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是一部历史剧,也是一部思想史。中国现代史上最顶级的革命家、思想大师、文学大师如同群星在剧集中闪耀,哪怕是镜头构图中的一个配角,也有可能是位有着赫赫声名的历史人物。对于编创者的考验不仅仅在于考证每一个人物的细节,更在于如何用影像来传达那些如浪涛般奔涌翻腾的思想。
思想是抽象的,思想的阵地则是具象的。《觉醒年代》确立了叙事时空的两个中心位置,即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新青年》杂志与北京大学。之于《新青年》,电视剧编创者采用了文字时空与人的时空彼此呼应的叙事策略。那些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熠熠生辉的文章,在电视剧中通常以写作、约稿、研讨、论战等人物故事的方式呈现,诸如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李大钊发表《青春》,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等。《新青年》杂志纸墨留痕,在电视剧镜头表现中,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当年的文章原版样式。所以当角色在剧中奋笔疾书或者热烈讨论时,就仿佛打开了时空隧道的大门——被凝结在文字中的时光刹那间流淌起来,那些充满激情、勇气、担当与智慧的思想,也在转瞬间照亮所有过去与当下的读者心灵。
此外,《新青年》杂志及其文章也成为电视剧叙事结构中自然而然的转场结点。比如第三集中表现《新青年》杂志前身《青年》在上海创刊的段落,在画外音提示《青年》杂志的意义之后,镜头立即游转于广袤的时空: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兴奋地赞叹陈独秀“一出手就是个惊天大炸雷”,二十八画生(毛泽东)在长沙与蔡和森、李立三等人谈论“《青年》杂志是个宝贝”,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礼堂满怀激情地诵读《敬告青年》,民间艺人在上海街头以沪腔小调的形式介绍创刊号内容,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在人群中奔走叫卖杂志。这种平行蒙太奇的场景联结方式,既在叙事上巧妙地安排了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的重要人物在电视剧中首次出场,也暗示着新思想在旧时代无远弗届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之于北京大学,编创者则采用了内部时空与外部时空交错展开的叙事策略。《觉醒年代》真实还原了蔡元培任校长时期“兼容并包”、人才济济的北大氛围,继而很自然地聚焦于北大校园内部的新与旧的思想碰撞图景。这些生动活泼的故事往往既自成单元,讲究悬念、巧合、对比等叙事技巧运用;又极注重表现人物的丰富细节,便是对立阵营的人物也不脸谱化——比如辜鸿铭就被塑造为一个外表保守但内心火热的圆形人物,这就大大增加了电视剧的戏剧张力。另一方面,剧中的北大校园又绝不是封闭的,在先进知识分子以及他们思想的汇聚中,始终激荡着“为中国寻找出路”的指向外部社会时空的强大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最终将奔涌的文化启蒙带向壮阔的革命行动。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思想却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载体恒久流传。面对百年之前那些著名的演说稿或者报刊文章,《觉醒年代》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一场场镜头前浓墨重彩的演讲段落,这些或辞采飞扬、或鞭辟入里、或睿智深沉的语言,是那个时代最振聋发聩的声音。当历史当事人的语言通过电视剧中的演员声情并茂地被艺术化再现时,便每每构成剧集单元中的叙事高潮。
试举第38集中陈独秀和李大钊带领学生登居庸关长城这场戏为例。天高云淡,长城蜿蜒盘旋在群山之中,陈独秀在感慨“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望故楼”之后,一个转身,面向学生们开始宣告“我们理想的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这段演说即取自于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发表的《本志宣言》;掌声响起,李大钊向孩子们提出忠告,“我希望你们以青春之力量……”,而学生们则合诵“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作为回应。这段诵读也取自于李大钊《青春》的原文。
任何华丽的台词分量都比不上这些真实历史文本的分量——历史用自己的声音做注解会更恰如其分。先驱们历史现场的“原声”映照着编创者按照历史逻辑与思想逻辑设计的人物台词,形成了电视剧叙事“思想引领时代”的主基调——铿锵有力而又激情飞扬。这样的旋律曾经在中国现代史的深处一次次奏响,如今又在屏幕前召唤着新时代的中国人。跨越年龄世代阻隔的集体审美图景分明喻示着:历史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原乡,那些照耀历史的思想光芒同样会点亮人心。
作者:刘永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