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
罗振宇 著
新星出版社出版
什么是人格、情绪、放空、个人课题?
什么是信息、消费、忘他、网络效应?
什么是好专业、好老师、好产品、好公司?
……
我们都理解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但在现实世界中,这些词语背后的要义是什么?本书精选523个词语,通过词典的形式,详细解读每一个词语在当今社会语境下的要义。作者从一个个细小的问题出发,在与外界一切可连接的人、事、物、理中获得启发,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视角、直指人心的思考和面对现实难题的解药。
>>内文选读:
爱自己
有这么一句话:“你怎么爱你自己,就是在教别人怎么爱你。”
你整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别人才会想方设法夸你好看或者帅气。你爱读书爱思考,别人才会送你书,或者认真对待你的见解。你爱美食,而且有精深的研究,别人才会请你吃美食,送你好食材。别人爱你的方式,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个很颠覆的观点。因为我们是在父爱、母爱里成长起来的。父母之爱的特点是,你缺什么,就给你补什么。而我们进入社会之后,情况就变了。在成人的世界里,自己没有的东西,别人也不会给。即使环境充满了善意、资源、工具,甚至爱,也是如此。这些东西,其实都只是“自我的放大器”。
所以你看,所谓的缺爱,其实就是我们对自己还不够好。
情感账户
有一个概念,叫“情感账户”,它能解释很多现象,但是又经常被人忘记。举个例子,如果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唠叨他的内容无非就是要用功读书,不要熬夜,少打游戏,等等。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听,有的孩子不听呢?跟这些话本身的对错没什么关系,关键是看父母平时存在孩子“情感账户”里的储蓄有多少。只有情感账户里的储蓄足够充裕时,孩子才有可能接受父母的建议。
同样的道理,在公司里经常 有人说:“这件事我当时就说了应该那么做,但是没人听我的,你看现在失败了吧!”就算他说的是事实,但真相仍然是,这个人存在同事情感账户里的储蓄太少了,所以才没人听他的。这也和事情本身的是非对错没什么关系。
你看,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和我们的直觉不太一样。是非对错只是表面,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情感才是底层。
闭环
著名教育家李希贵有一个主张。他说,作为一位校长,在学校里看到孩子违规违纪了,得绕着走。
奇怪,一般的校长看见了,肯定得叫住学生批评教育一下,为什么李希贵校长这么说呢?他的道理是这样的:教育是一个闭环过程。孩子犯了错,要经历“批评-表扬-激励-改进-巩固-养成”的完整过程,这样教育活动才算完成。如果校长看见问题,就当面指出,表面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就没有机会完成这个过程了。
那应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让离这个违纪的孩子最近的那位老师,比如班主任、年级主任,去处理这件事,这样才有机会完成整个教育的闭环。
你看,在观念世界里,一个观点说出来了,这件事就完了。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闭环,就等于什么都没做。
个人课题
1914年8月2日,作家卡夫卡在日记上写了两行字,第一行是“德国向俄国宣战”,第二行是“下午我要去学游泳”。
你看,在个人的视角里,世界大战爆发和个人学游泳这两个课题居然是可以并列的。宏大世界有它的主题,而这并不耽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课题。就像不管盛唐时代来不来,玄奘都会去天竺求取佛法;不管第一次世界大战谁胜谁负,都不耽误爱因斯坦在此期间提出广义相对论。
回头一看,构成人类文明史最灿烂部分的,是一连串个人课题结出的果实,而不是那些当时的大事。
作者:罗振宇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