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一生唱戏,一生爱戏,一生传奇。他蓄须明志,宁可离开舞台,也绝不为日本侵略者演出。然而抗战胜利后,重新登台复出的梅兰芳又经历了怎样的心灵抉择?日前,一部音乐剧带领着观众走进了他鲜为人知的人生后半程。
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纪念梅兰芳先生上海复出76周年,原创音乐剧《梅》日前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首演。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上海最重大的文化盛事——梅兰芳再度登台,就发生在美琪大戏院。76年后的“故地”,用年轻态的音乐剧来重述梅大师与上海的往事,与历史产生了跨越时光的对话,具有独特的纪念意味。
此剧由青年作曲家张笛笛担任作曲、导演,国家京剧院池浚编剧。话剧、影视、戏曲等领域已经留下了诸多梅兰芳先生的形象,用音乐剧来演绎他的“传记”,可以说是一次出人意料的跨领域碰撞。
音乐剧《梅》打开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大师故事。写了在上海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仙霓社昆伶协助梅兰芳上演两期昆腔戏《刺虎》《游园惊梦》《思凡》《奇双会》的经过;写了梅兰芳与麒麟童的交往;写了梅兰芳与学生李世芳合作《金山寺》,后李世芳遇空难离世,梅兰芳陷入与爱徒阴阳两隔的巨大痛苦;写了他与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与挚友齐如山的分道扬镳……复出、前途、传承、离乱、去留,在与戏曲、命运、家国情感的碰撞中,梅先生看似云淡风轻,但绝不随波逐流,他是一个有原则、大写的人,音乐剧《梅》通过大段的“咏叹”与宣叙,展现了他坚定的立世原则与秀雅的情感世界。
京剧艺术与音乐剧形式上的融合,是音乐剧《梅》的一大看点。“梅兰芳先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艺术家,是世界艺坛的瑰宝,希望中外观众都能通过这部作品,走进梅先生的广博浩渺的艺术世界和心灵境界,”作曲、导演张笛笛在《梅》的创作过程中,试图消弭中西音乐元素的界限,以当代音乐剧的方式抒情,同时用“戏中戏”的方式展现梅先生复出时的戏曲演出,以及他在京剧艺术上的创新和传承。剧中,“梅兰芳”的唱段也突出了他作为一名男旦演员所拥有的高低婉转、清亮柔美的嗓音特质,在旋律线条上融入了很多京剧名段里的音型特征,展现其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造诣。
编剧池浚年少时便与梅派艺术结缘,在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身边跟随了整整17年。他先后担任了多媒体京剧《梅兰霓裳》、正乙祠古戏楼京剧《梅兰芳华》的剧本改编。“从一位艺术家自身的视角,抒写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关系,这也是梅葆玖先生的心愿。”池浚说。梅兰芳在党的领导下,在新中国成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代宗师,与他在1948、1949年这几年间的人生抉择有极大关系。
解放战争爆发,上海再度陷入无序的恐慌之中,戏院停业、戏班解散,戏剧表演者被国民党军队肆意欺凌。同时,社会上鱼龙混杂的各派为拉拢梅先生,纷纷递来橄榄枝。站在时代更迭的交叉路口,梅兰芳必须要面对人生何去何从。1949年上海解放,梅兰芳应邀为解放军义演,他为这样一支有信仰、有纪律的军队深深折服。随后,一封来自北平的神秘邀请信再次深深打动了他。“座儿在哪儿,我就在哪儿”,最终,梅兰芳作出了人生最为重大的一次抉择,他的艺术生命在人民那儿,这也成为了音乐剧《梅》全剧的题眼。
“演员离不开观众,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观众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民意就是大势所趋。人民的选择就是梅兰芳的选择,这就是艺术大师所坚守的人民观、大局观、信念观。”池浚说。
“古戏台”成为整个舞台视觉系统的支撑,舞美及服装设计边文彤介绍说,戏曲与戏台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的重要遗产,梅兰芳一生的所思所想也都凝聚在戏台上。斑驳老旧的质感处理,突出了大时代的战乱纷飞和大师心中的苦痛和忧思。人物服装则以印染的水墨感为主基调,象征着人如时代潮水,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方向。
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照耀后辈,他的风骨同样让人崇敬,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剧形式展现艺术大师的民族气节与风骨大义,无疑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制作团队希望以《梅》为起点,打造音乐剧“《梅》《兰》《芳》”三部曲,传播中国文化,讲好生动的中国故事。
剧照来源:北青文化
(摄影:董天晔)
作者:童薇菁
编辑:汪荔诚
策划:柳青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