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至,在中国美术馆,一幅幅或恢弘磅礴、或疏朗灵动的画作与户外春色交相辉映,泼洒出神州大地的勃勃生机。3月11日,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协办的“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第二期)”在京开幕。展览精选近300件中国美术馆藏作品,其中包括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近现代大师名家作品,让观众在笔与墨、线与形中感受中国现代艺术的气象万千。
▲展览展出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方增先等大师画作。(中国美术馆/供图)
2017年, “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日参观量曾突破2万人次,甚至出现了观众排队长度超过两公里的现象,足见观众对艺术精品的热情之盛。此次举办的“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第二期)”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中精选近300件,分为“以美表现新时代”“以美献给新时代”两个篇章。走进中国美术馆一层的中间展厅,红色墙壁上悬挂着齐白石《樱桃》、黄宾虹《棲霞山居》、徐悲鸿《奔马》、林风眠《秋》、方增先《粒粒皆辛苦》、关山月《北国牧歌》、吴冠中《太湖鹅群》等名家画作,可谓群峰并峙、经典灿烂。这些画作或色调清新淡雅,或婉约低沉;笔触时而迅疾跳荡,时而浑厚粗朴;或刻画了奔腾的骏马、邈远的山川、景色澄明的秋天,或描绘那些最平凡最日常的人事物——鲜红欲滴的樱桃、游动的细虾、捡拾麦穗的农民,让人感受名家大师的造化神功、笔墨妙迹,其笔下山川风物的勃然生机和日常生活的悠然美好。据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傅抱石等近现代大师作品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虽因时代变革推陈出新,民族风骨却从未改变。“大师们以笔墨为斧钺救亡图存,融汇古今,畅达胸怀,卓然立起一座座民族艺术之峰。”
▲展览展出的林风眠《四鹭》。
▲展览展出的吴昌硕《三千年结实之桃》。
▲展览展出的潘天寿《灵岩涧一角》。
▲展览展出的多幅齐白石画作。
“笔墨当随时代”,除了大师们的经典画作,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创作的关于生态文明、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以及教育、科技、体育等内容的优秀作品。在一层展厅,观众可见到描绘雄安新区建设、天眼工程建造、环境治理、脱贫攻坚、冰雪运动等多主题的绘画或雕塑作品,其中既有对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奥运冠军等楷模人物的刻画,也有铁路工人、医务工作者等劳动者群像的描摹;既有抗击疫情、奥运盛会等重大时刻的记录,也画下了人烟辐辏的乡村集市、溪流环绕的矮篱屋舍、汇聚了各种肤色年轻人的都市街头、家人齐聚一堂的房间,尽显平常生活的温存熨帖。
▲展览中反映新时代的美术作品。(中国美术馆/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静态的展陈,展览现场还播放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摄制的数部关于近现代大师名家的美术纪录片,让观众能走进作品背后的故事,观摩大师作画的场景,去详细了解他们的艺术生平和成就。
▲观众正在观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致辞时表示,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里,总台携手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此次精品特展,并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调出很多纪录老一辈艺术大师创作经历的珍贵典藏影像,让展览更富历史深度与厚度,堪称影像艺术与美术展览的一次创新融合。当前,总台正以“满屏皆精品”为追求目标,奋力推进全链条、全方位、全领域的精品节目创新,精心打造一批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的“大剧”“大作”,向世界展现新时代的中国力量,昭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
▲展览中反映新时代的美术作品。
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尚谊指出,这次展览既有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历届全国美展的精品,也有近年新创作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美术馆的重要收藏。希望中国美术馆能够通过美术精品展更好地普及美育,提高全民族的审美素养。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主持揭幕活动并致辞。他表示,“美在新时代”实谓“经典在新时代”之意。这些中国美术经典闪耀着思想和智慧、反映民族品格和时代内涵,既是当时、当代的反映,又以其超越性透露出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魅力。此次特展突出迎接党的二十大,大力弘扬新时代精神,面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艺术、中国精神。
据悉,此次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至9号厅展出,展至3月30日。中宣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揭幕。
作者:彭丹
图片:除标注外均彭丹/摄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