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界,“荟珍屋”是个神奇的存在,它隐匿在上海松江九亭镇,漫步其间,斗拱飞檐、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在这座幽静古雅的园林建筑背后,站着一个人,他二三十年来利用所藏的古建筑古家具,一点一点亲手建造。
荟珍屋建成后,吸引了马未都、成龙、阮仪三等众多名人及专家学者前来参观交流,这里成为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实践基地,让居民和学生感受到中华古建筑的神奇魅力。为何走上古建筑修复之路?文化遗产抢救有哪些难点?日前,《从桂林公馆到荟珍屋》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荟珍屋的主人、作者赵文龙历数多年经历,“我们祖先留下的古建筑和榫卯结构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它们是应尽的责任。”
从一开始收藏明清瓷器、古家具,到后来收藏古建筑,赵文龙至今已收藏近万件古家具和近百栋古建筑。如今荟珍屋已是一个园林,汇聚十多栋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的优秀古建筑,既有花厅、楼阁,也有祠堂、牌楼,还有黄炎培的书房,其中一栋被作者抢救下来的原荣毅仁先生的住宅尤其引人注目。
近年来,赵文龙和团队参加了松江老城区和奉贤地区古镇的抢修和抢救工作,助力当地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回溯童年,祖父和父亲都曾是黄金荣的桂林公馆(今桂林公园)的员工,他自小随父在公园玩耍,对中国古建筑、古园林情有独钟。1974年,赵文龙在插队落户时从周围民舍开始,走上了收藏之路。那些被别人当成“破烂”的瓷器杂项都成了他的宝贝。渐渐地,他对木作文化开始痴迷,变成了十足的“木痴”。
插队期间,他对木作结构和木材知识很感兴趣,处处留心,积累了心得。书中写道:古建筑的木作结构是通过各种大小不一的榫卯连接而成的。木头站起来成柱子,横过来当梁木。造房子配料时先要选择房梁,房梁也称梁木,横着的两头架在柱子上。梁木的大小、好坏直接影响到屋面的承重和安全。古人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主要靠木工瓦工师傅的技术和经验。需要充分考虑房屋顶面的雨水流向,做到雨停瓦干;主屋和厢房之间过九十度时的斜沟;客堂的大木梁美观实用又合理用料等因素。古建筑房屋的榫与榫可以无限制地相连,结构可以向四面八方延伸形成厢房,房与房之间通过大木结构的合理接连会更加牢固。房子越阔越多,房子大木结构的榫与卯就越牵越紧越牢固,建筑也就越来越稳定,甚至几百年也不会倒塌。
“对木材的识别、选择、加工,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木材分为毛料(就是从山上买来的树)和成材。成材有方材、圆材和板材等。圆材容易觅得,方材难得大料,如30厘米直径的圆木只能得到20厘米的方料,所以从古建筑的柱子或梁木用的是方柱还是圆柱,能看出房子当年造价的不同。”
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祝君波,是这本书的第一位读者,“赵文龙以纪实的方法写下了真实的故事,体现出主人创业的过程和艰难,情怀和责任,也反映了时代大潮中的一段历史。”他感慨,如果文龙把古建筑只是收藏起来或者卖给他人,故事就失去了意义。“可贵的是,二十多年前,他在九亭买下了一块地,开始了荟珍屋修复的艰难工程。之所以艰难,来自于复建的花费比买一套古屋构件的花费要大得多,其次来自于复建的技术性要求。买来的建筑构件,要恢复原样,既要增砖添瓦,又要补充很多材料,更要有好的工匠团队。”
这是一座凝聚民居文化技艺的园林,这是一个凝聚情怀的地方。如今,九亭荟珍屋成了沪上一个新地标。完工后的荟珍屋“占地一二十亩,内有古屋十余座,廊廊相连,错落有致;又有小桥流水,古木苍天,红鱼潜底……”因“荟珍屋”的营建,收藏江南明清苏作古家具几十年的赵文龙也将重心转向古建筑,并投身徽派古建筑的抢救和修复和保护。
阮仪三表示,希望“荟珍屋”保存下来的这些古建筑将来要让更多的人来参观,让大家认识到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历史特征和文化内涵。古家具专家、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原所长濮安国评价:“我国的古代家具展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一种人文精神,同古代青铜器、陶瓷器、服装、建筑等一样,无不充满着我国民族文化史的丰富内容,体现着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由此,赵文龙著作的出版,对弘扬与传承中国的木作文化有积极意义。”
图片: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