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是很多人心中行走的噩梦。如果他还恰巧处于青春期,那就是双倍的灾难。国内有一档做了12年的良心综艺《变形记》主打的卖点,就是“改造熊孩子”。
在最近开播的新一季节目里,就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叫张明扬。他性格乖张叛逆,手机从不离身,甚至还被学校开除。
但就像常说说的那样: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家长。
如果不走近看张明扬的家庭,你绝不会知道,在这个熊孩子的背后,有一个无比冰冷、“像监狱一样”的家庭。
爸爸成天忙生意,妈妈只会批评和管教。甚至在全家人一块儿吃饭的时候,也要对他的学习问题进行轮番“轰炸”,一点不给孩子喘息的机会。
张明扬在事后接受单独采访时说:“他们从来不会想,我为什么发脾气,只会想我已经发脾气了,我就是有错了,他们就得来批评我。”
而他的妈妈在面对他的情绪时,总是说:“说说你还不行吗?”
这样的话,听起来何尝不熟悉?其实,有一大批青少年都有着和张明扬相同的烦恼——不被父母理解。更可以说,很多家庭矛盾都是因此而爆发的。
当血气方刚的青春期遇上避无可避的中年危机,可以说,上述每个阶段都能让“中年老母亲”们操碎了心。随之而来的,除了无尽的焦虑、焦虑,还是焦虑……
也有不焦虑的,我就认识一位妈妈,她叫Sandra,恰巧有一个正处于“追求冒险期”的16岁女儿,也正是很多家庭中 “问题小孩”的年纪。
用Sandra女儿的话来说,妈妈既是“人生导师”,又是她的“好闺蜜”。能得到青春期女儿如此高的评价,老母亲们恐怕是连做梦都要笑醒的。
但在Sandra的回忆中,她和女儿也经历过针锋相对、冲突迸发的日子,甚至在一次争吵中把手机都砸得粉碎。
那么,最终Sandra是如何征服青春期女儿的心呢?如今的她又是如何做到完全不焦虑?不妨来听听她分享的“老母亲必修课”。
▲左图为Sandra与女儿,右图为Sandra一家
我与女儿:10年前的母女,10年后的闺蜜。
第一次让我知道我在女儿心中的形象,是在一次家长会上。
国际学校的家长会,家长和老师有十分钟左右单独谈话的时间,并且都有时间表提前公布。那一次,她的老师们好像迫不及待地想提前见我,对我尤为好奇。
一聊下来我才知道,在女儿的口中,我成了她的人生指导师、精神领袖,更是她的最好的好闺蜜。
这些难得的评价让我在她的学校老师眼中成了神秘的“传奇妈妈”。
其实,这一切都来自于我和女儿相处的独门诀窍——每周末,我都会单独约她吃饭,看电影,做指甲。甚至有时候在餐厅吃饭,我会主动和她聊起喜欢的男生类型,聊聊身边的男性,天南海北地八卦一下。
但回望十年前的我自己,和女儿的相处可并不这么轻松随意。
十年前的我,是焦虑的教育洪流中一个迷茫的母亲。每天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催孩子写作业。生活中总是惴惴不安,要么担心女儿考试不理想,要么担心她“学坏”,沾上早恋、化妆这种在我看来无法忍耐的事情,再由此走入歧途。
那时候的我,对女儿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说教和批评。
相信很多母亲在和青春期孩子相处时,都会发生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的情况。从前的我也毫不例外。
还记得我们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就因为一个细小到我已记不得的原因,我对女儿发了火。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女儿在我从开始批评到最后生气,全程都只在玩手机,这个动作无疑是给我火上浇油。
也因为这个动作,我一气之下把女儿的手机摔在地上,力道之大,把手机的屏幕和晶片都摔了出来,手机内部我从未见过的银色粉末撒了一地。
那一刻,我心中不知怎么就代入了受害者心理。我在心中悲愤地控诉:我为你付出这么多,牺牲这么多,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话?!
之后的几个月,女儿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我们陷入了冷战。
而没想到的是,这件事也成为了我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幡然醒悟的转折点。
受害者心理,是中国式育儿的最大陷阱。
每个做母亲的,可以说都是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我也是经历了那次一辈子无法忘怀的冷战后,才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母亲,究竟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也是那次以后,我开始意识到,这些冲突不单单是沟通的问题,而更多是我们为人父母,自身的问题。
就像我当时的“受害者心理”,现在回过头来思考,才惊觉那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逻辑。我们是守着自己的利益和期待值,想要改变孩子行为和思想。
孩子的所谓“听话”,成了我们父母付出的回报。带着这种心理,孩子所有的叛逆都会在我们心中产生强烈的落差。
在我和女儿冷战后的几个月里,我四处求助于积极心理学和一些家庭教育课程。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我渐渐明白过来:若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每一次争吵,就会看到,他们所接受的都是来自父母的指责与批评,心中只会觉得内疚,更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复杂的情绪。
这些相互的不理解导致一次次的争吵和冷战,最后成为我们与孩子越行越远的恶性循环。
可以说,“青春期问题”本身,就是我们这群自身充满问题的爸妈定义的。
这些学习给我的收获,不光是高质量的亲子沟通,更是和女儿真正的和解。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从自身开始改变后,很多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每对父母都应反思的问题:我对孩子真正的期待是什么?
