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先将祭祀看得很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节日,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图源:pixabay
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是寒食———这个名称,缘于其纪念抱木死于火中的介子推的初衷,因而要禁火、吃冷食———京剧有清明节令戏 《焚绵山》,故事源于春秋时期的传说:晋国内乱,太子申生被献公宠姬骊姬害死,公子夷吾和重耳出逃。介子推追随重耳逃亡19年,风餐露宿,艰辛备尝。有一年重耳在卫国断粮,乞讨无着,介子推为救重耳,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给他充饥,重耳大为感动,表示他日若登君位,定当报答。但当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不仅不主动请赏,反而隐居绵山,辞官不言禄。文公火焚绵山逼他出来,介子推坚持气节抱树而死。文公追悔,为之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介子推忌日禁火、吃冷食以寄托哀思。北宋江西派开山之祖黄庭坚《清明》诗云:“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将《孟子》里那个偷吃别人祭品却还厚颜无耻地自夸是有人请他客的齐国人和介子推作对比,一个贪愚自大,一个亮节高风,高下立见。
由于寒食、清明相距甚近,人们逐渐将扫墓的习俗延至清明,文人墨客们也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并提,如唐人韦应物诗云:“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清明扫墓、踏青不仅多见于诗文,小说戏曲中更是常见。如《喻世明言》第六卷《葛令公生遣弄珠儿》中有“时值清明佳节,家家士女踏青,处处游人玩景”的描述。《六十种曲》里明人徐仲由的《杀狗记》描写孙华结交无良朋友,疏远亲兄弟孙荣。其妻杨氏贤而慧,设下杀狗之计,终使孙华幡然悔悟,兄弟和好。其中第十九出《计倩王老》就描述杨氏藉清明上坟的机会请老家人王老实规劝丈夫。又如《红楼梦》 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描写:“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因宝玉未大愈,故不曾去得”,可见清明祭祀祖先是贾府的大事,而且是只有男主人才有权参与的。演小生的藕官与舞台上的搭档小旦药官情投意合,药官夭亡后她心里十分牵记,清明时却只能在大观园里偷偷地烧纸纪念———
……忽见一股火光从山石那边发出,将雀儿惊飞。宝玉吃了一大惊,又听那边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去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宝玉听了,益发疑惑起来,忙转过山石看时,只见藕官满面泪痕,蹲在那里,手里还拿着火,守着些纸钱灰作悲。……
就在藕官被发现违规将被责罚之际,幸好宝玉路过撞见,谎称是自己叫她烧的,才幸免于难。曹公雪芹藉清明习俗不仅正面描写了藕官的隐秘情感,也从侧面轻轻点厾,又一次展现了主人公贾宝玉一贯对女儿家的怜爱和对下人的体恤,堪称妙笔。
在书中,曹公还多次描写放风筝,如第五十八回写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紫鹃想捡,探春急忙阻止:“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也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用较长篇幅描写公子、小姐们放风筝,李纨对黛玉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可见人们认为清明放风筝有驱邪除秽之效。
在现实生活中,骚人墨客们每逢清明自然免不了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推古而及今,留下许多嘉章佳句。唐人崔元翰于德宗建中二年 (781) 辛酉科状元及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之人,他有一首《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从题目看便可知乃应节唱和之作。而那些怀才不遇、贫病交加的文人士子,则往往在此时发出卧病甚至断炊的哀叹,或是抒发羁旅行役、人在天涯的痛楚悲凉,如宋代诗人王禹偁在 《清明日独酌》,喟叹“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又道“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清明》)。元人乔吉的散曲[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则藉“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抒发“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的落寞惆怅。
北宋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黄州后第三次过寒食。天气阴冷潮湿,生活上的穷困潦倒与政治上的窘迫失意令诗人无法完全排遣无边的孤独落寞,于是在沉默滞重的墨色里,他将满腔的困顿痛苦和愤懑压抑一起倾泻在素笺之上: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元丰三年(1080)二月,时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投闲置散,陷于基本生存与精神的双重困境。诗人垦荒东坡,自励自救,从此自号东坡居士。这篇《黄州寒食诗帖》在情绪的错落起伏间写尽了他内心的苍凉惆怅,通篇走笔如飞,气势奔放而不失沉稳,转折跌宕,一气呵成,较之颜真卿遒劲有余,又不乏杨少师的狂诞恣肆,且兼有李西台的醇厚浓郁,被公认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还有句云:“久病逢春只思睡,且求僧榻寄须臾”(《寒食游湖上》),时逢寒食,这位向以豁达著称的坡仙无心欣赏大好春光,只往梵王宫里黑甜乡中去寻求逃避的渊薮,遑论他人?! 他还曾这样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大有“人生不满百,常怀百岁忧”的况味。中唐大诗人元稹存世的关于寒食、清明的作品也往往含愁诉恨,如:“草香河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寒食江畔》)。便是晏殊这位著名的富贵词人也曾在寒食之际情不自禁地诉说春愁:“班班疏雨欲晴天,回避春风入醉眠。新火未来丝阁静,砌苔窗树两依然”(《次韵和参政陈给事寒食杜门感怀》 之一)。北宋重和元年 (1118) 清明节,63岁的词中圣手周邦彦踏上隋堤,手挽柳枝最后一次回望汴梁,怅然离去,他胸中缠绵的愁情织成了词坛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有词中李商隐之称的南宋词人吴文英有一阙《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下片曰:“欢盟误。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玄都秀句,记前度、刘郎曾赋。最伤心、一片孤山细雨”,是对亡妾的深情缅怀,也是对自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自哀自怜。南宋最后一位重要词人张炎则在“雨声哗”的清明时节黯然自问:“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朝中错》),天涯游子欲归无处的落寞悲凉跃然纸上,落笔清空,似轻实重。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乃岭南三大家之一,其《壬戌清明作》 云:“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用“落花”“啼鸟”暗喻心境,也颇有代表性。
在二十四节气里,清明也许未必是最诗意的,但应是最清妍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云:“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清且明也,自然万物纯澈清朗而又明净无暇,东风骀荡,桃红柳绿,清和晴明,正是人间销魂时。
作者:郭梅 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教授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