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推开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那扇大门,亲口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加入到反帝爱国的队伍中,亲身站在新新公司门口、亲耳聆听“大上海解放了”这令人血脉贲张的“第一声”,亲眼目睹上海解放第一面红旗在永安公司楼顶升起……身为共产党人,身为中华儿女,如果穿越回到百年前,成为这段波澜壮阔、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中的一员,该是如何的心潮激荡!
为庆祝建党百年,拍摄了大量红色经典影片的上海电影集团,激活车墩影视基地内一大会址建筑群等10余处标志性红色影视建筑,从《开天辟地》《建国大业》《1921》《望道》等等红色影片中撷取场景、打磨剧本,打造上影党史教育巴士课堂,引领“学员们”在红色光影路上穿越。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命名为“初心号”的红色巴士就将载着大家驶入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从建筑到道具,用细节营造沉浸感
搭乘“初心号”穿行在百年前的上海南京路,踩着弹格路摸进石库门,抬头看到《新青年》编辑部,转身能走进望志路106号,听一听“一大”代表们热烈的讨论声……能够实现这样的体验,与上影集团车墩影视基地丰厚的积淀密切相关。
基地启用以来,有100多部优秀红色影视作品在这里取景、拍摄,包括电影《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勇敢者》《信仰》,以及近期央视热播的历史剧《觉醒年代》等等。纪念建党百年的重要影片《1921》和《望道》也以车墩为主要拍摄地。
为了红色影视作品的拍摄,基地在2020年1:1还原了中共一大建筑群,建设班底也邀请了一大会址的修复团队,生动重现了党诞生时的环境:老渔阳里2号,陈独秀先生在上海的寓所,也是《新青年》的编辑部,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诞生地。1920年青年毛泽东来到老渔阳里2号与陈独秀探讨马克思主义学说;博文女校,是当时一大代表们的暂住地,代表们以“北大师生旅行团”的名义掩人耳目,筹备一大会议的召开;望志路106号,百年前,1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党代表在18平米的房间内孕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电影《1921》的导演黄建新如此评价:“在车墩不是搭景,而是造房子。”
体验感和沉浸感更多地来自于细节。“巴士课堂”的设计团队在打磨课件的过程中,从电影创作的亮点中汲取灵感,设计了不少“彩蛋”:比如,“初心1号”巴士,就是从《开天辟地》中驶出,双层车窗、铜质把手、木质座椅,完全复刻那个年代的公共汽车;再比如,“浙江一师”的门口,幸运的学员可以得到“当年发行的《共产党宣言》”。
引导发现与思考,用专业体现真实性
“巴士课堂”上有不少细节,需要学员们去发现并思考:比如,为什么望志路106号里的座钟,被设置在8点?13名代表参会,为什么桌上的杯子只有12个?……
早在设计“巴士课堂”之初,上影车墩团队就为其确立了“党史教育”的功能定位,力求以学习形式的“活”吸引人,以教育内容的“实”打动人。团队从精选红色电影入手,认真学习党史,还请来了党校的专业力量,反复斟酌场景布设,保持场景与历史事件的一致性和严肃性,也希望通过细节来引导学员在参观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一大”会议现场的还原,是重中之重。18平方米的房间里,“机关”不少。比如座钟,就被设置在8点。这是因为,学员们可以在这里聆听到取材于影片《开天辟地》的一段代表们热烈讨论的音效,其中藏有八声钟响。
再比如,在“浙江一师”门口出现的《共产党宣言》,是“第二版”。设计团队介绍,1920年8月,陈望道先生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的印刷所问世。这“第一版”是一本不足2万字的小册子,但由于时间紧张出现了排版错误,书名被错印。即便如此,初版时刊印的1000册书也很快销售一空。一个月后再版,书名的错误自然更正过来,加印的1000册书又迅速售罄。截至1926年5月,由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已重印达17版之多。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挥说:“上影红色巴士课堂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影视行业专业的置景和道具技术,很多内容细节非常巧妙,再配合生动的引导讲解,会让大家身临其境,沉浸其中,在增强体验感的同时也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
延伸前端后端服务,以创新增强获得感
“巴士课堂”首期“课程”大约1小时。作为一项由电影企业设计的党史教育活动,特别希望能在“身临其境”这四个字上下功夫,力求让学员们产生“代入感”,实现入景入境入理,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固根守魂;通过“亲身经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于这一追求,上影车墩团队还在延伸前端和后端的服务上下功夫,努力增强参与者的“获得感”。
在“开课”前,学员们将被引导到“鸿翔服装店”,换上“五四学生装”。当大家行至在南京路帐子公司,高台演讲的革命代表、群情激奋的抗议人群以及手持棍棒的巡捕,瞬间就将时空拉回到那个峥嵘岁月。当历史就在身边上演、碰撞、呼喊,身处当年的上海,身着当年的服装,学员们很容易被激荡起热血,从历史的旁观者、学习者,代入为历史的亲历者,心潮澎湃。
在“课程”结束前,大家还将在上海大戏院欣赏《开天辟地》、《建国大业》等六部红色电影剪辑而成的短片《红色光影录》,重温1921-1949年的革命记忆。最后,在和平广场,大家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歌声中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奋斗数十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和平正是是幸福与复兴的基石,牢记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据悉,“初心号”巴士课堂将于今年5月正式开课。即日起,党建团队可通过网络或电话方式预约开课,非团队学员可在现场进行报名,依照课堂指南完成学习。
