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首届静安教育学术季,在一个特殊的区域调整到位的时段,在一个特别的教育发展的时节,在一个特有的教育人憧憬理想的时光,应运而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背景和主观诉求。
2016首届静安教育学术季,倡导“学术精进,专业卓越”的教育风范,深度诠释了“融合·研究·提升”的主题,三个月里,广大的学校和老师们深度参与了这场学术交流活动,以最大的热情、最诚的态度和最真的行动,为同行展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主张和风采,让人们看到了静安教育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充满了希望。
这是数据中的学术季,全区17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1万多名教师,在新静安这片教育的乐土上,享受了一场学术的盛宴,共开展学术活动205场,其中6场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展示,15场区域重点项目和专题项目展示,80场学校整体和特色项目展示研讨,35场教师个性化教学风采展示。
这是研究中的学术季,静安雄厚的教育实力令人瞩目,让原两区教育传统优势和品牌效应的创新驱动力尽情散发,代表了静安持之以恒的实践研究态度和学术精神,展现了静安教育人在实践创新与学术探索中的不懈努力。有些教师说,学术季,在开展时间上虽有规定,但对我们教师生涯的影响超越时空,参加一些活动,受到的教益难以用时间来丈量。这也许是一个坐标式的启迪与引领。
信息快递
圆满成功的句号,继续前行的感叹号
这是一个值得期待和值得珍藏的日子,2016年12月28日,2016首届静安教育学术季将在市西中学大礼堂举行闭幕式,为三个月周期的首届静安教育学术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个句号画得别开生面,这个场景耐人寻味。屏幕上将播放《2016首届静安教育学术季花絮》短片,用教育学术叙述的方式,用现场充满动感的画面,勾勒这场思想、学术盛宴的丰盛之景,表达静安教育人的情怀之意。
闭幕式上的5个交流发言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学术季的景象。静安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丁银娣,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回顾了区域层面学科活动、学段活动的策划、实施与成效,她还用一连串数据,点出了学术教研的辣味;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的介绍,展示了“思维广场”如何聚焦人的力量,如何关注人的发展,揭示了教育学术的支撑能量;彭浦初级中学校长程核红提出的“五四一”的研究思路,通过价值取向、工作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的变化,逐步建立健康向上的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颇有价值;闸北一中心小学校长徐静介绍的坚持走儿童发展之路———在研究中提升,回归了教育学术的本真;威海路幼儿园教师赵国赟深感教育学术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分量。
在闭幕式上,静安区教育局还将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 编辑部进行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的签约,通过专业的力量,实现教师学术水平提高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
作为闭幕式重头戏,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充满激情和理性的主旨报告,不仅还原了教育学术季在区域教育的“点燃之术”,而且提出了教育学术常态化的“机制方略”,揭示了后教育学术季学术发展的“科学之道”。
而教育专家和领导的讲话,不仅肯定静安教育学术季的“生逢其时”、“恰到好处”,还会“指点教事”、“推波助澜”。
闭幕式,在回忆中重拾珍贵的收获,在前瞻中重振前行的力量。
价值引领:教育学术季的“引擎”作用
让全体教师在融合中动起来,让教师在学术中研究起来,首届教育学术季,对静安教育人来说是一种学术自觉的“警醒”。
据初步统计,学术季参与人数达13800余人次,现场互动交流深入。总而言之,本届学术季在各个层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反响,酝酿出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学术精神和主张得到了弘扬。
陈宇卿局长指出,学术季的价值在于:一是启迪教师主动追求学术精进是区域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这次教师教学秀系列活动中,教师掌握了话语权、个体活力得到了凸显,原本沉默的、经验状态的教育主张得到有效的提炼、表达和广泛的交流,教师学术性的“在场”是静安教育持续繁荣的坚实基石。二是重大改革项目的引领是区域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杠杆。静安从“九五”开始逐渐形成重大项目引领、凝聚的区域教育科研力量“科研兴教”的模式,已经产生了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全世界有影响的教育研究成果,这次学术季中也有充分的展示。在新静安教育的土壤中,这些重要的研究、重大的改革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深化的发展,而开放性地让已有的成果辐射,应用于更广阔的范围,从而不断证实或证明已有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开拓新的研究循环,是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深化的重要方式。三是对教育实践的学术化诠释、归纳、提炼、表达和分享,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持续提升的有效途径,这也正是这次学术季的宗旨所在。
教师发展:教育学术季的“催化”力量
学术季,以多层次、多类型、多场次的主题研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
学术季以近百日之力,让教学问题研究得以较深入和细化,让教师学术和专长得以较充分展示和传播,让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了过程性保障。
如关于学科综合复习教学策略,有些学科设计了三主题、三节课、三次讨论,从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基础、不同的知识综合方法等维度,对课堂个别化有效教学设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和课堂教学表征。听课教师感叹:学术季的时间维度丰厚了自身对复习课方法的认识,一个多月四次优质课的观摩、学习、思考,强烈感到了专业成长的一次蜕变。上课教师感慨,课堂设计第一次从学术性角度思考设计的依据,课堂实施过程第一次那么关注认知理论与知识呈现艺术的有机结合性,高目标指引了高境界的实现,一节课的持续研究胜过了一年的自我摸索。
