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配角演义》也是一本奇书
三国时代因属乱世,史书修订不易,再加上蜀汉不设史官,很多人物的结局都不甚明了。如孙夫人,离开刘备之后是否改嫁,生死如何,正史均语焉不详;再如荀彧,究竟是病死还是被曹操用空食盒所逼杀,史家也有争议;又比如吕蒙,袭杀关羽之后是染疾而死还是为孙权所忌而毒杀,也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
正史中的不确定性,给予了后人极大的想像空间。2013年,马伯庸创作了《三国配角演义》,对大小乔身份、曹叡身世、白帝托孤等“公案”进行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这其中,便有马谡未被斩杀,而是在“假死”后化名为郭循最终刺杀了费祎,帮助姜维执掌兵权继承诸葛亮遗志的猜测。
孙尚香在游戏中频频亮相,但在历史上孙夫人没有名字
事实上,马伯庸并非为马谡“续命”的第一人。日本光荣株式会社曾发行过一款战棋游戏《三国志曹操传》,这款游戏在大中华区极为流行并催生出了大量Mod,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便是Ratchet于2009年开始着手制作的《三国志姜维传》。这这一作品中,马谡在街亭一役后并未被斩杀,而是在“假死”后化名为宁随,辅助姜维北伐。而在Ratchet迟迟未完成的戏《三国志吴末传》中,宁随更是潜入孙吴,化名为刁玄,以另一种方式继承起了诸葛丞相的遗志。
若将英雄荟萃的三国时代比作星空,那马谡不过是一颗转瞬即逝且并不算特别耀眼的流星。那为何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会衍生出如此丰富而曲折的故事呢?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马谡退场过早——恰如英年早逝的郭嘉和壮年力战而死的典韦,在民间传说中分别被请上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和“一吕二赵三典韦”的神坛;而另一方面,则是马谡这颗“流星”背后伫立着一颗真正的“太阳”诸葛亮——马谡虽然在历史上留下的故事有限,但正是这些故事,书写了诸葛亮一生最大败笔与绝望。
功也孔明,罪也孔明
诸葛亮北伐,形势最好的便是建兴六年(228年)发动的第一次北伐。后因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大军粮道尽失,北伐最终失败。马谡失街亭后引出了两个著名的典故,一个是“空城计”,一个是“挥泪斩马谡”。在正史中,“空城计”是假,但“挥泪斩马谡”却是真。
诸葛亮严守军法,斩了失街亭的马谡,原在情理之中。但是当时三足鼎立的形势已经明朗,蜀汉一州偏狭之地,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当时蒋琬——也就是诸葛亮后来的内政继承人——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也就是天下还没有统一,正值用人之计,这时候把马谡这个智士能人杀了着实太可惜。
诸葛亮北伐
当时持这一观点的人并不算少,一是因为蜀汉虽然名义上继承了汉朝的正朔,但国小地偏,人才极为匮乏;二是马谡本是荆州集团的人才,人缘一向好,蜀汉朝中荆州集团又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所以于公于私,为马谡求情的人便不在少数。百官求情于前,国家求贤于后,掌权者令将领戴罪立功也属自然。此时大量朝臣都为马谡求情,诸葛亮为何不能放马谡一马呢?
个中内情,实在是诸葛亮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诸葛亮治蜀有忠诚敬业、鞠躬尽瘁的一面,但也有用人唯亲的一面:诸葛亮用人,极为偏爱与自身同宗的荆州集团。刘备手下,大致分为四个集团,彼此未必发展到曹魏如曹爽、司马懿之间的派系之争,但不同集团之间的利益也算泾渭分明。这四个集团分别是刘备旧部集团,如赵云、魏延;荆州集团,如诸葛亮、蒋琬、马谡;东州集团,也就是之前刘焉入蜀时吸收的非益州官员,如法正、李严;最后才是益州本土集团,如黄权、谯周等。
旧部集团本身人数不多又后继无人,故在刘备驾崩后蜀汉基本只剩下荆州、东州与益州三个集团。刘备指定的托孤大臣有两,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这也是希望团结荆州与东州集团的力量——至于为什么没有再安排一个益州集团的大臣,这背后原因复杂,按下不表。
刘备称帝,并不如《三国演义》中那般正当
诸葛亮当政后便开始排挤李严,独揽大权。从诸葛亮用人来看,可以看出其选任的官员大多都是荆州集团,这相的作法有利于其操控朝局,但自然也会使另外两个集团的官员不满。诸葛亮北伐,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守街亭之事至关重要同时也最富军功,所以诸葛亮自然希望任用其心腹,以加其威望。
