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挺 摄
上海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商贸发达的商埠,作为南北邮件集散的枢纽和国际邮件互换局之一,上海邮政在我国邮政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独特地位。纵观上海邮政一百多年的历史,它饱经艰辛,历尽沧桑,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是全国邮政系统唯一拥有百年历史且建成后一直在使用、并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漫步其中,就如同翻开一部中国邮政史。
凝聚历史风云
上海是我国近代邮政策源地之一,上海邮政大楼的始建,与近代中国邮政发展和需求相关。随着五口通商和租界的设立,列强借口便利侨民和本国通信,相继在上海租界开设邮局,称之为“客邮局”。他们自设章程、自制邮票,不受海关检查,垄断我国对外通信业务。
清光绪四年(1878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向清政府建议设送信官局,由海关来承运京沪间的外交文书传递。清政府总理衙门以其议商之北洋大臣李鸿章,李鸿章复拟开设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略仿欧美邮政办法试办新式邮政,设立江海关书信馆,交赫德管理。同年7月在上海印制发行以龙为图案的一套三枚邮票,这就是俗称的“大龙邮票”,这也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光绪五年(1879年)各海关的邮政办事处均采用“海关拨驷达书信馆”的名称。
大楼设计图
施工中的大楼
在海关试办邮政18年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奉旨开办大清邮政,委派赫德兼任中国大清邮政最高职位——总邮政司。翌年(1897年),上海海关拨驷达书信馆改组为“上海大清邮政局”,其机构仍设在上海江海关的后院内,管辖权归清政府,但经营仍委托海关,办公地点也仍在海关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上海大清邮政局改称“上海邮政总局”。此后在城乡陆续增设邮政机构和发展代办所,使邮政网点更加稠密。
随着邮政业务的发展,海关已不能满足办公的需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邮政总局租用英国怡和洋行建造在北京路9号的一幢楼房“新厦”后,才从海关后院迁出。宜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正式接替海关管理全国邮政,并在北京成立邮政总局后,上海邮政总局便更名为“上海邮政局”,上海邮局才正式脱离海关,独立经营。大清邮政时期,投递邮件都靠步行,直到1911年,才向英国购买100辆蓝苓自行车,每辆车60银元,这是上海使用自行车投递的开端。
1923年大楼建造中
1924年大楼建成时
辛亥革命后,上海大清邮政转变为中华邮政,改称为“上海邮务管理局”。1917年,由于上海邮政业务扩展,原来租用的新厦已显得不敷使用。其时的北洋政府为适应上海邮政业务发展,也为了能逐步地消除外国人对中国邮权的控制,决心建造一幢大楼取代租用的新厦。在新总局大楼的选址上,北洋政府与上海邮务管理局的两任英籍邮务长W.W.里奇和F.L.史密斯发生了分歧。北洋政府以运输便利为理由,希望将大楼建造在华界范围内的上海北火车站附近,而里奇和史密斯对此却持反对意见。有鉴于此,大楼选址之事便被搁置起来。1920年,英国人G.H.希乐思接任上海邮务管理局的邮务长,并兼任建造大楼总负责人之职,他力主将大楼建造在公共租界范围内,其理由一是公共租界内地价比较便宜,二是所选新址距离黄浦江边租用码头和北火车站都比较近,邮件的水陆运输十分便利,是理想的邮政枢纽,最终大楼选址确定在刚改建不久的四川路桥北堍。
1922年2月,当时的上海邮务管理局购得四川北路北堍的9.727亩土地,并开始拆除购得土地内的旧屋集美里,12月开始兴建大楼。1924年11月大楼竣工,12月1日,已迁入大楼的上海邮务管理局正式办公并对外营业。上海邮政大楼的设计者是英商思九生洋行的建筑师思九生,大楼的施工建造由华商余洪记营造厂总承包建造,总造价320余万银元。
总览
