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化学系刘旦初教授的《化学与人类》选修课,是很多人大学四年都没有抢到的课,刘教授用喷壶里的液体喷在一块白布上,出现红色字体,再用喷壶喷,红色字又消失了。
对文科生来说,这似曾眼熟却又说不出道理,这是初三学的酸碱中和及指示剂显色原理,刘教授用来抛砖引玉;华东师范大学的王程杰教授是专注中学化学实验的“老法师”,他的公文包里随便拿个道具都可以做化学实验:把加碘盐放在试管里加热,再把一张普通的白纸放到试管口,片刻,白纸变蓝色了。
这个实验说了两件事:食盐里的碘酸钾受热变化,生成了单质碘,白纸用淀粉浆过,碘遇到淀粉会变蓝。
在教师专业培训中听过两位教授讲课的中学化学老师李大明每年过中秋节时,都会为学生安排两个实验,一是让学生带未开封的月饼来课堂,当堂打开,一分钟不到,月饼独立包装里的脱氧剂就会发热,这恰好和课本中的生铁吸氧腐蚀原理一致;还有就是利用月饼包装的PE塑料盒当手工皂的模具,把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按一定比例和烧碱溶液混合,用打蛋器搅拌到有Trace状态后入模,实验时间一小时以内,一个月以后测到pH值达8-10之间,就可以使用了。那时差不多快入冬了,这块和月饼形状的手工皂包装好送给学生的母亲,因为没有把皂化反应后的甘油分离出去,肥皂泡沫丰富又特别滋润。
实验的价值不仅仅动手实践,更在于引发兴趣。学生喜欢做化学实验,奈何老师不喜欢。
多年后,有学生回校看望李大明,聊起过往,说记得的是做手工皂等实验,其他化学知识都忘了。李大明只有苦笑,一则,一个重点高中化学高级教师教学生制皂,这话传到教育界,懂行的都觉得太低档,高档的教师要教学生搞创新(如果创新是可以教出来的话),像屠呦呦那样提取青蒿素;二则,李大明把中秋节吃月饼后要扔掉的脱氧剂、塑料盒转化为实验器具,并且叮嘱学生要送给家长,其中策划蕴含的教育思想涉及环保、物质循环、情感沟通、化学知识情境化等。这些才做小实验想达成的目标。但是,看来学生并没有得到这些。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化学课程标准》罗列了必修和选修学生必做实验各9个,据专家在各类学校调研发现,一般性的学校学生每学年做化学实验不超过3个,好学校每学期能做5个。专家分析,化学教学必须通过实验“拉拢”学生,同时,通过实验考查逼迫学校多开展实验教学,比如沪上每年4月份的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
学生喜欢做实验,这是化学老师非常清楚的事实。问题是,有些化学老师自己不喜欢做,有些老师觉得一句话可以记住的内容何必浪费时间去做一遍实验,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多做几道题目。
有次在区教研活动中,听到一个老师气咻咻地发牢骚:这个班级成绩这么差,就不给他们做实验了。这里的逻辑关系有点乱:成绩差,动手能力肯定不行吗?还是因为没有多进实验室体验,才对学科没有兴趣导致成绩差了?就如同健身房里的男女身材大都很棒,是因为健身了身材变好,还是身材好才跑来健身?