最佳人选,自然是诸葛亮的得意门生马谡。马谡临终时曾说过“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可以看出诸葛亮与马谡之间纵无父子之名也有父子之情,关系如何不必多言;同时马谡熟读兵书,在诸葛亮南征时献策极多,其才华亦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然而马谡毕竟没有领兵的经验,诸葛亮要将这么重要的战略枢纽交给马谡,其它将领当然不服。且不说是一直受打压的益州集团,就是东州诸将,纵然不敢直言诸葛亮任人唯亲,心中的不悦之情却难避免。
北伐前的诸葛亮心里清楚,半个蜀汉的官员都在盯着这位丞相的弟子:马谡能赢,自然能堵住朝臣之口;但一旦马谡输了,诸葛亮便不能不杀。否则日后再有战事,众将只要提马谡,那三军军令便难以施行。对此,何焯有精辟论述:
“魏延、吴壹辈皆蜀之宿将,诸葛亮不用为先锋而违众用谡,其心已不乐矣。今谡败而不诛,则此辈必益哓哓,而后来者将有以借口,岂不惜一人而乱大事乎。凡亮之治蜀,所以能令人无异议者,徒以其守法严而用情公也。”
所以在诸葛亮心中,马谡绝不能输。诸葛亮年事已高,马谡几乎就是他的接班人,这一战正为马谡立威。反之,马谡败则必死,不然在其它将领心中蜀汉朝廷真的就成了荆州人的朝廷了,诸葛亮或许不会被视为曹操,但也绝非贤相了。
《三国杀》中的诸葛亮与马谡
然而马谡最终败了。诸葛亮挥泪,这“浑泪”也是真的——杀了心疼,但不能不杀!其实于公于私,马谡完全可以不死,诸葛亮之所以必须杀他,正是因为自己太偏爱荆州集团。如果诸葛亮能一碗水端平,不论出身有才便能尽用,又何必杀死马谡以堵众人之口呢?所以马谡之死,也是诸葛亮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马谡亦不冤枉。一是因为他身为败军之将,当受军法处置;二是因为他的期待利益也远较他人为高——有诸葛亮的器重,他的一分功劳顶别人四五分,如果街亭能胜,马谡日后的仕途又岂是魏延等劳苦功高者能比,不多担一些风险,那也真是太不公平了。
死得蹊跷,生得离奇
经《三国演义》的影响,“挥泪斩马谡”的典故早可谓家喻户晓。正史中,“挥泪”二字或许还有待商榷,但“斩马谡”却非虚构的情节,那马谡之死的谜团又从何而来呢?正源于《三国志》对马谡结局那几段过于蹊跷又相互冲突的记载。
“挥泪斩马谡”的版本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表述极为简略:“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这里的“戮谡以谢众”五个字明确表达了马谡被诸葛亮所杀,而且还是为了“谢众”,隐含之意是马谡存在触犯众怒的可能。何以至此?这大致源于马谡本没有领兵的经验,街亭又是诸葛亮北伐的要害,理当由久经沙场的老将把守。当时魏延、吴壹等蜀汉名将均“言以为宜令为先锋”,不赞同让马谡守街亭,街亭之战的部署是诸葛亮“违众拔谡”的结果,所以马谡在街亭之败,不杀不足以平诸将之心也是极有可能的。
马谡失街亭而依军法被诛,事情到这里理应了解。但恰恰是《三国志·马谡传》中又记载了一句“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这就令人感到蹊跷:马谡明明在诸葛亮班师回汉中时就已经被“戮”“以谢众”了,为何在此又被“下狱”了?而且这还不是最奇怪的,更离奇的是马谡是居然是在“下狱”之后“物故”的!
关羽失荆州之前的三国局势
何为“物故”?《三国志·刘璋传》中亦有“瑁狂疾物故”之语,“物故”即是死亡之意,“物”通“歾”或“殁”。裴松之在此还引《襄阳记》为马谡的“物故”做了脚注:“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这一段的情节非常丰富:马谡临终时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以至于十万军民都为之流泪。后来马谡“物故”,诸葛亮亲自为之祭奠。这里有两点与诸葛亮“戮谡以谢众”矛盾:一是马谡应当是死在狱中而非在诸葛亮班师时受戮;二是“十万之众”的同情心尚在马谡处,谈不上以马谡之死“谢众”。
两段记载至此已经相互冲突,但马谡终究是死了,只是其“死法”不能统一。然而,更蹊跷的事情还在后面——《三国志·向朗传》记载了这么一句:“五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这两句话,微言大义。向朗是荆州人,自来崇拜马良、马谡兄弟,按照《三国志·廖立传》中说是“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马谡入狱后,向朗知情不报在情理之中,诸葛亮因此免了向朗了官亦在情理之中。这一段故事,前情后景逻辑通顺,《三国志》中言之凿凿,实在很难怀疑其真实性。
从《三国志·向朗传》可知,马谡入狱是在“五年,随亮汉中”之后,这里的五年是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先屯兵于汉中,之后于次年北伐。马谡之前一直有功无过,所以逃亡只能是因为失街亭。马谡逃亡,向朗知情不报而受牵连,“免官还成都”,其后的仕途都有明确记载,自当属实。《三国志》中三篇不同的传记,对马谡的结果却呈现出三种的记载,那么问题出来了——马谡的结局到底如何?