【相关链接】
“初心号”红色巴士是上影集团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辆道具车,它曾在革命历史题材重点影片《开天辟地》中闪亮登场,也因此具备了独特的红色基因。铁制拉门、木式座位和黄铜把手在上影能工巧匠们的手中还原,乘客们坐下的瞬间,就被带回到那个难忘的觉醒年代。在这里,“时空旅行者”们将见证1920年《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能听到一大代表们激昂豪迈地商讨建党伟业,更能亲历上海解放时的欢欣鼓舞......除此之外,大家还能通过互动体验、街头观演、场馆参观、影片展映等多种形式,深切感受不一样的“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
第一站:浙江一师
浙江一师,全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位于杭州,前身是浙江两级师范学堂,许多名人如沈钧儒、鲁迅等都曾在这里任教。五四运动后,浙江一师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19年5月,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回国,被浙江一师聘为国文教员,主张推行国文改革。1920年2月“一师风潮”爆发,风潮中走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几名党员——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等。
1920年春,受陈独秀委托,陈望道带着《共产党宣言》的日文版和英文版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在小山村的一间柴房里完成了近两万字的《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翻译。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印刷问世。
这一站是上影集团与复旦大学联合拍摄影片《望道》的取景地之一,将为学员们讲述陈望道先生“蘸墨水吃粽子”“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生动故事。
第二站:一大会址建筑群
石库门是上海的城市标志之一。为了拍摄电影《1921》,上影集团在影视乐园1:1的建造复刻了渔阳里2号、望志路106号、博文女校、辅德里625号等建筑,它们构成了这个建筑群的主体。行走在这些清水砖墙的小巷中探寻红色起点,学员们仿佛与党的先驱们擦肩而过,见证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的光辉岁月。
100年前,13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党代表,在18平方米的房间内,酝酿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100年后,我们不仅完整还原了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还利用高科技光影技术还原了嘉兴南湖红船上的会议场景。走入会场,学员们将沉浸其中,一起朗诵《共产党宣言》,再次唱响《国际歌》。
第三站:帐子公司
在这一站,上海电影特技队的志愿者们将上演一场激情澎湃的街头活报剧,真实再现1925年那场发生在上海的反帝爱国运动,深切缅怀在五卅惨案中牺牲的同胞……
第四站:静安寺路
上海影视乐园研学基地内的红色电影道具展,陈列了各种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枪械武器。这些武器无声地述说着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光影故事。在这一站被还原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经典场景,让学员们再次对革命先烈的忠诚理想信念和勇于牺牲精神肃然起敬。
第五站:四行仓库
经典电影《八佰》真实再现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惨烈过程,保卫战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这次保卫战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
在这一站,我们还原了1937年10月保卫战打响前的战备场景,与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号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形成时空呼应,向所有“誓以我命固我土”的将士们致敬!
第六站:南京路
十里洋场的南京路游人如织。作为上海最繁华的街区之一,它见证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的两个历史性事件。72年后的今天,影视乐园的南京路也将运用声效手段进行场景还原,重现这两个历史性事件,让学员们感受上海解放时南京路的盛况。
1949年5月25日,解放军挺进上海南京路,新新公司地下党占领电台,播音员向全市人民宣告“上海解放了”的胜利消息,发出人民之音第一声,并反复播放解放军布告《约法八章》和《解放区的天》等革命歌曲。
1949年5月25日,解放军占领了上海苏州河以南的全部地区,有人提议以升红旗的方式欢迎解放军的到来。永安公司的地下党组织连夜赶制了一面大红棉布旗, 一名青年职工把它插在了大楼的最高处——绮云阁,这面旗成为了上海解放时南京路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
第七站:上海大戏院
在这一站,我们整合了上影集团的优质红色资源,经典影片《开天辟地》《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渡江侦察记》《建国大业》与建党百年献礼巨作《1921》共同打造出短片《红色光影录》,以此唤起人们对1921—1949年这段历史的红色记忆。
第八站:和平广场
追寻峥嵘岁月,感悟初心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和平女神像下,学员们挥舞党旗,共同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在催人奋进的旋律中激发斗志,庚续传统,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作者:王彦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