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形态丰富的各类老建筑无疑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是岁月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我们爱上海的理由!
12月14日,上海市民文化节“老建筑的故事”市民创意创作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获奖者走上舞台,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与老房子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赋予了老建筑血肉与生命,每一个都是一份弥漫着烟火气、带着温情的独一无二的记忆。
本次大赛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通过老建筑阅读之旅、“阅读上海笔记”创作作品征集大赛、“阅读城市”摄影大赛、“老建筑的故事”应用开发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人们关注身边的老建筑。大赛总计征集故事近千篇,开展讲座活动83场次、阅读行走活动44场次,全媒体平台访问人次数达462966。最终,经赛事评委会评审,共选出85篇佳作,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同时,线上全媒体征集也评选出了最佳人气奖及优秀人气奖。
投稿的作者中很多都是老建筑或该街区的原住民,抑或自己的父辈曾经在此生活或工作过,他们通过与家人共同回忆,查找资料,或同附近的老人聊,挖掘出有关建筑、街区和小镇的故事,沿着城市的经脉向历史的深处追溯。
薛关钧的父亲健在时常同他提起当年福州路上“开明书店”的往事,并保留了笔迹、老照片、开明书店内部资料,以此为基础,再加上本人的亲身经历,他写成了《在福州路上寻觅》,记载下章锡琛因“失业而出版一点书”“因出版书而成了营业机关”的故事。薛关钧透露,叶圣陶与父亲同年进的开明书店,最初的时候,这里设备简陋,“有人买书,需要扣几下门方可进来。”但这个书店为茅盾、巴金等左翼作家出版、再版过众多名著,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91年过去了,福州路原开明书店278号门牌号已无,现在是280号三开间的文化用品商店。当他重返故地时,店内职员和周边居民鲜少有人知晓这段历史,让他心痛,也促使他尽快写下这篇文章,圆了父亲的心愿。
摄影师朱屹无法忘记《去武康大楼领牛奶》的童年场景,小时候和爸爸去牛奶,“一张牛奶卡,领掉后,奶站工人用圆珠笔划一条杠。”爸爸还碰到孙道临也来拿,还有那位“天上掉下来的老漂亮的林妹妹”,原来他们是一家门。老电梯、走廊楼梯、顶楼公寓、汽车间、以及门前的玫瑰理发店,与童年生活一同回荡在她的记忆中。
▲武康大楼,朱屹拍摄
72岁的阮志樑至今还珍藏着一块布满铁锈的“蜡烛店”门牌号——法华镇路657号,他曾在此居住了三年。他在《一块蜡烛店的门牌号》中描述道:“房屋东西两边是山墙,屋的南北是木板墙。二层楼房,屋南的门窗正对着老街。”“‘蜡烛店’边上有条的弄堂,弄堂往北尽头是已消失的衙门。弄堂口过街楼下一边是个剃头摊,剃头师傅我们都叫他娘舅。另一边是个修鞋摊,修鞋师傅也是个义务保安。那会儿这片老屋没有铁门、没有防盗窗,却很少发生盗窃案。那时不少居家都门对门窗对窗。做饭烧菜炉子放门口。十多户共用一个水笼头的邻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朋友圈’。”老街一天的生活就是从“大饼师傅擀面杖有节奏的敲打案板”、“洗涮涮的洗马桶”、“大妈大姐街西头菜场买菜回来家长里短”、“菜场门口摆 地摊的吆喝”声中开始,满满都是生活气息。
有多少回忆可以重来!在颁奖展演策划的过程中,主办方发现,获奖文章《我最喜爱这栋石库门》的作者——82岁的胡学成老人已经离世,他在这篇文章中也写出了与一大会址这幢石库门的情缘。斯人已逝,记忆长存。
参加本次大赛和活动的居民中,有年事已高的老上海人,也有生气勃勃的年轻人,还有不少新上海人,但是无一例外,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80后李艳华是一位新上海人,初次来上海是一个冬天,路过新场古镇顺便溜达一圈,弄堂里青石板上的苔藓印记,沿河两岸的长廊下灯笼和清风茶楼的酒旗映倒映在河水中,弯弯的石拱桥在冬夜里古朴安静,在漫天的雪花中,一位古镇年青人撑伞相送,就这一次,她便喜欢上了这座古老温情的小镇。来到上海工作后,她便在古镇水边人家租房居住,一起床,就能看到侍弄满院花草的房东老太太,闲时有清风茶楼上闲聊,长廊上弹吉他、跳舞、打牌、下棋的人们,中秋赏月,桥头人影攒动。她娓娓道出《古镇里的温暖时光》:“虽处异乡,亦能让我心安”。淳朴的古镇、平凡而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是她爱上这座城市的理由。
▲新场古镇,李艳华拍摄
在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院研究员陈祖恩看来,市民的故事中,最让他感动的是写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对自己生活过的建筑寄托着的珍贵情感,这是人与生活、人与建筑的故事,不管多少年过去,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建筑感受曾经的或正在经历的上海生活,而这是任何一位专家、学者都无法研究出来的。
专家呼吁,保护历史建筑,让建筑更好地活在当下,不只要保护老房子,更要保护其中的风土人情。
作者:李婷
图片:除特别注明,均由叶辰亮拍摄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