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的见证者,城市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中共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龙华烈士陵园、张闻天故居、霞飞路捕房旧址……这座“红色之城”在革命斗争历史中留下遍布各个角落的红色印记。作为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如何进一步发掘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革命情怀与文化内涵,在上海这一共产党人的初心之地,讲好上海的红色故事很有必要。”昨天亮相学习读书会的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忻平谈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于上海诞生, 而上海成为党的“产房”具有必然性,其中六大条件备受瞩目,分别是:特殊的政治地缘格局——上海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点,背靠长江,天然是开放的;上海以移民为主体,开放、创新是上海人的气质;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拥有便利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条件;上海也是新兴文化的中心,中国早期电影、话剧在上海诞生,出版业更是在上海发展,特别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著作方面,上海做出了巨大贡献;上海得到共产国际代表认可。
所谓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承载革命精神的遗址、文物、人物故居和革命活动地。忻平介绍,据统计,目前上海拥有革命遗址657处,现存440处。2016年以来上海市、区两级投入资金约7.7亿元,18处已经消失的革命遗址纪念场馆建成开放,合计458处。
可以说,红色基因渗透在了繁华都市的血脉深处,“中国共产党从上海出征,一路经过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等地,走向全国执政。党中央长期驻扎在上海,因此上海拥有这么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其必然性。”
读书会现场,忻平特别介绍了以中共一大会址为中心,东起顺昌路、西至思南路、北起延安路、南到合肥路的“红色一平方公里”,在这一平方公里内,密布着十多处革命遗址,共同构成了伟大政党的“红色源头”。黄浦区、虹口区等都已加紧挖掘红色资源,进一步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有何特点?在忻平看来,首先,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集中成片、层次最高,如位于徐汇的龙华烈士陵园是中国牺牲人数最多、牺牲者层次最高的烈士陵园。其次,上海文化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紧密相连,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属于历史,也涵盖当下。“上海的红色资源还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等特点。正因如此,可挖掘空间还很大。”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成立,也离不开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开放与包容,近代上海特殊的城市特性、繁荣的经济文化和雄厚的社会力量,为这一现代化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奠定了必要基础。”忻平谈到,梳理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是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挖掘新时代中国红色文化主要脉络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
同时把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学好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也非常关键。“当下,红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革命时期,而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之于上海,上海之于全国,同样具有重要性,有其纪念意义。目前对于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还存在一定不足。”他坦言,关于“红色故事”,还需花功夫进一步深挖讲述。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