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8月,上海成裕里12号“又新印刷所”里,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正式问世。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一经出版,很快便告售罄,几个月内重印了十几次。百余年来,《共产党宣言》成为我国印数最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文单行本,有“红色中华第一书”之称。
追溯《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国内首部系统全面考证《共产党宣言》的报告文学《望道》近日出版,由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图书奖得主、作家徐锦庚创作,入选“回望建党百年”国家出版基金专项资助项目、2021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等。
线上研讨会上,业内评价,这部厚植党史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从小角度纵深切入,追根溯源,从马克思、恩格斯著述《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过程,全景式讲述《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出版的前世今生,并牢牢把握翻译 《共产党宣言》 这条主线,刻画20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以及在《共产党宣言》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和带给中国革命的意义,在抚今追昔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比如,写到翻译过程中的细节时,书中举例道——得益于深厚中文功底,陈望道注重在韵律节奏、直白易懂、生动形象上下功夫。如“同业组合、被雇职人”,他换成简短的“行东、佣工”;“阵营、渣滓、革命要素”,换成形象的“营寨、赘疣、革命种子”。这么一换,想象力和理解力大增。一些原本抽象难记的词,如“生产机关、社会组织、农业的革命”,他换成具象易懂的“生产工具、社会的状况、土地革命”,既易懂,也易记。特别是“土地革命”,此概念融入《共产党宣言》思想后,使《宣言》犹如教科书,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直接的现实指导作用,影响广泛而深远。
谈及创作初衷,徐锦庚坦言,《共产党宣言》这本薄薄小册子,有着撼天动地之伟力,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点燃新的希望之火,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书名‘望道’不做名词,而做动词,取意追望真理之道。追本溯源不忘初心,这既是我的创作初衷,也是我的人生态度。”
《望道》对回望总结党的建设史、奋斗史,感受《共产党宣言》见证的沧桑巨变,感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对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着重大深远意义。评论家潘凯雄认为,作者徐锦庚对大量历史材料进行甄别,下了很大功夫,通过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以基于真实历史的想象完成了精彩的报告文学作品。
饱蘸厚重历史之墨、兼具生动文学之笔,《望道》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下,刻画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群像,真实细腻展现了其对革命的上下求索和对信仰的不懈追求,多角度深入剖析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和中国革命胜利起到的铸魂引航作用。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鲍洪俊看来,《望道》让人深刻感悟到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作者表现出史料考据能力、思想理论底蕴和文学创作功力。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认为,《望道》情节感人,对党史做了深入挖掘,将艰深理论和生动故事有机结合并作出探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段红色记忆,也是民族记忆、国家记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认为,这部史、记、传有机结合的纪实作品,对《共产党宣言》的创作、传播、译介、影响进行了真实客观的记录。
报告文学有能力进入党史深处,有能力把握党史的规律性,洞见背后体现了思想功力和扎实理论基础。《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概括《望道》特色——树立了大历史观,对共产党人意义重大;学术功力和认知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写作者的态度和情怀令人敬佩。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作者把自己作为新时代“望道们”的一员来写,其写作是研究式、深入生活的,在宏阔历史进程和背景中展开写作值得肯定。
图片来源 :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