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上海音乐学院经近20年的努力,赴云南沧源佤族地区开展学习研究、采风创作、持续打磨的多媒体大型敲击交响诗《司岗里的呼唤——本真与前卫的对话》于10月5日在上音歌剧院献演。
《司岗里的呼唤—本真与前卫的对话》是一部以原始生活印记为素材,融合多元文化的打击乐交响诗。作曲家和多媒体主创团队曾于2005年、2006年、2012年、2023年四次赴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采风,对该县境内包括岩帅、翁丁、怕秋、班洪、勐来等地的十多个村寨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些村寨中所留存的各类民间音乐进行了收集,与当地的山民、艺人、魔巴、歌手、鼓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这些音乐传承着佤族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深思而发人深省。
集舞台多媒体、打击乐团、原生态表演于一体,《司岗里的呼唤——本真与前卫的对话》创作团队试图体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包容性,展现中华文化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和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这部作品的完整版演出分别在2008年6月和2013年5月的上海,由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和佤山沧源蜂桶鼓舞表演队一起演奏,本次演出是距离首演15年后的第三次完整版呈现。
“佤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他们豪放、质朴、自然的状态感染了我。我看见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打鼓的时候,发自内心的高兴。这是非常真挚的一种情绪,我觉得这也是人本真的、本源的、最珍贵的东西。”《司岗里的呼唤——本真与前卫的对话》作曲张旭儒表示,在表演中,他告诉佤族同胞,“你们来到舞台就像平时那样,想怎么演奏就怎么演奏,不用做任何的修饰,要让上海的观众、让全世界的观众看一看,还有这么一群人是以这样本真的方式生活着”。
此次演出,沧源自治县勐来乡曼来村村民组建的蜂桶鼓舞表演队共15人受邀参加。蜂桶鼓舞即敲着“蜂桶鼓”跳的舞。“蜂桶鼓”因形似当地传统的蜂桶而得名,它的制作很有讲究,需取一整段形状和材质较好的树(盐酸树、泡桐树等),把中间掏空,用牛皮把两头蒙上并绷紧,一敲就“咚咚”响,声音洪亮。蜂桶鼓舞的特点是热烈、奔放、节奏感强。
蜂桶鼓舞表演队的队员平时都是在家务农,有的已经是第二次去上海表演,有的则是第一次登台。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打鼓、唱歌,排练也是利用晚上或农闲的时间。此次表演队的队长李坚强表示,队员们排练很积极,排练也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大家都想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蜂桶鼓舞的豪放美,展示佤族音乐的魅力。
此次演出,正值第七届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和上海音乐学院国际艺术家咨询会议召开期间,主办方将来自于沧源县的佤族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听到古老传统的“中国声音”。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临沧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沧源县人民政府承办,上音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国际一流音乐演奏人才培养与实践战略团队匠心打造。
上海音乐学院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