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10点18分,上海宛平剧场改扩建工程终于迎来主体结构封顶,这意味着项目建设取得了地面正负零以上主体结构竣工的阶段性成果。
宛平剧场改扩建工程着眼于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专业化、现代化戏曲剧场的目标。未来的宛平剧场包括1个满足大型戏曲剧目演出的1000座戏曲专业剧场、1个300座的戏曲小剧场和1个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展演厅,今后有望成为上海戏曲艺术发展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按照宛平剧场的定位,在功能规划和设计上充分遵循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规律。在舞台结构上兼顾了传统戏曲和新编戏的舞美制作要求。在观演空间保持了观众对于戏曲艺术的恰如其分的欣赏距离,对于直接影响观演舒适度的座椅等关键要素予以充分细致的通盘考虑。在后台充分照顾了戏曲服装、盔帽、化妆的特殊要求,对演职人员的行走流线做了进一步优化。在装修风格上也与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总体创意设计的“中国之扇”一脉相承。
戏曲艺术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
宛平剧场秉承中国传统戏曲地内核,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表达,接续并引领戏曲艺术创新发展。从外立面折扇幕墙与玻璃幕墙交相呼应,到建筑内的一桌一椅,都巧妙地突出了戏曲元素的现代感和时尚感。在二楼三楼公共空间,规划用音、影、美、画等打造艺术装置和沉浸体验区域,挖掘戏曲各维度的美感和技巧,吸引更多青年人群和知识阶层的参与体验。在四楼,用半透明折面玻璃打造一个300平方
米的多功能演艺厅。从内环高架开车驶过,有望透过玻璃幕墙,打探到演艺厅内隐隐绰绰的表演身姿。
“作为一座专为戏曲演出打造的剧场,宛平剧场的建成也折射着中国戏曲正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总建筑师徐风自豪说。
如果说百年前中国戏曲在上海等都市的镜框设式舞台完成了其现代化的改造。那么在百年后以对标世界一流当代剧场的标准探索为中国戏曲量身打造一方空间,无疑是在助推戏曲演剧方式往国际化道路上迈进。
因而,不管是从两年前多定稿的“中国扇”建筑主体设计,还是更为收拢的观众席布局,乃至参考交响乐歌剧,探索更适合戏曲的的声场,一切无不是围绕中国戏曲所展开。上海戏曲艺术中总裁谷好好感慨,眼下上海一座座专为歌剧、音乐剧、舞剧打造的剧场此地建设落成,戏曲人也将迎来专属于自己的当代剧场。接下来逸夫舞台面向中型制作,长江剧场专为实验小剧场创作,而宛平剧场则满足大型戏曲演出的需求。在逸夫舞台正在大修的现在,更是透出上海戏曲“大码头”对于戏曲演剧空间的稀缺。据她介绍,目前剧场还在建设中,全国的兄弟院团已经开始打听宛平的建成时间,计划预定场地。“我们很有信心,这里将成为下一个戏曲文化新地标!”
据悉,结构封顶的宛平剧场将进入工程的新阶段,明年重点转向内部装修和专业设备安装,预计将于2020年底建成。在市委宣传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等上级领导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宛平剧场也已紧锣密鼓投入运营筹备。在运营规划上,以年为单位,打造戏曲演出季,在充分满足上海各大戏曲院团经典、复排、新创剧目展演、驻演的基础上,诚邀全国各戏曲剧种以及海外戏曲团体传统戏剧团体来沪竟技展演、切磋交流,以每年不低于300场的演出,以及各类交流展示、艺术普及和影音体验活动,打造戏曲艺术的综合平台,重塑宛平剧场的品牌形象,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增光添彩。
作者:黄启哲
摄影/视频:叶辰亮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