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在日剧《女王的教室》中,六年级孩子们在整个社会的裹挟下他们的最大目标就是考上私立中学,而现实当中的东亚家庭,激烈的竞争战火烧到了学龄前,如何进入私立小学乃至国际幼儿园的面试等,都被列入重要议程。欧美家庭同样从孩子童年的开端就“鸡娃”。中国也不遑多让,体育明星由过去的体工队培养模式产出具有天赋的精英,到接轨世界专业训练体系上的转变,花样滑雪项目大满贯得主、冬奥会双料冠军谷爱凌和中国F1第一人、阿尔法罗密车队正式车手周冠宇等都是其中的典范。
通往名校的垫脚石:精英教育的热潮
为什么经济发达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的家长们,对私立教育趋之若鹜?也许英国经济和社会学学者邓肯·埃克斯利的《撕裂的公平:社会流动性以及孩子们的前景》能给我们一些参考。他在书中提到:英国高考生考入牛津或剑桥大学的比例大约是一百分之一,但在位于伦敦西区富勒姆的综合学校牛津大学玛格丽特夫人学院,这一比例是十二分之一;而在位于伦敦西北区的巴尼特,有选择性招生的伊丽莎白女王学校的牛桥录取率是五分之一。越是诸如牛桥的高等学府,招生录取比例越低,而学校的选拔不通过标准的英国高考,私立学校的学生在诸如古典学、希腊语、天文学、音乐等个性课程上拥有突出的优势。
《撕裂的公平:社会流动性以及孩子们的前景》
[英]邓肯·埃克斯利 著
沈 慧 译
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国际新闻记者槙原久美子的《私立小学闯关记:不输在起跑线的精英教育》更是在书名的副标题中就强调了精英教育,起跑线甚至被划定到了五岁,进入小学前就开始了这场旷日持久又耗费巨大的育儿战争。
日本的公共教育体系备受推崇,它重视高水平的标准化课程,相信每个儿童在学习上都具备相同的潜力。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公立小学没有设置任何“天才班”,即没有对学生进行人为划分等级的区隔对待。公立小学也重视与学术教育并行的品格建设,会教导孩子们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保持周边环境整洁,尊重老师和大自然。一般而言,只有超级精英、富裕人家或有雄心抱负的家庭,才会在孩子刚入学时把公立学校排除在选项之外。日本只有大约1%的小学生上私立学校。
《私立小学闯关记:不输在起跑线的精英教育》
[日]槙原久美子 著
刘晓婷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槙原久美子通过记录她在哈萨克斯坦收养的儿子太郎,在日本经历紧张的前期准备和不菲的经济投入,最终得以通过私立小学考试,就读私立小学的点点滴滴,来反思这场家长和社会共同编织的精英教育路径究竟能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而最终,作者放弃了太郎在日的私立小学就读资格,前往美国更为宽松的环境中去接受教育。作为孩子的太郎最后感慨道:在日本,自由时间仅仅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去做那些受限制的事情。
而《撕裂的公平》作者埃克斯利在对精英教育、职业发展和社会流动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进一步反思了精英教育之于孩子的意义。他指出“我们过分执迷于孩子成长为成功人士的可能性,却忘了问一问他们是否拥有美好的童年,我们只把孩子当作‘未来的人’,却没有把他们当作‘人’来对待。”
教养方式的选择:爱、金钱还是产业裹挟
根据2009年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秀状元迈克尔·奥赫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弱点》,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一二年级读了四年、上学的头九年转学11次的落寞黑人少年,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逐渐发掘出自己的运动天赋,并且文化成绩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最后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这其中迈克尔的养父母的爱当然是他获得成功的最大钥匙,但是其家庭在美国社会中处于中产上层的经济地位、他们继承自整个阶层的主流教养方式,以及名校校友等人脉资源也是迈克尔成功拼图上不可或缺的一块。
美国社会学家希拉里·弗里德曼在他的《一激到底:在竞争环境中抚养孩子》中开宗明义:家长们对于还在读小学的孩子的未来产生的焦虑感(特别是那种因教育文凭日益变得重要所产生的)与他们当下的教养方式和策略联系在一起。
《一激到底:在竞争环境中抚养孩子》
[美]希拉里·弗里德曼 著
董应之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也强调:“一个以文凭为形式去生产抽象文化货币的竞争体系的兴起,是造成20世纪美国社会阶级分层的主要力量。”
美国文化热衷竞争,偏爱赢家,有一种赢家通吃的文化。出生于中产和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被按照常春藤盟校的方向培养。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非常努力,理应被录取。但是那些同样天资聪颖却没有同等资源的孩子们该怎么办呢?那些甚至都不了解怎么考入常春藤的孩子们又该怎么办呢?