大楼在建成之时,英文名为“Shang-hai District Head Post Office”,或在句首加“New”,可译为“上海区域邮政总局”,也可译为“上海邮政总局”,所谓“New”是个修饰词,只不过是相对于在新厦时的原“上海邮政总局”而已,并无什么实质意义。该英文名是经过当时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确认和批准的,但是官方的汉语名称,则反复过多次。虽然“上海邮政总局”这个名称在上海区域只使用了12年,却被公众普遍认可接受,同时也确定了汉语中post对应词汇为邮政而非邮务。上海邮政总局于1911年改称“上海邮政局”后,社会各阶层仍称之为“上海邮政总局”。1913年改称为“上海邮务管理局”期间,公众对“邮政”改为“邮务”有抵触情绪。在1928年召开的全国交通会议上,与会者对“邮政”改为“邮务”提出了意见。所以1931年,上海邮务管理局再次更名为“上海邮政管理局”。
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了解放上海的战役。邮政总局大楼是扼守苏州河的战略要地,国民党反动派企图依靠这栋钢筋混凝土建筑顽抗。为了保护大楼和邮局机关免遭破坏,中共上海邮局地下党总支领导邮工劝降国民党军,后者投降。除东墙上留下的一两个弹孔外,上海邮政大楼几乎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里。如今走进大楼332室,仍可见玻璃上保留着一个孤零零的枪眼。
332室枪眼
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的建筑总面积为25291平方米,建筑高度为51.16米(不包括旗杆),整体建筑呈“U”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面建筑为4层,地下室为1层,共有大小房间187间。大楼整体风格为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国家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其特点是根据建筑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建筑方式,或者将不同的建筑风格糅合在一栋建筑中,在总体平面设计上仍采用轴线、对称、主次有序等古典建筑原则。
大楼南沿苏州河岸的北苏州路、东临四川北路、北靠天潼路,楼基座采用花岗石筑砌,南面和东面是建筑的主立面,墙面是细粒水刷石粉面,北面墙面是机制红砖墙。大楼主立面及东北转角处共有19根贯通三层楼的科林斯立柱环绕,这种立柱曾流行于公元前4世纪,柱础复杂,柱头如盛满卷草的花篮,风格华丽。大楼南面为11根立柱,东面为6根,东北转角处为2根。其科林斯巨柱高大雄伟,比例恰当,结构简洁,气宇轩昂。古典柱式建筑代表公正,建筑师根据房屋用途和审美要求,将主楼外型设计成古罗马风格巨柱式,寓意邮政是公正的信使。这是对古典建筑形式的模仿,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门厅
中央走道
大楼的正门在东南转角处,耸立在正门上面的钟楼和塔楼是大楼最为醒目的部分,是整幢建筑的标志和构图中心,让整个建筑显得雄伟挺拔。钟楼高13米,其正、背两面为平面,左右两面则为弧面,正面还镶嵌着直径为3米的罗马数字大钟,在钟楼基座的两边,各设有一座火炬台的雕塑。塔楼建在钟楼的上面,高17米,塔基呈四边形,周边围以弧形栏杆,成对的典雅端庄的爱奥尼式双柱撑着弯曲的塔顶,在塔楼穹顶上还设置了高8.2米的旗杆。整座钟楼和塔楼线脚条纹精细,刻意求工,栏杆、檐口迂回曲折,错落有致,具有追求动感、富贵、自由奔放的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在塔楼两旁基座上有两组雕塑群像,匠心独运,极具装饰性。北面一组三人分别手持火车头、飞机和通信电缆,象征交通和通信事业;南面一组三人,居中者是希腊神话中的商神,亦称通信之神赫尔墨斯,左右为爱神厄洛斯和阿佛洛狄忒,象征邮政充当公众的信使,为人间沟通情愫。遗憾的是,这两处群雕原作已毁,所幸被毁之前,由一位美术学校的学生用石膏偷翻了模子,后在1999年邮政总局大楼翻修过程中,根据这对石膏模子,重新铸造成和原件一样的复制品,也就是今天依旧设立在塔楼两侧的铜像。在大楼东北转角的三四楼层挑檐上,也设有两座小型的火炬台雕塑,象征前程光明远大。
南面雕像
北面雕像
