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3月24日,故宫博物院举办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媒体通报会,介绍了近年来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中的体系构建和最新成果,包括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展览展示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外文化合作交流成果,以及港澳地区文化交流进程。
在中外合作考古项目中展示中国考古学的理念、方法与手段
故宫博物院考古部主任徐海峰介绍,故宫博物院近年来承担和参与了对外重大考古调查发掘项目。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之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力量,故宫博物院在中外合作考古项目中,展示了中国考古学的理念、方法与手段,提升了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也加强了故宫考古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2014年,故宫博物院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开展帕特南遗址和奎隆港口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等工作。且根据对中国宋明时期文献的梳理,以寻找较为明确的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为目标,对喀拉拉邦沿海主要城市或地点的考古遗存进行全面调查,开创了中国人参与印度考古的先河。
在帕特南遗址出土的中国瓷器,时代集中于16至20世纪,出土物以青花、白瓷及釉上彩瓷品种为主,产地为江西、福建、广东三地,以福建德化窑、漳州窑产品为最多,反映出这一时期是以中国瓷器商品为主的一个贸易高峰期,该遗址的发现为深入认识柯钦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重要节点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在奎隆港口遗址发现的大批来自中国9世纪以后的瓷器及铜钱,证实了中印间商贸路线经由西南印度的史实,为研究宋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在环印度洋贸易体系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实物材料,遗址出土的地中海及伊斯兰等地区的文物,证明其可能是中国与西亚、欧洲、东非等地区间海上交通线的重要节点,为了解10世纪以来印度西南海岸航路提供了重要证据。
2019年4月至5月,故宫博物院应肯尼亚基西大学的邀请,对肯尼亚东部沿海17处斯瓦希里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对拉穆博物馆收藏的陶瓷器标本进行了初步整理。 斯瓦希里文化是东非沿海地带以海外贸易为经济基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融合非洲本土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多元文化集合体。考古队以米哈拉布形制的特点与变化为切入点,对肯尼亚沿海从北至南的17处斯瓦希里文化遗址进行了调查。根据遗址分布规律,肯尼亚沿海地区大致可分为三大遗址群:以拉穆群岛为中心的北部遗址群,以马林迪为中心的中部遗址群,以蒙巴萨为中心的南部遗址群 。
故宫还与阿联酋拉斯海马酋长国政府古物与博物馆部建立联系。2019年正式签署“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与拉斯海马酋长国古物与博物馆部三方协议”。2018年及2019年,分别对拉斯海马酋长国国立博物馆1989-1990年发掘出土中国外销瓷标本,及祖尔法-阿尔马塔夫遗址出土青瓷器进行整理。2019年,联合考古队对阿联酋拉斯海马祖尔法遗址保护区内的阿尔努杜德和阿尔玛塔夫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工作,并在遗址区进行系统区域调查。在拉斯海马朱尔法遗址区开展的考古工作,运用中国田野考古理念、方法及先进的科技考古手段,以中国外销瓷的类型学分析建立较为可靠的遗址年代序列,为后续较大面积的发掘提供参照,有助于深入研究朱尔法作为波斯湾重要港口的历史演进轨迹,揭示我国古代陶瓷贸易对波斯湾地区的影响。
此外,为进一步促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为今后中亚的跨国联合考古工作做准备,2019年,应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邀请,故宫考古研究所及多家国内考古文博单位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费尔干纳盆地奥什地区的遗产地点进行了实地踏查并开展合作交流。
推动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资源共享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曲亮介绍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国际合作交流情况。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十四五”时期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通过建立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文物修复学会培训中心等国际平台,推动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完善文物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创新成果转化路径和传播推介方式,支撑文物保护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文博领域的贡献。
2021年,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作为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的国际平台,紧密围绕中希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共性问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扩大多学科协同创新合作,目前不仅在国内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出土文物的研究与保护中开展了全流程应用示范,未来还要与希腊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行共同合作开展更广泛的文物保护研究,在技术研发、传承利用、成果转化与技术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3年,故宫博物院还将举办以“文物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共享”为主题的太和论坛活动。
努力将故宫打造成中华文化“会客厅”
故宫博物院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副处长董丹介绍故宫博物院对港澳交流情况。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充分利用同香港、澳门文博机构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合作优势,组织策划精品出境展览,打造文物对外宣传品牌,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升国际文化传播效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文物展览一直是故宫博物院“走出去“活动中的传统重点项目。近十年来,故宫博物院积极引进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地区的18个文物展览,先后组织赴外及港澳台地区文物展览46次,参与境外合作机构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组织的文物展览15次,持续开展文明互鉴的交流合作。
董丹表示,2023年,故宫博物院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继续合作推出6个故宫专题展,内容涉及故宫从皇家宫殿到博物馆的历史、宫廷生活、中国陶瓷、古代工艺和书画等,常设展厅的部分文物会定期更换,保证观众能够常看常新。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通报会上表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故宫博物院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指导下,更加有力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世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李扬/摄)
未来,故宫博物院将持续深入开展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拓宽中国声音的音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更好的国际文化环境,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