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攀升:长期经济增长的世界意义》
张 明 著
东方出版社出版
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之路是非常艰辛的。迄今为止,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中心-外围构架”之中,发达国家处于全球贸易、金融、投资体系的中心,而新兴市场国家处于外围。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为数不多且较为重要的受益者。但全球化的节奏与重点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美摩擦加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化遭遇严重逆风,在这一重要阶段,读懂世界经济尤为重要。本书选择了六个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新兴市场国家提供了经济长期发展的中国样本。
>>内文选读:
序言(节选)
1995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读本科时,我的专业是国际经济。1999年与2004年我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硕士和博士时,我的专业都是世界经济。2007年至2020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也是世界经济。可以说,我与世界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世界经济”这个学科,取而代之的是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更加细分的学科领域。据说,世界经济学(World Economics)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哈姆斯在其著作《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1912)中提出来的。事实上,世界经济是从发展中国家视角出发来研究世界经济运动规律的学科。例如,苏联政治家布哈林就曾写过一本名为《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1923)的小册子。
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经济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大致有四: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至机器大工业阶段;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巩固;三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大发展;四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经济学是研究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经济有机整体产生、发展及其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其目的是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扩大和加强各国经贸关系提供决策依据。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学科,除经济学知识外,还需借鉴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历史地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世界经济是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两大类。主权国家主要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非国家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而国际经济组织又可分为全球性经济组织与区域性经济组织。换言之,世界经济学主要就是研究上述不同行为主体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与博弈。
世界经济包含众多具体学科。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就将世界经济学科划分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经济发展、全球治理、大宗商品与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政治经济理论等。可以说,世界经济学科的细分,对于提高世界经济学的研究质量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果研究人员仅仅聚焦一个子学科的研究,而忽视了从整体上的研判与把握,那么也容易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
目前国内世界经济学界面临的一个尴尬是,虽然大学还存在世界经济这个专业设置,本科时也开设世界经济这门课程,但无论是大学老师还是博士生,选择世界经济作为研究题目的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当前国内顶尖经济学期刊更加鼓励技术化、模型化的研究,因此关于细分领域尤其是有着微观数据支持的细分领域研究(例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成果更容易发表。而进行宏观、综合、长视角推演的文章,通常很难在经济学顶尖期刊发表,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转为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期刊上发表。
造成上述尴尬局面的一个原因,在我看来,在于世界经济专业迄今为止缺乏高水平的研究生教材与辅导读物。目前市场上关于“世界经济概论”的教材可谓琳琅满目,但都属于本科生的入门教材。如果要给研究生讲授世界经济课程,目前国内的相关教材是相当匮乏的。并且如前所述,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又缺乏世界经济这个学科,难以将现有教材引入借鉴。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国内世界经济研究人员的持续性、集体性努力。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笔者所在团队的相关努力。当然,我们目前尚无精力来撰写一本关于世界经济的高水平研究生教材,只是试图结合我们之前的研究,为市场提供一本覆盖了一系列世界经济学重要专题的辅导读物。一方面,这本书适合对世界经济研究感兴趣的研究者、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普通读者阅读;另一方面,本书也试图将对世界经济重大问题的探讨与前沿研究文献结合起来,帮助读者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寻找下一步的研究题目。
>>作者简介:
张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作者:张 明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