一个论点的产生,一方面源自一个教师坚持十数年的课堂研究与实践,其中充满智慧的经验与方法,不仅学科内具有辐射价值,学科间甚至学段间也存在迁移、拓展的意义;一个论题的诞生,常常是教研员对一位教师长期课堂观察及其成长脉络铭心般的记录相关;一个论坛主题发言,从教研员的发现、教研员与教师的共同梳理、教研室整体参与论证、修改、提炼等一系列背后的工作密切关联,这个梳理、凝练、提升的研讨过程,教研员和教师是共同成长的。一位论坛发言者说得好,一次论述的准备过程就是一次课题研究历程的浓缩,得到的不仅是论稿的完善和优化,同时让自己模糊的经验得以清晰、教育理论认识更加深刻,更增添了教师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学术提升:教育学术季的“感召”能量
增强学术含量,扩充教育分量,是教育学术季的重头戏,也是呼唤教师学术意识的感召力。
以“研究、转化、提升”为主题的科研论坛举办和68篇教科研论文在学术季上亮相,从各个学段、各个教育教学的侧面,进行了精到的论述,表现了参与有热情和学术的追求。
而学术季的学术活动引人入胜。如学术季活动“微论有效教学之策”教研论坛,按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各组织举办一场,包含教师的有效教学论述和专家点评,教师在“微论有效教学之策”论坛发言,就他们各自探索的学科、领域的经验和方法,进行论证与分享,给同学科教师以启发,跨学科间教师以借鉴,以促进师德高尚、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策略的总结、梳理,使之显性化、学术化,以达到经验的推广、方法的复制、策略的迁移效果,进而形成教学研究的文化自觉,促进更多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作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专业能力提升的一种培训。
再如,全学段、全学科、多维度成功实施“百名教师教学风采秀”,学科教学研讨暨展示专场73个;教学展示研讨课104节课,一大批具有潜力的教师,从“教学”走向“优秀教学”,再走向“风格教学”,体现了学科教学的底蕴,也让更多的教师得到启迪。
还有,“社会性和情绪能力养成”,是静安区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和试点推进的一门区域性课程。作为国内首个以培养社会情绪能力为目标,同时由区域内一线教师参与本土化研发的课程,静安区教育局、静安区教育学院已经协同8所幼儿园、9所小学进行了长达7年的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研发团队的努力,静安区这门区域性课程的影响力,已经走出了校园,走进家庭和社会,帮助学生将当下的学校生活与未来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此次“做中学”研究所在静安区三中心小学主持了区域课程“社会性和情绪能力养成”项目研讨推进会,学术意味更为浓郁。
学生成长:教育学术季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术季的展开,触动的是教师,最大的受益者应是学生,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学术季的宗旨。
本届学术季,关注学生生涯发展成为不少学校的共同话题。有的学校积极探索导师制,通过导师制及其深化研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多元的支撑。有的学校在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精细化设计实施上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中学生生涯教育校本教材 《高中生涯教育读本》 和 《初中生涯教育读本》两册新书的发布,让行家注目。有的学校以“浸润式”生涯教育为核心,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大胆探索,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精心开展特色活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有的学校联合召开了“示范创新 合作共享———中学生生涯辅导交流研讨活动”,共同探讨学生的生涯发展问题。
而区域推进的“快乐300分”,从活动发展到课程,又从课程走向“文化自觉”,并架构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四大机制:课程共享机制、集群创新机制、教师共育机制、实证反馈机制。而分四大领域、十个科目,陆续出版的一套学材———《小学“快乐300分”活动丛书》,对学生成长十分有益。
“快乐300分”区域共享课程,是基于需求的共享,也是基于选择的共享,更是基于个性发展的共享。让学生喜欢活动,发展个性,提高素养,是区域推进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相关链接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出台
在教育学术季期间,《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 出台,推出了长周期、实证性的研究,探索建立教育科研流动站等制度,旨在依靠每一位老师和校长,推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课堂上展现出生命力,在尽量大的范围服务于一线教学、惠及静安学子。
●鼓励开展长周期、实证性的研究。对于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鼓励申请者主动寻找相关的研究伙伴,形成跨校的研究团队,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或开展重点攻关。申请者需充分说明与前一轮研究的关系,以及深化的发展点与突破点。区域根据研究内容、人员等情况,提供一定的资源和经费支持。
●探索建立教育科研流动站制度。在发挥本区现有市级教育研究所示范和辐射功能的同时,通过探索和试行教育科研流动站,促进区域内校际间的深度交流,自主形成新的学习和研究共同体,让已有成果在实践推广中不断深化,不断解决新问题。区内满足条件的优秀课题成果以学校为单位申请、经评估后成为教育局挂牌的科研流动站,获得资源和经费支持,流动站、参与学习的学校与进站教师均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相应义务。
●为促进教师解决实践问题和专业持续发展,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在开始工作后的5年内要申报一项区级青年课题或参与其它区级课题研究。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作为其考核评优的重要参考。
●优化科研管理机制,推进扁平化,加强科学化。实施研究成果直报制度,对于三年一届的成果评选,除立项的区级及以上课题成果外,学校可推荐其它优秀成果 (限额) 参评。实施课题研修学分认定制度,教师的课题研究经历与成果可以申请个性化自主研修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