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安徽教育出版社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协办的“中华美学精神”丛书发布会暨中国古代美学的当代研究学术讨论会于2022年4月2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王嘉军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友谊到会祝贺并致辞,安徽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何客介绍丛书出版相关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表示祝贺并对“中华美学精神”丛书研究的时代性与历史性予以肯定。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三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朱志荣教授主编的“中华美学精神”丛书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共有《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中华美学的意象理论》《中华美学的感兴精神》《中华多民族美学研究》《中华书画的诗性精神》《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型》六册著作,以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多民族文化融合与现代转型的视野,既有对中国古代美学、哲学、艺术学重要观念、概念、范畴和命题的研究,也有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嬗变轨迹、民族融合、现代转型和影响价值的探讨,通过回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渊源,建构中国当代美学话语体系,彰显出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理论与实践的独特面貌,为构建当代中国美学话语体系提供支持。
《“中华美学精神”丛书》
朱志荣 毛宣国 陶水平 杨明刚 李祥林 张同标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与会学者肯定了“中华美学精神”丛书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深入探寻,认为本丛书将中华美学置于丰富的中华文化大背景中,理论与实践并进,历史语境与当代语境相结合,着力于中华美学和艺术精神的理论溯源,对于我国当代的美学学科建设、审美教育和艺术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基本理论再探
六位作者从美学研究方法论、中华美学与艺术理论、多民族多门类艺术实践等方面组编本套丛书,既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理论体系建构的尝试,也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
朱志荣教授所著《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从方法论入手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生成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从五个方面关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即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追源溯流,从美学思想资源的角度进行阐释,从比较的角度借鉴西方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中西参证,从美学本体的角度进行理论建构,从实践角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五个方面自觉的方法论意识贯通了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古今发展、中西对比和现代转型等问题,以挖掘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真谛和当代价值。
中南大学毛宣国教授介绍了所著《中华美学的意象理论》,他将意象放置在哲学美学的范畴下进行研究,意象以意为主体,以象为载体,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由此,毛宣国教授明确“意象”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核心范畴的地位,梳理了自先秦两汉至明清的中国古代意象理论的演进,并对近代意象研究予以回顾,从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叶朗以及朱志荣的意象研究和相关论争进行进一步明晰对意象的讨论。
江西师范大学陶水平教授所著《中华美学的感兴精神》将中华美学中的“感兴”思维置于艺术审美活动中进行考察。作为一个绵延数千年历史的中华古典美学理论传统,感兴美学在历代诗人艺术家和美学家的艺术创作、理论建构和不断阐释中发展,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感兴审美是“既感又兴”的生命精神活动,感兴美学是中华美学精神最为生动灿烂的感性显现和理论表征。
中国艺术研究院杨明刚研究员所著《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型》在世界文明的视野中探讨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型问题。杨明刚研究员立足中华传统美学在面对新时代挑战下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这一立场,参证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从传统学术现代转向、传统美学现代转向、文学艺术审美演进三方面揭示出肇始于明清之际的中华传统美学转型之动因、方向、范式及局限。由此体现出中华美学精神在赓续传统、继承融通、嬗递潜变中所具有的坚韧生命力。
二、中华多民族审美与书画艺术实践考察
本套丛书也从中国多民族审美与艺术实践、中华书画艺术审美实践中抽绎归纳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和艺术实践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四川大学李祥林教授所著《中华多民族美学研究》以中华多民族美学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为立足点,贯通人类学、民俗学和美学、艺术学等学科,以开放包容的目光细察各族美学之间多元互补和彼此交融,以及由此互动性地生成的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
江苏大学张同标教授所著为《中华书画的诗性精神》。中国书画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品格”是其关注要点,其中体现出中国书画创作者搜妙创真、格法气韵的天道,是区别于西方绘画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张同标尤其指出“文人”在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中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其在中国书画品评中所形成的基调,指导了书画艺术的走向。
与会专家在听取丛书作者报告后,也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评议。
南开大学薛富兴教授评论说,我们需要对“中华美学精神”概念作拓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发源于中华文化的精神,在民族性的基础上,还应挖掘中华文化的普适性,即用中华审美的特殊性材料研究中华文化的普适性问题,这也是朱志荣教授研究方法框架中所体现的自觉意识。
复旦大学谢金良教授探讨了本套丛书关注“多民族”美学的整体性视点,同时讨论了“多民族”与“少数民族”在美学研究中的主体界定问题,认为这一界定对后续学界的研究具有澄明性的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余开亮教授以“什么能代表中华美学精神”引出评议,丛书中所关注的“感兴”“意象”两大范畴、书画理论的诗性精神、多民族美学以及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型都是在回应这个问题。
扬州大学简圣宇教授关注中国古代美学如何在现代激发活力,本套丛书挖掘中华美学精神中可与西方进行对话的部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三、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
以“中华美学精神”丛书发布为引,与会专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问题,从传统美学理论与范畴、美学制度与方法、美学现代转型与当代价值、各门类艺术实践等方面展开讨论。
复旦大学谢金良教授从易学传统出发,试论了易学与审美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重视易学与审美的结合研究,更有利于深入认识宇宙世界的宏观与精微,更有利于引导人们在生活中正确地体悟道并审察美,真正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南开大学薛富兴教授讨论了中国古代美学的范畴问题,以“精致化”这一发展性范畴对自汉至明清的艺术路径进行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王宏超教授关注当代学科制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探讨中国现代美学的学科制度与知识谱系下的美学发明。从学科史看,中国美学是如何进入中国学术制度和学科制度之中,这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华中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