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已46年,以“我从1977年高考走向文学”为主题的思南读书会,聚集了1977年的“幸运儿”——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教授的钱虹,作家卢新华和上海作协原党组书记汪澜,畅谈钱虹首部随笔集《雅人韵士》。
全书分为“同道中人” “名人忆旧”和“师恩难忘”三辑,“同道中人”多为钱虹对多年来相知相熟的世界华文文学领域作家的印象与侧记,如卢新华、张翎、 陈若曦、尤今、吕大明、吴玲瑶等;“名人风范”收入她与文坛名宿,如巴金、贾植芳、余光中、刘以鬯等人的交往故事;“师恩难忘”所收则为怀念或回忆她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期间几位授业恩师的文章,展现了徐中玉、钱谷融、施蛰存等“国宝级”名师的风采。
“这本书的书写对象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亲历者。回到1977年谈论这本书,因为1977年不只是一代人的人生节点,也是中国文学和社会的转折点,其影响延绵到生活方方面面。”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说。
1977年钱虹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雅人韵士》文集融写人记事与文本研读及文坛掌故于一体,兼具史料与文学价值。读者张宝元在读后感中写道——仿佛看到了贾植芳先生曾经所说的几代作家或学人的精神的链接与传递,这不仅仅是研究学术史的宝贵的参考史料,更是钱虹“心迹”与“心声”的复调共鸣。
钱虹感慨,“余光中先生曾说,‘散文家无以凭借、也无可遮掩,不像其他文类可以搬弄技巧,让作者可以隐身在其后’。散文靠真情实感吸引读者,作者不能说谎、不能虚构、不能粉饰、不能矫情。我写老师也好、写文坛名人也好,是真心爱戴、佩服、敬重他们,从而书写他们。”
“钱虹书里有句话——‘进入大学以后我就像一条欢快小鱼,无比酣畅地游进知识的海洋,又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书中的营养’,是我们当时状态的真实写照。大家都珍惜机会,为了抢到在图书馆自习的座位,吃完晚饭早早到图书馆去,因为进馆的人太多,几次把玻璃挤破了。大学对她而言,不只是知识的滋养,更是人的精神的解放。”汪澜评价 ,钱虹的散文融入了学人感悟,不仅写作品,也写人,形成了鲜明特色。
“当时我最喜欢看鲁迅、巴金的小说,他们的作品有个字就是‘真’。我暗下决心,如果自己写小说,要学的榜样就是鲁迅、巴金这样的作家。”卢新华形容1977年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坎、一个转折点”。考入复旦后,他终于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并于大一在《文汇报》发表《伤痕》。这篇小说让亿万国人一夜之间为一个女知青及其母亲的命运潸然泪下,也推动“伤痕文学”成为新的文学浪潮。“人应该读三本书:第一本大书,是有字之书,古往今来的一切书本知识;第二本大书,是无字之书,是自然和社会这本书;第三本,是心灵之书。”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援引卢新华“三本书”哲思。“读书读到后来真正能够对世界有很好领悟认知时,就不是光用肉眼观察,还得靠心眼、慧眼。”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