钟楼、塔楼以及塔亭两旁的两组雕塑具有画龙点睛之功,使得整个建筑精巧别致,是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使这座大楼成为在远东地区为数不多的欧洲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这幢大楼不仅外观雄伟气派,而且内部装饰也很庄重典雅。进入大门,一眼可见门厅大理石、旋转式楼梯、屋顶石膏雕饰……处处凸显着这幢建筑的精细和富丽堂皇。特别是由正门拾级而上的二楼营业大厅,更是气魄非凡。营业大厅由东而西,一通到底,面积1200余平方米,大厅入口处采用大理石装潢门面,地面铺回形花纹马赛克,屋顶装有宫廷式弯曲吊灯,环绕着吊灯的是被称为“奶油蛋糕”的粉红粉绿色石膏板吊顶。“十”字形走道两边长长的营业柜台均由柚木制成,面积宽大,呈“V”字形排列,柜台外贴面饰大理石,柜台边与公众接洽处置有精致的铜质麦穗形装饰的栏杆。整个大厅宽敞明亮,集营业、分拣、投递、转趟、运输为一体,曾经享有“远东第一大厅”之美誉。
大楼当时的布局是:大楼主立面的底层分别为国内包裹和大件包裹的收寄部门,底层北面为国际包裹的收寄部门;二层北面为进出口函件分拣封发部门;三层为中间走廊式的办公室;四层为高级职员宿舍;地下室为包裹分拣封发部门;大楼天井为装卸邮件场地。房间地面大都是打蜡地板,配置有哈夫片大型钢窗,并有取暖用的壁炉,楼梯踏步镶嵌着金钢片,楼梯栏杆则为黄铜制成,十分考究。此外,楼内还装有升降传送带、木板链轨传送机、螺旋形邮件滑筒、货运升降电梯等,这在当时都是先进的邮件处理系统。
钟楼塔楼和雕塑
在大楼的屋顶上,还拥有一座上海近外滩唯一一处免费对外开放的屋顶花园。其地面由木板铺设而成,宛如闹市中新近自然的空中花园。近在咫尺的钟楼,让人有一种身处异国的情调。站在屋顶花园的栏杆边,可以聆听苏州河里的汽笛声,遥望外白渡桥和东方明珠一带的美景。
老建筑新活力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自投入使用后,不仅巩固了上海在全国邮政通信网络中作为重要枢纽之一的地位,而且还充分依靠其地理条件,利用海运、空运和陆运的独特优势,应用先进运输设备,促进了当时的国内和国际邮政业务的不断发展。并且,整体建筑体现了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可与上海外滩建筑群相媲美。
这幢大楼1924年竣工后即被誉为“中国之一大建筑”,跻身上海20世纪20年代十大名建筑。1989年,列为上海首批优秀近代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时上海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7年,大楼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现在,这幢大楼也已成为我国仍在使用的建筑中,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邮政标志性建筑,在全国还在使用的邮政建筑中是首屈一指的,也是上海乃至中国邮政史的见证。它的建造和启用,为上海邮政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与1915年的天津车站邮政大楼和1922年的北京天安门广场邮政大楼并称为全国三大邮政大楼,但后两座大楼现已不复存在,因此,它的历史价值无形中又变得举足轻重起来。
老照片中的外观
现在,上海邮政总局大楼通过整旧如旧,尽显其原貌,同时又在原布局中进行邮政博物馆建设,将大楼的建筑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和文物价值融入博物馆中,并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向社会公众予以展示,让百姓都能走进这一建筑宫殿,共同欣赏、品味,了解邮政大楼的历史、邮政历史以及上海近现代发展的历史。修缮后的邮政总局大楼和邮政博物馆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成为苏州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堪称远东第一流的现代化建筑物,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风貌依然具有光彩。
作者:张磊(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