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住在奉贤柘林镇新寺村的老家,早晨六点多,我赶到村里做志愿者。今天浦东、浦南区域在封控中,又一次展开检测核酸。七点开始做检测,村民已在静静地等候了,队伍间隔两米,足有五六百米长。村上的检测点,包括外来人口,过二千五百人。
我们志愿者都成了“大白”、“小蓝”,开始不知道谁是谁。待到看见背上写的名字后,我发觉不少是多年不见的熟人,还不乏我当年曾经教过的学生。
“老师,你当年教过我。参军时还来送我。”听着他亲切的声音,我想起,那年他读初一,我就教过一年初中。他是廖志强,个子瘦小,坐第一排。我还朗读表扬过他的一篇作文。他语文成绩不好,病句、错别字多。我表扬后,班长和好些同学不服。我说:“他写出了自己感受的事情和细节,没有套话。而你们的作文虽文从字顺,可是缺乏自己的见解。”
今天站在我面前的他已是一条汉子,儿子都十八岁了。他和妻子一起回到老家,照顾老人。白天在村里做志愿者,已经十来天。他现在是一家集团公司的工人,也不用写作文了,而他与妻子的志愿者行动,是一篇最好的抗疫作文。
还有做外企管理者何旦英,她除了自己做志愿者,还带着正读大学的女儿做服务。她说女儿本来话不多的,可现在懂事了,自己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她在指定的岗位上一站就是一天,不叫苦,不叫累。她为女儿的行动感到欣慰。
在有序工作的志愿者中,我还看见了小朱,我认识他的爷爷和奶奶。他在徐家汇开一家网络公司,这次疫情严峻后,他就回到村里做志愿者。虽然他的工作很忙,互联网的工作可以窝在家里干,但他还是决定封控前,回到自己老家,一则是看护老人,二则是村里年轻人少,自己应该为家乡出力。他从小一直生活在老家,读书,学习,一直到长大成人。当抗疫进入最吃劲的时期,他放心不下家里的老人,更想着为那片养育自己的故土效力。
曾经做过水手的朱国平,随万吨巨轮四海为家,经历风浪。现在他对志愿者的工作十分热心,来得总是比我早。每次村里有需要,他总是先报到。他热情健谈,认识大多的村民。他认真地引导那些叔叔、孃孃们排队;他搀扶老人、病残者进绿色通道。看得出那是他在家里养成的习惯,人们都夸他好。大海养成了他的大嗓门,大海也养成了他宽阔的胸襟。只见他出现在各个点位指挥和引导,他耐心地重复着:请出示二维码,没手机的拿出身份证。一次,他发现一位口罩脏污的务工者,便上前拦住他,并叫人拿来新口罩给他替换,可见他的用心细致。看着他的阳光乐观,我想起郑智化的歌:风雨中这些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在我的老家新寺村, 这样热心的志愿者,不下三十位。那些日日夜夜守护着道口的大叔、大妈,他们说家里安好,就出来做志愿者。 他们用朴实的行动,表达内心对家乡的热爱。他们的血液里流动着故乡情结。
我做了几天志愿者,尽管戴着口罩,依然能辨认出好多熟人!有的已经老迈,我们相互微笑、点头、致意,可发自内心的微笑从皱纹间,从眼睛里溢出来,那是口罩阻挡不住的,那微笑流露着大家坚守抗疫的信心!
那个阿弟,那个恩德,还有那个贵明……二十年没见的老朋友,二十年不是距离,两米也不是距离。我们是一起成长的发小,同学。青春岁月的第一次酒,就是我们在一起喝的,喝出对未来的憧憬,喝出发小的友谊。我们约定,疫情过后,我们再尽兴相聚。我期待着,老朋友的相聚,我们共同回忆往日的岁月,憧憬今天的向往。我们要唱起《祝酒歌》,唱出抗疫胜利的豪气!
在排队期间,有老人念叨,他们小时候,旧社会每年有霍乱瘟疫,好多人家死人。现在有党和政府守护我们的晚年安康,我们要听政府的,积极配合做好抗疫。那是他们的心声,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老人最有发言权!
电喇叭在通知:“大家做完检测后,请马上回家。”人们都应和着:“都回家,在家收拾。番茄、茄子的秧要种了,香椿头要摘了,竹笋要挖了。”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春耕时节快要到了,期待着疫情平稳,大家开展生产劳动,农事不能误……
我们村干部们中的好些人,已半个月没回家了,他们吃住在村委,连日连夜地指挥、安排,还要做许多具体的工作。他们都是本村的年轻人呀!祖辈、父辈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老人们互相都在说:这些孩子也真辛苦,谁家没有孩子呢?我们要配合好他们。在基层一线,为百姓工作,就这么辛苦!
我在志愿者的行列中,我在老家的抗疫硬仗中,看着村里的年轻人,无论是返回家乡,当热心的志愿者,还是尽责的村干部们,我深受感染和鼓舞。农民的基因,使他们默默地干着,像老黄牛般坚韧地干下去!他们的内心深藏着对故乡,生养了自己的土地的热爱。故乡需要时,他们尽心尽力地投入抗击疫情攻坚战,他们义不容辞地为大家服务,就像守护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作者: 汤朔梅(奉贤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王雪瑛
策划:王雪瑛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