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所在社区重要的文化地标。新建成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在满足师生求知需求的同时,也将对社区居民、研究机构免费开放,这是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整合教育资源、探索信息资源社会化、公共化的又一创新举措。”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陈小龙校长如是说。
9月25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正式开馆。当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与同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同时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经济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管委会,嘉兴市经济开发区长水街道,中国人民解放军73026部队 ,东海橡塑(嘉兴)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开放协议,承诺免费开放图书馆,并为社区居民、研究机构提供系列知识“套餐”:开放一定数量的免费图书借阅证;设定专门联络人员负责与协议单位及个人联系并及时告知新近拥有的信息资源,文献资源……让高校的教育人文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辐射,最终让高等教育发展成全民基础教育。
南面碧水环绕,北侧绿意葱茏,外形呈方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如同一颗方印落在校园的中心位置,黑色混凝土与清水混凝土墙面显示出隽永而朴素的艺术美感。图书馆建筑规模约30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层,可容纳人数达3200余人。图书馆内部的报告厅、研究室也可满足多种学术活动。
听闻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图书馆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的消息,家住学院附近的嘉兴中南公寓25-501的老党员吴金木欣喜地说:“相比电子阅览,我们老年人更喜欢读纸质图书,以前每次去嘉兴市图书馆路途遥远,家门口的同济浙江学院图书馆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对我来说既便捷又实惠,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情。”
中南社区居委会主任沈海云也表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与居民资源共享,为社区居民多读书、读好书,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高校整洁舒适的阅读环境和内容丰富、数量充足的藏书,更能满足社区居民对文化知识的广泛需求。”
据了解,图书馆延垂直方向分别按动静程度及服务对象范围分为四个功能区,一层以及地下层的南部,为建筑最为公共的部分,包括有:门厅、咨询、出纳、报告厅、展览、咖啡厅等功能空间。悬浮在空中的景观连廊作为休闲区域,在师生阅读、学习之余提供了交流、分享的空间。建筑二至三层为电子阅览、资料检索及报刊阅览区,二层为文娱休闲期刊阅览区域,三层则布置大量学术期刊供师生阅读。四至八层为开架阅览部分,同时为师生提供学习、自修的空间,九层、十层分别为教师研究室和领导办公室。
自图书馆十层的旋转楼梯拾级而上便可到达建筑物顶部,与九、十层一样,其间松散地布置若干小庭院,使得室外庭院与室内小单元的功能空间交织在一起,使人更为贴近自然,营造出更为舒适的生态环境与宜人的空间品质。
作为设计创新的一部分,图书馆顶端两侧布置可开关的滑动屋盖,并配以专门的控制室。晴天时,阳光可通过敞开的屋盖照射进贯通建筑东西方向的中庭,透过悬挂在顶部的张拉膜、东西立面的石材百叶以及悬浮在空中的景观连廊,弥漫在空间的容器中;雨天则可形成屋外大雨纷扬,庭内细雨绵绵的独特景致。此外,作为自然空气和光线的入口与通道建筑中的外遮阳、中庭以及空中庭院可过滤掉外界不良的气候因素与直射的阳光,形成绿色、节能建筑的基本要素。使图书馆内部空间更适宜阅读与藏书。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图书馆设计,图书馆一层报告厅独创了听者高高坐在“首层”,校领导坐在“底层”的建筑形态,既凸显了高校尊知重教的人文氛围,又使得在座各位能更好地聚焦关注力并增强视觉舒适度。
具有教育意义的是,图书馆楼前的“百年树人”的标志十分震撼。由已故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院长所书的“百年树人”四个金色的大字,相信对在校的每个学子都会产生心灵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