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展正在国内很多城市形成一种新的风尚,每逢节假日美术馆门口的长龙不仅没有劝退人们的脚步,反而更让人趋之若鹜。展览的风格也日趋多元,不再只是传统的“国油版雕”,时下新兴的是多媒体声光电、沉浸式艺术或场域限定创作等名目繁多的展览形式。随着各种新潮的展览概念呈现与展示,阐释和解读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颇显遗憾的是,原本旨在帮助观众更好看懂展览的前言,却似乎陷入套路化,稀释了展览本身的蕴涵,甚至于,这种套路甚至可能误导观展的人们。
粗略总结下来,时下的展览前言有不少陷入这样三“派”套路——
西方哲学派,在当代艺术展中盛行多年,指的是各种西方理论、哲学词汇胡乱套用。诚然,当代艺术的概念就是起源于西方,从文化语境来说也确实更契合西方现代艺术以来的各类哲学思潮,其中对中国影响比较大的有法兰西学派、法国社会主义学派,德国的戏剧理论、美学理论,以及日本的物派等。其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成为“它山之石”。然而,它们一旦被胡乱套用在根本撑不起主题的展览作品上,难免给人头重脚轻之感。通篇理论洋洋洒洒、自我陶醉,与展览作品及艺术家本身其实并没有关系;更有甚者,我曾在同一位策展人策划的不同展览中,反复看到同样的哲学阐述,其水分可见一斑。
“之乎者也”派,多见于传统书画展或新水墨展甚至是主题展中,频频引用中国古代四书五经或诗词名句,看似文采斐然实际是牛头不对马嘴。如是任历史文脉汩汩而流,流到展览这里很可能成了“洪水”,淹没了展厅里的作品——看完展览,无论文字还是作品,越发让人记不住。传统文化的钻研,存在着一定的门槛,尤其当其用于阐释绘画,有一个酝酿和发酵的过程,急不得,也功利不得。因为展览是当下的事情,是正在发生的状态,所以它必然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并不是一堂历史课。而我们有很多不错的艺术家,在传统与当代两者的转换上做着尝试,洋洋洒洒的“掉书袋”反而也是对艺术家的不尊重。
而在当下的展览中,最常见的“忽悠”是科幻派。这一派是最近两年伴随着各种“AI+Ar t”及沉浸式艺术而诞生的文风,通篇以小说式夸张语调阐述科技的进步,并表达对科技进步的忧思,实际和技术本身毫无关系,也对这门技术本身根本没有理解透彻。反正看起来是新兴事物,很多问题也尚未定论,因而显得极为“自由主义”。尤其是大段文字阐述技术腾飞可能会带来的问题、考验等等,几乎成了一篇科幻小说——却可能距离展览本身、艺术品本身越来越远。
展览前言,又名策展导语,可谓展览的门面,策展人水平的重要体现。一个展览的主旨与价值,浓缩在这通常仅数百字的前言里。它与展厅场域空间、展陈设计以及直面作品本身的体验等多种元素共构出一场综合体验。通常,展览前言由策展人撰写,有时候诸如美术馆等专业机构还会附上馆长致辞。自从卢浮宫建立现代博物馆制度以来,我们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有限的空间内,付出同样有限的时间,浏览上下五千年人类文明的瑰宝。但相比直面经典艺术即能感受到的古典荣光,当我们面对现代艺术以来的观念艺术乃至当代艺术,很多古典荣光的“灵晕”就失效了。尤其自20世纪初杜尚将小便池搬入美术馆变为展品始,艺术品的展示就离不开观念的阐释,也即文字解读;与此同时,“策展人”也作为一个伴随当代艺术发展的产物登上历史的舞台。
如今无论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营利艺术机构的展览,还是画廊、博览会这类涉及艺术市场范畴的展览,都离不开“策展”的理念。当我们面对的作品不再是诸如维拉斯开兹《宫娥》般“一切都不会发生,一切都正在发生”的震撼,那么就必须进行一场智识游戏以及自我学习和提升。无论策展人、主办方还是观众,都应该对自我有这一份要求。若没有这样的觉悟,文化艺术行业的热闹不过只是溅起的水花。
当然,从写作角度来说,每一个写作者的观点表达和思想逻辑都应该得到尊重,但在作为公共活动的策展中,展览前言或策展导语的写作不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尤其是展览还承担了公众美育功能,我们当然也应该对之有所要求。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文博、艺术热潮。文博美术场馆成为城市的精神家园、文化殿堂和艺术客厅,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正因如此,艺术展览的品质需要格外讲究。至少,在展览前言这样的展览门面上(且展览前言往往会作为文本资料和画册文案留存下来),希望未来能少看到一些“套路”,多看到一些“真相”。其实热闹也好,嘈杂也好,关键是研究和生态建设需要后续的持续发力,这样我们未来才能看到艺术展览更好地述说自己的故事,发出更有力的声音。
作者:林霖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