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高品质的学术写作,其作者通常会多或少地与其书写对象建立起一种神交关系。此情形多见于同一知识场域中,至于跨界神交,我们似乎还较少见到,而《银幕上的艺术史:艺术家传记电影研究》却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里有着多重意义上的神交:电影艺术家与那些彪炳画史的美术家、本书作者与电影艺术家、与美术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得本书具备了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与想象的可能性。也许是平日里翻阅的著作均太过“专业”、太过“界限分明”,在阅读此书时,我时常惊佩于作者凭借影画交融的理论视野与穿透学术藩篱的思辨力构筑成的那种神交网络。有了这层底色,作者在进行跨界论述时便显得格外游刃有余,常常于不经意间就将内在于书中的多重面相及其潜在意蕴呈现在读者面前,并能顺理成章激发起后者对相关问题的思索追问。
如何评述艺术家传记电影?本质上,艺术家传记电影属于传记电影之一种,这本是一种颇受奥斯卡奖青睐的影片类型,但同为名人,艺术家由于其职业特性的内向化与小众化,不及政治家、军事家及体育家那般具备传奇色彩,故向来不易成为诉诸于外在动作强度的商业电影的表现焦点。这也给学者言说此类电影增加了难度。然而,此书提炼出“银幕上的艺术史”这样一个有趣的概念,为我们审思此类影片打开了一个新的角度。纸质的艺术史,早已是车载斗量了,但经由电影媒介而书写的艺术史,即所谓“艺术家传记电影早已将自身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却一直被轻忽。正如此书作者所注意到的,中国并不缺乏可圈可点的艺术家传记电影,《笔中情》《冬春的日子》《画魂》等,均为此类,只是碍于我们未能从“艺术史”乃至文化战略的高度来观照及此,这些佳作及其所昭示的进路,似乎尚未被充分地点亮。书中在论及国外那些经典艺术家传记电影时有这样一段论述,不失为一种激发我们以艺术家为切入点来“讲好中国故事”的镜鉴及学理资源:“优秀的艺术家传记电影的传播实质上就是为既定艺术史增魅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某位艺术家身居其中的文化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的合法化与神圣化,它将在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交流中累积自身文化的影响力与穿透力,并最终反映在国家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互动上。”
上述神交网络得以形成,端赖作者具备出众的跨媒介叙述的能力。不难看出,作者是深谙电影视听运作机制和美术史知识的,并着力将二者融会贯通,最终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游弋于两种不同的视觉媒介之间的深度阅读体验,使之可以在一个广义的视觉文化语境中深刻地理解艺术话语权乃至文化话语权的跨媒介建构过程。但不同于许多汲汲于理论援引与体系构建的学术著作,此书直面作品本身时也不乏感悟力,且每一个论断,都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共鸣及更深一层的绵密细致的理论剖析的基础上。由此,此书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家传记电影的‘神话’效果”,以及“电影机制如何运用影像叙事手段赋予艺术家以神性光辉”,从而将艺术家传记电影“祛魅”,使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机制暴露无遗:“经由这些传记片的传播,西方世界反复确认他们的艺术标准”。作者的这一见解,可谓切中肯綮,对我们用更为清醒的意识来欣赏此类影片而言,显然不无裨益。
此书有一个虽有所言及却点到为止的内在关怀,即国产同类影片如何利用好这块“他山之石”,以避免一再沦为“缺席的东方符号”,识者读罢,或许能窥见解决之道一二。
《银幕上的艺术史∶艺术家传记电影研究》
张斌宁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宫浩宇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