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51号兵站》主人公“小老大”的主要原型是哪位烈士?他背后又有怎样的热血故事?为缅怀先烈、承继传统,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推出红色课堂“忆红色历史,传革命精神”系列活动,通过追忆革命历史、倾听红色故事,引导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国精神。
首场红色课堂《盛慕莱的故事》在娄塘学校桃溪剧院开课,并面向嘉定区各中小学师生线上直播。盛慕莱烈士的外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七师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黎光,为广大师生深情讲述盛慕莱的故事。
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战役打响。历时近一个月的战斗以国民党溃败逃亡、共产党大获全胜告终,上海终于拨云见日,市民喜迎解放军入城。然而,这场战役的经过一波三折,众多共产党人在黎明到来之际倒在血泊中,这其中就包括电影《51号兵站》主人公“小老大”的主要原型盛慕莱烈士。
烈士盛慕莱出身于嘉定黄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盛慕莱不顾个人安危与敌方巧妙周旋,他以“富商”的身份巧妙利用德国商船与日本退伍军舰,将采购的大量军用和民用物资从上海先后运往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新四军第六师、第七师,也因此被誉为“反经济封锁斗争中的尖兵”。不惜变卖家产筹集资金,盛慕莱多次机智勇敢地冲破了层层封锁,在财力、物力上支持新四军,为革命根据地输送大量物资。这一段故事在解放后被拍成了电影《51号兵站》,主人公梁洪就是以此为主要原型。2007年石晓华编导的纪实片《地下交通线》也真实再现了这段历史。
1949年5月24日,他在对国民党的策反行动中不幸被捕,牺牲于上海解放前夜。“外公那代人有着坚定的信仰,任何艰难困苦也不曾动摇自己的初心。哪怕流尽鲜血,也要为了革命事业而拼搏到底。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遗憾未曾见过外公,但母亲的娓娓叙述让我对外公有了深刻的印象。”
嘉定区教育学院德研室德研员解艳、娄塘学校党支部副书记葛加惠、娄塘学校副校长姚宏伟、红色连环画《51号兵站“小老大”盛慕莱》策划方代表刘亚军出席。解艳鼓励广大爱嘉学子们学习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二十大精神,争做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学习盛慕莱烈士智勇双全、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学习生活中不畏艰难挑战、坚定理想信念。
据嘉定区教育学院德研室介绍,“忆红色历史,传革命精神”系列活动的延伸,将面向嘉定中小学生,开展红色故事演讲和“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征集。作品将在嘉定幸福课程互动平台上展示,在嘉定区中小学中开展人气评选,邀专家评审。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