。就这样在管理所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关心治疗下,杜聿明连治带养竟将自己多年的一身宿疾调治好了。同时他在精神上也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在管理所的安排下,为人民立过功、建国后继续为新中国工作的前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张治中、邵力子、傅作义等先后前去看望他。当他的女婿杨振宁博士荣获了诺贝尔奖后,人民政府还主动为他与在美国的女婿杨振宁博士取得了联系,更重要的是杜聿明通过在美国的女儿和女婿与在台北的妻子曹秀清沟通了音讯。这一切都给了他以莫大的安慰。
在管理所的关心教育下,杜聿明的思想与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管理所内,他担任了缝纫组组长,自己动手为其他人制作冬衣,并从为他人的服务中找到了乐趣。为了节省管理所的开支,他主动带领大家用碎布头扎制了上百把拖把,受到了管理所的表扬。由于他的思想改造成绩在管理所中名列前茅,他被列入了第一批战犯特赦名单提前获得了自由。1959年12月4日,他从管理所大门走入了自由的天地。从此,杜聿明把每年的12月4日都作为他的新生诞辰日来过,他常常对人讲:“人说‘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青楼人的忆旧眷恋之情。我们呢,则是‘十年不见红炉炼,留得丹心报人民’。”
(三)
当杜聿明重新获得自由之后,他十分惦记在台北的妻子儿女。而这时曹秀清也已知道丈夫的下落。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给了曹秀清一个意外的惊喜。那还是在1957年的一天,住在台北的曹秀清突然接到在美国的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博士写去的一封信,信中含蓄地说:“您的‘老朋友’与我通信了,他非常关心您,惦念着你们母子的安全。”曹秀清幡然领悟到:“老朋友”就是令她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丈夫杜聿明,他在大陆,还活着!曹秀清马上提笔给女儿复信:“快告诉我的老朋友,我和孩子都好,让他不要着急,我非常想见他……”曹秀清很清楚,按照当时两岸的现状,她只有取道美国才可能去大陆会见她的“老朋友”。于是她向台湾当局提出了要求去美国看望女儿的请求。但是台湾当局也已获悉杜聿明还健在,出于某种考虑,蒋介石对曹秀清一家给予了特别“关照”:“杜聿明的妻子儿女不得再离开台湾!”这几乎使曹秀清陷入绝望的境地。
1958年的一天,宋美龄突然派车来接曹秀清到士林官邸,说是有事相告。这使曹秀清感到很突然,同时又感到奇怪,心想:“我已经被冷落了多年,她怎么突然想起我了呢?”见面后,宋美龄笑容可掬地握住她的手说:“杜夫人,恭喜你女婿杨振宁博士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你该去美国看看他呀!”也许是由于中国人第一次得到了这个世界科技领域的荣誉,使宋美龄格外地开恩。这个消息令曹秀清喜出望外。当然宋美龄自有她的目的,她接着说:“杜夫人,希望你从美国回来时,把杨振宁也带回台湾,让他协助蒋总统反攻大陆。”这时蒋介石也走进屋内,问:“孩子们怎么样?你的身体好吗?”这种“待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享有的,可是曹女士并没有感激涕零,她只是平淡地回答:“大儿子因为没有钱上学,去年自尽了,我的身体也不好。”“嗯,嗯,慢慢调养。”蒋介石知道,这是曹秀清向他表示不满,说完倏然离去。
的确是沾了女婿杨振宁的光,曹女士终于获准去美国探亲了,期限为半年,如有特殊情况可延长6个月,逾期不归,罚以巨款。为防不测,台湾当局不仅不允许她带任何子女,还特意为她找了两个位置相当高的人作保。这样,1959年初她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不管怎么说,她不想再返回台湾了,女儿女婿为她申办了长久居住证,她在美国一住便是6年。
尽管远在异国他乡,曹秀清始终惦记着自己的丈夫。
(四)
杜聿明也同样牵挂着妻子。获释后他给在美国的夫人发去了一封信,言之切切地希望夫人回大陆,回到他的身边来,他说他现在很好,家中有一卧室、一客厅、一办公室,自己重新认识了共产党,要和共产党一起工作。
1960年5月26日,杜聿明被通知参加一个接待外宾的宴会。来到人民大会堂后,他才知道,原来这是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宴请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的国宴。席间,周总理特意把杜聿明介绍给蒙哥马利,他对蒙哥马利说:“他同陈毅打过仗。”蒙哥马利问:“谁胜利了?”周恩来指着陈毅:“他获胜了。”蒙问杜聿明:“那次战役你有多少军队?”“100万。”“拥有100万军队的统帅,是不应该被打败的。”“可是陈毅元帅有200万人,因为我手下的人最后都跑到他那边去了。”杜聿明的回答引起了在场的人一阵欢笑。
1961年3月1日,杜聿明等7人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文史专员的工作,这个机构是根据周总理的提议设立的。文史专员的主要任务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其次是组稿、审稿及整理编纂文史资料。这不仅使杜聿明等人能够把自己的丰富阅历记录下来,成为传之后代的一笔宝贵财富,也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对于杜聿明来说,获释后他与妻子曹秀清梦寐以求的团聚本来不久就可以实现,可是当他把自己的一切告诉远在美国的曹秀清时,出于种种考虑,此时的曹秀清却迟疑起来,主要是她感到丈夫在大陆毕竟是一员败将,“胜者王侯,败者寇”,获释后丈夫是否真的愿意继续留在大陆?按照丈夫以往的性格,这是很难理解的,她劝杜聿明不要过于强求自己,不行就到美国来。当曹秀清终于明白了丈夫铁心扎根大陆并非权宜之计时,1963年10月,曹秀清动身从大洋彼岸的美国飞越千山万水回到了祖国,回到了首都北京,回到了她日夜思念的丈夫身旁。周恩来闻讯,十分欣慰,1963年11月10日,周总理与陈毅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了杜聿明、溥仪等文史专员和他们的妻子。周总理考虑得十分周到,特意邀请了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张治中先生和夫人、傅作义先生和夫人作陪。
当杜聿明和曹秀清接到周总理的请帖时都十分兴奋,尤其是曹秀清,早就想见周总理了,当周总理满面春风地同她握手并亲切地对她说:“欢迎你回国定居”的时候,曹秀清激动得两眼挂满了泪珠。谈话中,在座的陈毅副总理特别提到:“最近台湾放出一些流言蜚语,说各位还没有真正得到自由。我现在要问各位一句话:你们是不是真正自由了呢?不要有顾虑,可以坦率地告诉总理和我,凡是各位感到不自由之处,我们一定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各位有充分的自由。”杜聿明和所有专员一致表示:“我们的生活、行动都很自由,一切统由自己安排,没有任何人干预。请两位总理放心。”这次会见使杜聿明夫妇心里热乎乎的,曹秀清更是感觉自己回国的路没有选择错。
本文图片均来自人民网
作者:钟新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