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广东人民出版社、《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花城文学院联合承办的《陈晓明文集》新书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学路径”学术研讨会,于3月25日在广州举办。
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本书作者、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及来自省内外文学创作与评论界近三十位专家,共聚花城,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地打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李敬泽在致辞中表示,陈晓明教授长期保持英雄主义气质和浪漫主义情怀,在过去的30年里,他的理论漫游、理论冒险、理论的探险和创造,既是“侠客”又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活跃的批评家,他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成就,凝结为这八卷著作。这套文集以鲜明的全球视角,审视和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过去与未来,怀着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书写中国文学史,展示了一名具有探索精神的学者所应有的学术勇气和历史胆识。
李敬泽致辞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陈晓明老师是当代最富创建、最具影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超前意识,把构建中国文学现代化理论体系作为终身追求,孤军深入探索前沿理论。而这场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是在花城文学院成立后举行的首场重要学术活动,是广东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件盛事。
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传媒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在新书发布会后的研讨会上表示,翻阅《陈晓明文集》,感到陈晓明教授身上完美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精髓——为人和治学。中国当代文学一直与时代同频共振,陈晓明教授这些跨越不同时期的著作结集,形式不同、场域不同,本身就意味着文集超越了文学评论领域,成为一种我们观照历史、塑造未来的一个参照物。他从文学理论的建构、文学史以及文学批评的书写三个方面,积极地回应了时代的关切,这么一条个人独特观察的时间轴,可以启发我们探讨中国当代文学是否建构了中国式的话语体系;在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猛烈冲击下,文学会以什么样的姿态重新走回我们的公众视野;作为人类精神后花园和避难所的文学,将会在我们的未来扮演怎么样的角色。
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就《陈晓明文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孟繁华认为,不管做理论还是当代文学创作,世界眼光非常重要,我们强调文学的世界性,当然也是强调文学批评理论的世界性,没有世界性,做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几乎是不可能的。陈晓明教授就具有这种世界性的学术眼光,但同时兼具本土立场。此外,他以宽阔的学术视野,对小说、诗歌、影视都有给予热切关注,这个学术视野使得他的文学评论有多种参照,就不仅仅是小说或者文学批评。
左起:谢有顺、陈晓明、张培忠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表示,陈晓明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令这个时代骄傲的学者。他40年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本身就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最生动的注解。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根植于中华文明,更需要世界的目光,陈晓明有着深切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他以世界文学的高度、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文化思潮整体背景上,分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美学特征、文学史意义,从探索性角度检视中国当代文艺创作成果,在文艺作品的审美中去追问和思考中国文学的问题。
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有顺在研讨会上表示,陈晓明老师的研究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在世界文学的视野里,当代文学的现状如何?以前研究当代文学都是在当代文学视野里,而陈晓明教授是比较早地在世界文学这个尺度下看当代文学的现状是如何的。第二,解决了当代文学跟哪一种现代理论同构在一起的问题,他最早择取先锋文学作为一个样本,看到这样一种同构。第三,他解决了文学实践和文学理论相遇后,产生怎样的新的文学经验,这些经验有怎样的意义,如何演进和传承,陈晓明教授的研究一直在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学者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就是留下的文字可以完整地印刷出版,对我来说真是一生的安慰。”陈晓明教授表示。
《陈晓明文集》于2023年2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迄今为止最符合陈晓明教授创作动因的作品汇编,集其数十年研究心得之大成,从探索性角度检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成果,是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重要收获。
作者:广人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