实验课上,学生可以不必拘束地坐在位置上,身体比较自由,化学实验是一门变化的科学,液体混合后出现的颜色变化都会引起学生感官上的刺激,由学生自己亲手完成操作,对仪器的触觉、有味气体的嗅觉带给学生精神上的自由。由于惊讶试管烧杯中物质的变化,学生的表情出现惊骇、恐惧、兴奋、激动,他们总是站着做实验,发着高分贝的声音,甚至有点调皮地要把水洒到他人身上。
小时候孩子们都有玩具——一些真实物体的模型,用玩具来过家家;等长大了,没有玩具了,只有书本和试题。所以,实验室是否能唤起孩子们的童心呢,而唯有童心才是最充满好奇和想象的。
用比赛来维系教学中的实验专业发展,用考试来监督实验教学,如果没有这如同鸡肋的考试,理化生的实验教学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从考试的角度监督实验教学,是在高二第二学期,沪上有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查。这个考试坚持了多年,是对实验教学的鼎力支持。虽则有些教师认为此考试如同鸡肋,还耗费大量精力,但若没有这个考试,理化生的实验教学可能面临倾覆之灾。
逻辑是,教师自己受教时都没有经历一定量的实验训练,代代相传,动手实践的基因必将消失。沪上的“白猫杯”化学技能比赛,在最后决赛时安排的就是定量实验;全国化学竞赛决赛中的实验操作也占到一定比例。
2015年全国第十二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在福建厦门举行,笔者改进的一个实验获得了一等奖;2017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在广州举行,笔者参赛获得金奖。2017年9月~11月笔者参加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实验能力专项培训“高中化学教师实验能力培训”,这是上海市教委推出的第一轮教师实验培训。
对教师而言,通过操作比赛、实验改革等活动方式加以鼓励。特别是“实验说课比赛”,推动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工程等学科将实验渗透到课堂中,每年每个省市推选12个项目到全国参加评选,这些实验教学的视频同时挂在“全国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上以起到示范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王程杰熟悉中学化学的每个实验,对课本中实验成功与否的技巧特别熟悉,“无他,实验必须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突破点,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他说。
沪上专家调研发现学校平均做学生化学实验的次数,好学校一学期5次,差的每学年才3次。
特别高考改革后,很多学校在高一就安排学生选好等级考科目,那些不选理化生科目的学生,被编在“合格班”接受教学,以应对高二后期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这些学生,本身对理化生就缺乏兴趣或没有发现学科的魅力,编在合格班后,教学要求较低,大都老师更不会安排学生实验,这样的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就少。
笔者认为,没有等级考压力的合格班教学,更应该把教学放到实验室来上,让学生在实验室“玩”,在他们和理化生等学科说再见之前留下美好而真实的印象。
但是,对教师来讲,准备一个学生实验,就如同置办一场自助餐一样,小到火柴、滤纸,大到实验装置、药品配制,起码要化半天功夫;完成实验后还要归整实验台。与40分钟一节课就结束的工作量相比,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再加上,学生到了实验室,如同到了游乐场,兴奋、激动,不乏有摔碎仪器、液体喷出、烫伤等事故,一节课后教师的肾上腺激素激增。
实验要讲安全性,对环境友好,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去参赛的作品,一旦有气体泄露,再有创新点,都得不到大奖。教师中也有意见分歧:学化学,把一些气体的特殊气味捂得死死的,一点不敢让学生闻到,那他以后遭遇到这种气体,还不傻啦?浓硫酸有强腐蚀性,非常危险,某老师就在课堂上将浓硫酸滴到猪肉上,演示给学生看。结果专家看到学生脸上露出的痛苦表情,这是违反人性本善的实验,遭到批判。
除了安全因素,现在沪上的中学实验室很少有专职实验员。就是说,理化生教师的专业本身就包含实验技能,准备实验是教师的工作范畴。如此一来,很多教师没有激情和时间去做这些服务性且没有创意的工作,再加上现在流行教育走技术路线,把实验投到大屏幕,放实验给学生,安全且高效。
但是,特别搞笑和打脸的事,但凡开公开课,没有一个化学老师敢开没有实验的课。既然大家都把公开课是否成功依赖于实验教学,那为何还会出现专家调研的一学年只做3次学生实验的情况?
相关链接:当下学校实验室的定位
除了传统的实验装备外,新型的创新实验室,理化生、STEM等学科综合使用的实验教室,正在被学校开发。把源于事实又高于事实的理论学习放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释放学生发现事物本质的潜能,去看见、去触摸、去嗅闻、去发现。“倘若基础学科教学单纯依靠照本宣科的方式,即便学生存有心向往之的意愿,科学知识也难于跃出纸面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科学自身的魅力也势必大打折扣。知识本身是否实用,其传递方式是否直观往往决定着知识的传授效果。”
高考改革导致除了语数英之外的学科师资出现需求变化,特别是物理、化学学科,“唯有用实验教学来留住学生”,这是专家的建议。不是留住学生选考等级考这个短期目标,要留住科学素养培育的对象。加三学科把师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有经验的教师发现相比3+1时代,大量的偏题、疑难题都被淘汰了,那时间就该用在还原学科的本质特征,提高实验教学课时才是本原性的策略。
现在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兼职教师,且拥有硕士、博士学历,能操作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等仪器以发展学生课题研究项目。从远期发展可见,实验室的老师不再是以前打杂、洗涮的角色,而是深谙教材、能带课题、有创造活力的人。
看一个学校的硬件,重点看图书馆、体育馆,还有就是实验室,这些场所都是解放学生身体、活跃学生思维的地方。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就可以解放学生的思想,培育更多科学后备人才。
作者:曾德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师)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