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中国华北见闻》
【澳】玛丽·冈特 著
李 尧 译
中国工人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
《1913,中国华北见闻》1914年出版于伦敦,是一本比较全面、客观地介绍民国初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山川河流的好书。一百多年来,再版无数,是包括澳大利亚人在内的西方人最早了解中国的“教科书”。
▲圆明园一角
>>相关阅读
译者前言(节选)
玛丽·冈特(Mary Gaunt,1861—1942),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维多利亚地方法院法官威廉·亨利·冈特和伊丽莎白·帕尔默的长女,出生在维多利亚的奇尔顿,就读于格伦维尔学院、巴拉瑞特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玛丽·冈特自幼酷爱写作,1894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戴夫的爱人》(Dave's Sweetheart)。冈特于1901年3月15日离开墨尔本,在西印度群岛、西非、中国和东方的其他地方旅行。她的传奇经历被记录在自己撰写的五本游记中:《独自在西非》(Alone in West Africa,1912)、《1913,中国华北见闻》(A Woman in China, 1914)、《不完整的旅行》(A Broken Journey , 1919)、《相遇之地》(Where the Twain Meet,1922)、《牙买加的回忆》(Reflection - in Jamaica,1932)。
《1913,中国华北见闻》是玛丽·冈特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这本书1914年出版于伦敦,是一本比较全面、客观地介绍民国初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山川河流的好书。100多年来,再版无数,是包括澳大利亚人在内的西方人最早了解中国的“教科书”。玛丽·冈特的祖父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位海员,经常到中国,从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古国,带回许多珍稀古玩,也带回许多奇闻逸事。这一切像一粒粒种子,从小就播撒在玛丽·冈特的心里。几十年来,她一直对中国怀有浓厚兴趣,梦想有朝一日能走近那个神秘的国度。1913年,在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1897—1912)、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1912—1920)、与近代中国关系十分密切的澳大利亚旅行家和政治家莫理循的鼓励下,玛丽·冈特终于梦想成真。
▲长城
100多年前,在刚刚经历辛亥革命的中国,玛丽·冈特看到的无疑是极度的贫穷和落后,但作为一个对东方文明仰慕已久的澳大利亚作家,玛丽·冈特更感震撼的是中国人巨大的创造力。“站在蓝天之下,我终于看到世界奇迹之一——中国的长城!这里到处是卧牛巨石,干旱的山坡。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这样的地方只能是岩鸽与野兔出没的地方,而中国人用双手创造了奇迹。千百年来,凡是有眼睛能看到、有耳朵能听到的人都见证了中国人巨大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用个人的牺牲换来了国家的安宁。长城像一条巨龙,一直往上爬,向下爬,再往上,稳稳当当地爬,越过一条条山谷,跨过一座座山崖。长城上有瞭望塔,有宽阔的路。哨兵日夜守卫在这里,警惕地注视来犯的敌人……” 然而,长城并没能阻挡住来自海洋的侵略者。玛丽·冈特1913年1月到达北京,距离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这块美丽的土地只有13年,北京,玛丽·冈特向往已久的辉煌的殿堂,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缩影。面对“国中之国”的使馆区,这位对饱受磨难中国充满同情的作家发出愤怒的呼喊:“英国公使馆的一个角落保留着一截1900年留下的断壁残垣。上面用英文写着几个大字:‘不要忘记’。提醒人们——如果这些国家需要提醒的话——不要忘记1900年可怕的日子,不要忘记这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随时都可能再次爆发排外的运动。”
玛丽·冈特在愤怒呼喊的同时,详细描述了使馆区洋人的骄横,前门城楼上美国士兵的野蛮,六国饭店的奢华,不许华人进入的赛马场的热闹,而这一切对于今天的中国人何其陌生!那仿佛是一场遥远的噩梦,渐渐淡出一代又一代人的视线。然而,历史不能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或许这正是我翻译此书、重现历史的意义之所在。
▲从城墙上看到的北京的冬
玛丽·冈特的目光是睿智的,也是犀利的。100多年前中国人落后的生活习惯、艰难的生存环境、贪婪、狡猾,被血雨腥风裹挟时显露的凶残,并未逃脱她的眼睛。但她不是从种族的角度恶意贬损,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加以探究。因此,她对中国人的看法,从根本上讲有别于今天的西方政客。“事实上,一旦真的开了眼界,我很快就开始想,从观光者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能与北京相比。周游世界最大的兴趣还是对人——街上拥挤的人群——的了解。当然,拥挤的人群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到过伦敦之后,任何一座繁华都市都不可能再向你呈现出新奇的、别样风情。然而,在北京,一个新的音符在我耳边敲响。我并没有立刻意识到这一点,但我仿佛在一片混沌中摸索着问自己:这些人和我在伦敦或巴黎街头看到的人有什么区别?他们是不同的人种,这一点毫无疑问。但那没什么,只是皮肤的颜色深了一点。那是什么呢?有一件事不能不让新来的人吃惊,那就是他们是一群爱好和平而有秩序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群都更能服从纪律,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比世界上任何一群人都更能约束自己。”玛丽·冈特对中国人善意的、客观的评述由此可见一斑。倘若她活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一定会为自己百年前的远见卓识骄傲。然而值得她骄傲的还不止于此。玛丽·冈特似乎站在历史的至高点,那时就看清楚了100多年后中国和整个世界的发展。她满怀热情地写道:“中国人的精神没有死。构思和建造这道坚固城墙的圣灵,至今仍然活着!沿着古老的骡道,沿着山口,有一条新路,一条与西方世界相同的路——一条铁路通向远方。这条路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规划、铺设和建造的,除了中国人的儿子在美国和英国的学校里学到技术之外,他们没有得到西方的任何帮助。他们不但建成了铁路,而且比许多西方人的铁路修得更好!更重要的是他们把中国人的精神融入其中……他们修建了一条与南口相称的铁路。这些人是两千年前建造长城的人的后裔。万岁,万岁!”一个能为刚刚摆脱几千年封建帝王统治、尚且处于战乱的中华民族山呼万岁的人,该是怎样的智者!玛丽·冈特以诗一样的语言,热情洋溢地赞美了一个即将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一个新的国家会不会按自己的方式崛起,成为与西方大国比肩而立的强国?毫无疑问,这个建造了紫禁城辉煌的殿堂、美丽的庭院,这个规划了热河壮丽、幽雅的避暑山庄,这个在高山和峡谷建起绵延两千英里雄伟的长城,这个构想出世界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祭奠任何一位神都绰绰有余的神坛——天坛的伟大民族依然像几千年前一样,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当这种精神鼓舞推动的不只是几个‘工头’,而是那些被奴役的辛勤劳动的人们,并且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这个国家就会像几百年以来他们建造的宫殿与祭坛那样辉煌。那时候,这个世界的其他国家也许只能站在一边冷眼旁观,不但惊奇,也许还要害怕。”
2020 年12月30日
写于北京
>>作者简介:
玛丽·冈特(Mary Gaunt),澳大利亚作家、探险家,天生的反叛者。墨尔本大学破格录取的第一批女大学生之一。玛丽·冈特一生去过很多国家,是著名的游记作者,《1913,中国华北见闻》是她重要的作品之一。
作者:李 尧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