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沪上又喜添新地标。徐家汇书院(徐汇区图书馆新馆)在元旦全新开启。昨天,首批新老读者走进位于徐家汇源核心区域的“巨型盒子”,以书香开启新年新气象,为2023年第一天留下阅读记忆。
终于等来了徐图“回归”,市民朱先生带女儿迫不及待前来体验,“阅读区更舒适,书籍比原先多了不少。一楼的文创、咖啡区域也令人眼前一亮,以后周末要被这里‘承包’了!”自习区域更是让有阅读、学习需求的读者如获至宝。不少市民纷纷领取书院明信片,加盖新年定制邮戳。
徐家汇书院耗时近十年筹备建设,总面积1865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三层,设近800个阅览座席,是一座集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等服务为一体的全媒体时代复合型图书馆,具有开放、创新、融合性。由此,与市民阔别三年有余的徐汇区图书馆,在建馆66周年的“花甲”之年以“沐光而生·向光而行”之心焕新亮相,成为人人可享的“第二书房”。
位于书院中庭的“光启之门”艺术装置,基于土山湾中国牌楼的形象进行艺术化再造;“光启之门”与20多米长的“海上长桌”共同打造海派文化百年记忆通道,构成书院最有辨识度的独特标志。秉承“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办馆理念,徐家汇书院在各个区域的设置方面都营造出“人书一体”的阅读氛围。
比如,一楼少儿区设低幼区、幼儿区、小学区、中学区四大板块,延续徐汇区图书馆对少儿阅读20余年的倾注;二楼服务区集外借和阅览为一体,藏书涵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规定的所有22个大类,复古的海派彩绘玻璃点缀其中;三楼特色文献区里可见“镇馆之宝”《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大型成套丛书和各类方志构成的特色文献区。晚清至民国时期上海知名报刊、杂志全套影印本也可在此查询。
此外,书院划分出阳光阅读区、光盒空间、24小时阅读区等区域,为市民读者提供多面、细致、乐在其中的阅读空间。曾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学者葛剑雄感叹:“这是我心中一座理想图书馆的模样。我和每一位读者一样,迫不及待要在这里阅读、漫步。”
150余年前,如今徐家汇书院所在的地理位置正是中国第一家博物院“徐家汇博物院”的所在地。现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许多珍贵标本都来自于这里。如今,这份隽永的文脉传承三个世纪,注入徐家汇书院,成为这座“岁月图书馆”的海派基因。书院建筑上醒目的“徐家汇书院”五个大字来自中西文化交流先驱徐光启的手迹;书院英文名字“ZIKAWEI”则出自上海方言加威妥玛式拼音法……诸多细节无不透着徐家汇作为海派文化发源地的历史感。除了丰富藏书,徐家汇书院亦践行着“建筑可阅读”理念,从二楼三楼观景台望出,百年徐家汇观象台、上海现存最早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等地标尽收眼底。
据悉,作为区总分馆体系的总馆,徐家汇书院还将衔接起徐汇13个街道、镇的分馆以及徐汇的书店、出版社、书香驿站、灯塔书房等阅读空间和机构,引领整个城区浸润书香,使之成为市民向往、读者喜爱的文化空间与精神家园。
作者:许旸
编辑:范家乐
摄影:赵立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