在《一激到底》中希拉里·弗里德曼为我们揭示了美国童年竞争资本的获得不仅建立在家庭坚实的经济基础上,还反应了整个社会合谋的美国竞争文化之上。本书用民族志研究方法结合田野调查,以美国青少年竞争性课外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象棋、足球和舞蹈三个项目为研究对象,为我们揭示了由“鸡娃”现象延展出的整个竞争性产业,从而引领我们认识美国的“童年”。不仅对美国“赢家通吃”的传统有精彩的阐释,更让我们了解美国社会的儿童也并非我们想象中般欢乐,而是从一开始就在激烈竞争中度过人生,或许比起中国孩子的课外班更加残酷与忙碌。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马赛厄斯·德普克和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合著的《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更是利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大数据为根基,综合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精准地把当代世界社会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进行划分,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权威型,并从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全方位视角评价各种教养方式的优劣,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育儿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的父母可以塑造孩子的信任和对风险的态度。教养方式的选择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人生态度产生重要影响,最终将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决策。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美]马赛厄斯·德普克、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 著
吴 娴 鲁敏儿 译
格致出版社出版
而针对愈演愈烈的“直升机父母”和“虎妈”现象,作者深入思考了过度管教和密集型育儿现象的利弊,反思出这些“鸡娃”热潮背后的深刻经济学和社会根源:育儿强度的变化发生在一个以不平等加剧、教育回报率提高以及抚养子女的重要性上升为特征的时期。父母越来越担心孩子的学业表现,并通过更加密集的教养方式以及选择有利于孩子取得学业成就的教养方式来应对。因此,“直升机父母”的兴起可以理解为父母对变化的经济环境的理性反应。
尽管机会不均等和教养方式的国际差异不是那么轻易能够被抚平,但作者认为在经济发展的长期阶段,育儿的改变始终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更加科学、独立和亲密的教养的方式是可以期许的未来。
我们需要怎样的孩子
是什么在塑造世界各地育儿和教养方式,是文化差异还是经济因素,这些都不能简单归纳总结,其中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育儿战争”产生的焦虑会影响家长,进而影响孩子乃至整个家庭的未来。
美国专业临床心理医师、亲子教育专家玛德琳·莱文的《反脆弱养育:富足时代如何应对育儿危机》就是从100个真实案例中,深刻剖析儿童心灵脆弱的根源,帮助家长和整个家庭更好地应对育儿的危机,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反脆弱养育:富足时代如何应对育儿危机》
[美]玛德琳·莱文著
余欲弟 译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家庭的亲密关系、良好的沟通,最重要的是投入真挚的爱,这些也许是弥合儿童心理脆弱最好的方剂。玛德琳认为:你无法假装快乐,当我们能够感到被爱、被重视并与家人亲近时,我们的孩子也会有同感。物质的丰厚并不能取代关爱的在场,儿童的情绪应该被持续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是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因为这事关他们的健康成长。
罗素曾说:教育不应该被看做是往容器里灌水,而应该帮助花朵以自己的方式生长。我们的孩子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何以自处?考上一个好大学获得一份好工作就能拥有幸福的一生了么?我们的家长、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孩子?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中,作者指出:我们相信在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情形下,我们会和父母表现得差不多。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抚育子女,不是因为我们有更丰富的知识或更深刻的见解,而是因为当下培养孩子的环境与我们当年的成长环境不同。只有当我们与孩子一起感受时代的脉搏、一起学习进步、一起经受经济社会环境的洗礼,才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之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我们可以从上面五本书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参考。
科学育儿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还是随着时间、政策、经济条件而变化的有机体。父母的爱不成为溺爱,孩子的成长健康、理性、包容、坚强才是我们乐于看见的。一味地“鸡娃”、将育儿当做竞争社会的资本、把欢乐的童年变成无休无止的补习和赶路,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教育应当是使我们变成更好的个人、拥有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的健全人格、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这些才是育儿和教育的题中之义。
作者:格瓦拉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