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艺术家毕沙罗创作的《巴黎的蒙马特林荫大道》
La Belle Epoque,史称美好年代,主要用来形容19世纪末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法国社会。这是一个人们都充满信心和乐观情绪的时期,欧洲享受着和平,有人认为这是自启蒙运动以来法国文化和艺术运动的再高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巴黎虽受战火摧残,但仍然是那个时期的艺术之都、繁华之城,也是无数艺术工作者的心驰神往之地。
那样的巴黎,也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由加拿大广播员、记者安塔纳斯·希莱卡创作的《青铜女人像》就将视线聚焦在这些“艺术工作者”的身上。安塔纳斯在多伦多大学完成学业后,搬到巴黎生活了两年,在此期间担任过外籍文学杂志Paris Voices的编辑团队成员。他于1979年回到加拿大,开始在汉伯学院任教,并担任加拿大文学期刊Descant的联合编辑。苏联解体期间,安塔纳斯通过新闻报道参与了立陶宛恢复独立的工作,并于2004年获得立陶宛政府颁发的骑士十字勋章。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学识修养使安塔纳斯对欧洲的历史有着更为全面的认知与独到的见解,于是他便以一战时期的欧洲为背景,提笔描绘出一段一位年轻艺术家在20世纪20年代从饱受战争蹂躏的东欧小镇来到繁华巴黎的非凡旅程。
《青铜女人像》的主人公托马斯·斯登布拉斯出生于立陶宛的小乡村,这里是一片阴暗多雨、孤寂沉睡的土地。少年托马斯拥有着将枯木变作圣人像的雕刻天赋,一边为做着家庭活计一边梦想着到艺术学院读书。但在1919年,即使是遥远的立陶宛也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冲击,家乡的战火与初恋玛丽亚的离世催促着托马斯独自踏上寻梦的旅程。他一路颠沛流离,终于来到当时的艺术之都巴黎。在那里,他与两位朋友合租,一边打工一边学习雕刻艺术。“蒂勒女郎”珍妮使他重获爱情,超级女明星约瑟芬·贝克成为他的灵感缪斯,伯乐里普希茨为他的理想带来希望……但生活不会如此如意。珍妮难产离世后,托马斯带着对爱人痛苦的思念,铸成了近乎完美的青铜女人像。在梦想即将实现的千钧一发之际,一次意想不到的背叛,让托马斯的未来再次走向未知。
《青铜女人像》
[加] 安塔纳斯·希莱卡 著
曹钦琦 李凤萍 刘继华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小说的情节由多对矛盾构成,这些矛盾之间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又合情合理,人物形象丰满经典却不失个性:
一、 天资与恒心
主人公托马斯自小便在雕刻上有着出众的才能,在见过城市雕刻作品的他更是开始梦想成为一名雕刻大师。在战火将家园燃烧成灰烬时,托马斯想“他曾以为,有些束缚他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变,他也永远无法找到挣脱这个家的勇气。但是,这场家庭的灾难意味着现在一切皆有可能”;在被元帅问到深更半夜鬼鬼祟祟在林子里干吗时,托马斯回答,“我在找前程”;在元帅提供了到克拉夫科美术学院学学习的机会时,托马斯却觉得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变得远远不够了。他最终还是来到了向往的巴黎。托马斯本以为自己的理想终于可以在这片梦之土地上开出花来,但自信心却因见识到更多厉害的人物而受挫。“当初在立陶宛(在老家,自己的那点手艺放眼整个教区无人能敌)觉得自己命中注定就是要从事艺术工作的,那样坚定的信念现在看来似乎有点没那么符合现实了。”自己的才能、旁人更加出色的天赋、坚持下去的恒心,托马斯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努力探索着三者的平衡。
二、爱情、嫉妒与背叛
托马斯先后与两个女人相爱——初恋玛丽亚与“蒂勒女郎”珍妮,她们分别在立陶宛偏僻的小镇与繁华的大都市巴黎陪同他度过一段美妙的时光。但纯真的爱情并不意味着长久的相伴,她们都早早地撒手人寰。获得爱又失去爱,痛苦为这两段短暂的感情画上了句号,雕刻的灵感又在痛苦中得以孕育。托马斯在脑海中勾勒着玛丽亚与珍妮的带给他的种种回忆,用双手来探索合适的表达,最终制作出完美的母子像。
托马斯和他的两个室友阿方斯、索雷尔都是艺术的学习者,他们既是消沉时互相鼓舞、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竞争激烈、各谋前途的对手。最初的他们都因生计而苦恼,会为找到工作而庆祝,会为爱情献上祝福。但和谐相处的表象下却长出了可怖的霉斑。索雷尔因更受老师的欣赏而洋洋自得,招来其他人的嫉妒与不满;阿方斯成为三人中第一个卖出自己作品的人,但因雷索尔恶意的捉弄而自尊心崩溃、走向死亡;托马斯试图调解埃丝特尔与索雷尔的感情,却被在争执中意外杀死索雷尔的埃斯特尔诬陷为杀人犯……耗尽心血制作的铜像在一出出闹剧后沦为一场空空的胜利。
三、短暂与永恒
托马斯在拜托瓦尔苏尼制作铜像时,观看了完整的“失蜡”过程。瓦尔苏尼告诉他:“你的女人已经走了,成了空腔一个。我们这些人把流失的蜡重新回收,反复利用……有时候我在想,蜡制的女人像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她和女人一样,终有一死。而我们现在做的青铜像却是要把她做成永生不灭。”苏尔瓦尼认为蜡像阶段的母子像最有生气,但她会变,不会永恒。然而被诬陷为杀人犯,最终走投无路不得不舍弃一切的托马斯却认识到“铜像只不过是蜡像以后替代蜡像的化石,而那些蜡还可以重新塑造成各种形式。蜡是活的,是可变的,可以适应艺术家能够想象出的任何形式”。托马斯自己便是永不消失的“失蜡”,“暂时的消失也不过是在等待新形状的呈现”。
四、虚构与现实
小说将真实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与虚构的角色融合在一起,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丰富的故事情节。书中出现了大量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如著名画家巴勃罗·毕加索、舞蹈家约瑟芬·贝克等,但是书里的情节并非这些历史人物的真实人生经历,完全是作者假想他们在遇到托马斯·斯登布拉斯之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虚拟的主人公托马斯在这些真实之间穿梭,他经历过可怕的战火,也体验过巴黎的繁华;他与朋友、爱人在喧嚣潮流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也与名流大咖共享一段历史时光。托马斯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却是曾经存在过的很多人。“人流如波涛一样从世界各地涌入巴黎,在这个城市里翻腾,拍打出泡沫,就算是才子也照样会淹没其中。”所幸托马斯最终“发现”了自己。
《温哥华太阳报》评价这部作品时写道:“它唤起了一个逝去的时代,故事的悲剧性席卷,以及那种看到英雄从胜利时刻转身离开的高度浪漫主义——有一种任何真实主义创作者都会喜欢的宏伟和悲怆。”立陶宛没有小镇叫莫尔丁,但始终有人选择奔赴巴黎。
作者:黄静芬 李萌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