京剧《失街亭》
综合《三国志》,马谡的结局有三:“戮谡以谢众”、“下狱物故”、“谡逃亡”。那这三个说法之间有没有可能不冲突呢?要知道《三国志》分别写三国历史,为了避免重复叙事并突出各人的性格,通常会将同一个事件分散到不同传记中分别描写,“枝干分叉”、彼此照应。如此说来,似乎可能得出这样一种同时满足三个说法的推论:
街亭之战后,诸葛亮先欲“戮马谡”,因为百官求情变成了下狱——又或将斩立决变成了斩监候。这其间马谡逃跑,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官。之后马谡被捕再次下狱,并致书诸葛亮,随即“物故”于狱中。诸葛亮“为之流涕”,并“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然而在民间传说的确还有一种说法:马谡逃亡之后并未被捕,而是更名改姓,在诸葛亮病逝后继续跟随姜维北伐中原,这时马谡所用的姓名,是“宁随”。宁随此人不见于正史,但《三国演义》中提到了一笔:“魏伐蜀,姜维被围,副将宁随曰:‘魏兵虽断阴平桥头,雍州必然兵少,将军若从孔函谷,径取雍州,诸葛绪必撤阴平之兵救雍州,将军却引兵奔剑阁守之,则汉中可复矣。’维从之。”
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也是一段谜案
从《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似乎能推断出宁随是姜维副将,而且其建议对姜维颇有影响力。“宁随”二字,实在太像化名,可解为“宁死追随”之意。然而,如果宁随真是的马谡,那诸葛亮“临祭”的又是谁呢?那只剩下一种可能:诸葛亮找了一个替死鬼,救了马谡一命。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马谡逃亡、向朗被贬,就都是诸葛亮等人导演的一场大戏了……
街亭之祸,蜀汉之福
其实马谡身上的疑团,早在诸葛亮北伐之前就出现了;只是这一段故事的主角不是马谡,而是刘备;具备来说,正是“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托孤”事件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交待的遗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就是说,刘备临终前将蜀汉的命运完全交给了诸葛亮,甚至同意诸葛亮在刘禅不足以辅佐的前提下自立为帝。这一段话到底是刘备真心之语还是试探,历来为史家所争议,以至于成为千古之谜;也因为这一段话实在过于为后人所瞩目,导致刘备的另一句遗言无形中被轻视甚至是忽略——那刘备的另一句遗言是什么呢?
正是《三国志·马谡传》所记载的十四个字:“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刘备向来有识人之明,事后马谡丢街亭不堪大任也证明了刘备眼光之独到,所以这段简短的评语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的确,知臣者莫若君,更何况是知人善任的刘备。但问题在于,刘备在弥留之际、气息奄奄之时,为什么单单对诸葛亮提起了马谡,而不是赵云、魏延、马超等地位功绩影响力均远远在马谡之上的一干重臣?
我们有相对详尽的三国史料,不仅要感谢陈寿
刘备入蜀时,马谡不过是一个从事。汉末从事一职名目繁多,如别驾从事、治中从事、文学从事、劝学从事等,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大官。之后马谡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虽然仕途上有所进益,但绝不至于重要到刘备在临终时还要花时间单独嘱咐诸葛亮其“不可大用”。《三国志》这一段记载,未免让人感到困惑。
对于刘备此举,后世史学颇有疑议。《三国志集解》中引朱璘云:“先主于永安病笃,始召孔明于成都,托孤之外,不闻品评一人,何于马谡谆谆邪?且孔明之事先主极其谨慎,平日无一事任意而行者,设果有是命,必详加审察,何至竟云“亮以为不然”?是可疑也。”因此,朱璘得出的答案是“惟此数语,若出于事后之附会,不可不辨”,也就是说刘备对马谡的评语是后人附会的,因为当时的他过于位卑言轻,远远不值得让一国之君在临终时花时间与顾命大臣讨论。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朱璘的推理得到了朱邦衡的赞同,认为“当日托孤,事势危迫,宿将如子龙,时望如陈震、董和,不闻一及。马谡是时名位卑微,亦未显有过失,先主何以预为叮咛?朱氏之辨甚是”。除了马谡当时远远没有走入蜀汉的权力中心外,朱邦衡还提出了马谡“未显有过失”,所以也不可能因为其行而引起刘备的关注。二朱的推论也的确有理有据:“白帝城托孤”乃是非常之时,刘备哪还有心思管一个小小的马谡?至于马谡受诸葛亮重用更在刘备死后,所以这句评语一定是后人做了“事后诸葛亮”,附会上去的。
马谡之死对诸葛亮的打击不言而喻
细品这一段公案,二朱之论虽然有理,但还有疏漏之处,因为刘备对马谡的品评,是要与其托孤给诸葛亮这一事件相结合来看的。马谡当时虽然不见重用,但其被诸葛亮所器重却是众所周知事实。马谡临终前写信云“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可见诸葛亮与马谡虽然只差十岁,但已恩若父子,这一点绝逃不过刘备的眼睛。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用语极重,“君可自取”四个字等于将蜀汉的帝位都托付出去了。刘备想来是相信诸葛亮的忠诚的,但诸葛亮当时业已四十多岁,以三国时期的平均寿命来看,这绝不是一个春秋正盛的年纪。所以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的继承人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这个人才是决定其子刘禅命运的关键人物。那诸葛亮的继承人最可能是谁呢?
