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12卷600余万字《于漪全集》修订版在上海首发。全集以“一辈子学做教师”为线索,从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成长、序言书信、教育人生多维度,展现于漪来自教育第一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
躬耕中学语文教学事业70年,于漪扎根讲坛、勤学不辍,曾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是基础教育领域唯一一人。她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此次修订版补充了近5年来于漪的教育新论述,增加教育活动年表,在版式、装帧上亦作了调整。
94岁高龄于漪以视频形式讲话,指出在当下纸质传播的必要性及遭遇的挑战,并强调了此次修订在当前环境下对于文化传播和教育界的启发意义。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将于漪比作一位“种粮食的人”,如袁隆平一样,在基础教育的广阔田野上哺育出了生命的课堂,“课堂质量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有生命体验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于漪老师的课堂就像一首歌一样,充满了活泼的生命力。”
“在知行合一之中,聆听时代的呼声、探索时代的新课题、回应教育界和人民群众的新关切,创新性地继承和发展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便能够得到应对各种新时代问题的密码和解答。”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谈到,8月上海书展推出《于漪传》,如今又迎来《于漪全集》修订版出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于老师的一生,便是‘从草根老师到人民教育家’。她的2000余堂公开课,堂堂精彩。在其倡导下,‘人文性’被写进全国语文课程标准,母语作为民族团结纽带、中华文化之根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于老师把教育视为使命,把学生视为生命,把创新视为天职,注重把握教育在育人上的正确方向,具有人民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值得我们学习提倡。”
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友分享了聆听于漪讲故事的心得体会,如“鸡蛋”的故事——鸡蛋从外部打破是一盘菜,从内部打破便是一个生命,教师需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唤醒学生成长的自觉。通过“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于漪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她不断创新,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学习,特别是在中国特色教育学、教师学等方面,更需要大胆探索,呈现中国教育自信,形成中国的教育完整体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呼吁大家向于漪学习,呼唤更多新一代“于漪”。
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缪宏才回顾《于漪全集》第一版出版5年来的情况,他感慨中国教育研究界热衷于引进、介绍、研究西方教育理论,但中国本土教育家的理论和经验亦值得关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教育成就,正是于漪老师这一代中国人努力的成果。
作者:许旸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