诸葛瞻在刘备死时尚未出生,诸葛亮当时唯有一继子诸葛乔,乃是诸葛瑾之子。诸葛瑾是孙权帐下重臣,诸葛乔若果然能当政,忠义则难两全,所以诸葛亮的继承人反而最可能是马谡。马谡之兄马良与诸葛亮便以兄弟相称,马良在夷陵之战中殉国后,诸葛亮对马谡的感情增进,实乃人之常情。
白帝城托孤
刘备在对诸葛亮说出“君可自取”之后,就不得不考虑诸葛亮接班人的问题。刘备当然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人“自取”,诸葛亮诚可信任,但马谡呢?刘备如果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就一定用最后的气力强调出来,尽可能避免诸葛亮百年之后真的将马谡立为继承人。然而诸葛亮不以为然,终于还是在北伐时努力令马谡积累军功,为日后代其主政打基础。
可惜,可叹,刘备一语成谶。街亭之战后,诸葛亮北伐希望落空,蜀汉平定中原的梦想,也就到此为止。不过,也幸好马谡在诸葛亮在时就已经酿成大过——如果诸葛亮指定马谡为接班人,马谡必然以北伐为已任,很难保不成为另一个诸葛恪,将整个蜀汉断送。从这个角度来看,马谡失街亭只是毁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但却避免了蜀汉的速亡。
三国志集解
马谡是诸葛亮最得意的门生,他的死对诸葛亮震动之大,可想而知。之后诸葛亮事必亲躬,与误信马谡是否有关呢?这一点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刘备那一条遗言,终究成了诸葛亮心中永远的痛,在其星殒五丈原之时,不知眼前是否会浮现过刘备那曾经充满落寞的眼神。
再易其名,续写传奇
在三国时代,马谡算不上是一个大人物,其事迹除了在诸葛亮南征时提出过“心战为上”、在诸葛亮北伐时丢过街亭,似乎无甚可讲之处。他的寿命也不算长,被诸葛亮挥泪斩杀时只有三十八岁。不过他的死,却比很多人的生要精彩的多,甚至直到21世纪还衍生出了马谡假死化名郭循的“冷门”考据。马伯庸在《三国配角演义》的故事自有其精彩,这里却要再提一点Ratchet《三国志吴末传》中的故事。
《真三国无双7》中的刘禅
《三国志吴末传》虽然依然没有完成,但在流出的故事线中却有这样一个情节:宁随因为种种原因化名刁玄,继续在孙吴“潜伏”了下来。宁随之名不见于正史,刁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中,孙吴太子孙登有“东宫号为多士”之誉,而刁玄正是孙登门下宾客之一,《三国志》对其评价为“刁玄优弘,志履道真”。此外,《江表传》中还记载了一则意味深长的故事:
“初丹杨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道涂陷坏,兵士被甲持仗,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
《姜维传》的剧本是当之无愧的亮点
其文大意为,刁玄出使蜀汉后听说了司马徽与刘廙关于天命的议论,回孙吴后编了“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和“吴天子当上”的谶语,使得当时孙吴皇帝孙皓头脑一热,准备前往洛阳登基以应“天命”。如果这则故事为真,那刁玄的用心就很令人疑惑:为何刁玄希望惑乱孙吴呢?
抓马谡跟我宁随,不,刁玄有什么关系
对于这个生平不详、字号不详的人物,《三国志吴末传》的解释是:刁玄就是宁随,宁随就是马谡,故而马谡惑乱孙吴亦只是特殊时代下对诸葛丞相遗志的另一种继承——而在《三国配角演义》中,化名为郭循的马谡之所以要刺杀费祎,也是因为后者反对北伐。在各个版本的故事中,马谡因为“诸葛亮门生”的身份而续写了更多故事,但也因此始终没有走出“诸葛亮门生”的定位,这却不知是喜还是悲了。
作者:江隐龙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