今年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女儿又给了我一次不小的考验。
她所在的国际学校采用IB课程体系,需要选择6门课程进行学习。今年6月份,我还特意请了专业的顾问来帮忙选课。然而等到8月开学两周后,突然有一天,女儿一脸严肃地回到家,说:妈妈,我要和你好好谈谈。
原来,她想放弃顾问原先帮她选好的历史这门课,换成艺术。
当下一听,我头都大了!要知道,女儿的历史成绩向来优秀,不出意外,这门课最终的IB成绩拿满分也不在话下。但是,艺术?她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学过画画,没有任何基础。并且,艺术这门课程非常主观,所有老师都说选艺术要慎重。即便是科班出身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拿高分。
短短的时间,我思绪万千,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在心中不断拉扯。最后,我质问自己:我对女儿真正的期待是什么?对她来说,往后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问完自己这两个问题,我瞬间豁然开朗,一下子释然了。从前的我,一定更看重她是否能拿个好分数,敲开名校大门,最后保证有一个好工作。
如今的我,只问了她一句话:你为什么想改变?
好在女儿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她用明显准备了很久的理由说服了我。最打动我的是她说:妈妈,当我学艺术这门课时,才觉得身心愉悦,丝毫没有压力。
听完这话,我没有任何犹豫,果断帮她签了选课的同意书。
现在的我,成长为了一个更豁达的母亲。我不再纠结于我想让孩子做什么,我期待他成为怎样的人,而开始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她想成为怎样的人,她的热情和爱好在哪里。
同时,我们要给孩子多一点信任,这也是我支持女儿决定的底气所在。一个信任孩子的母亲,会成就一个可靠、有界限感的孩子。
信任的三个维度:放下,放下,再放下!
之前有不少文章都探讨过“父母要如何信任孩子”这个话题。信任孩子,是教育的大前提。信任这种东西也是相互的,如果你百分百地信任孩子,孩子也会主动地回应你的期待。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儿子平时相处的时候,我也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的儿子年纪小一些,正是爸妈最担心成绩的年纪。而且和姐姐相反,他最不擅长的就是历史。国际学校的历史考试不简单,主要是大段大段的写作,还不会提前给考试资料。
要是放在一般父母身上,估计早就焦虑地睡不着觉了,恨不得天天陪在孩子身边盯他作业,催他复习。不过我的做法就不太一样了。儿子每次考试前,我都不会催他复习,也不会给他设定目标分数。我只是扮演一个全然信任孩子的母亲。
通常我会和他闲聊,问他明天学校的菜单是什么,然后随便聊两句。最后说,你带个巧克力去吧,考试前吃个巧克力。
儿子问:为什么?
我说,吃得好,就会开心点。你知道吗,从你一出生,脑子里就装满了知识,只是你现在都忘了。考试前吃一颗巧克力,也能刺激大脑,激发你脑袋里的知识。妈妈相信你能考好的,尽力就好!
我举这个例子,其实是想给爸妈们三个建议。父母如何真正做到信任?我曾学过一门课程,其中提到了信任的三个维度:
01、放下控制欲
我相信很多妈妈和曾经的我一样,都犯过这个错,下意识地操纵和控制孩子,要求孩子必须达成自己的要求和期待。
但若你想要信任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信任,首先应该放下的,就是你这万恶的控制欲。
02、放下不必要的干预
很多妈妈都会在孩子考试前打点好一切,给孩子补这补那,生怕有什么没学到。有些还会用各种伎俩,让老师更多地帮助孩子。
这一切所作所为,都是期待这些事情会带来你认为好的结果。但这真的必要吗?很多事,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可以引导,可以身教,却不必过度干预。
03、放下对结果的期待
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爸妈嘴上对孩子说,“我相信你没问题的!”
但他们心里怎么想?还不都是:你最好还是给我考到某个分数,最好得到某个奖,最好拿到某个offer……心里不外乎对结果的强烈期待。
事实上,父母的所有执念,孩子都是能感知到的。即使你嘴上不说,孩子也能知道你对他并未投入百分百的信任,所以你才会担心,才会过度期待。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关键就看父母是否相信,并且能够挖掘孩子的独特之处。但很多时候,我们说了再多信任,却仍然无法彻底做到。而这种不信任,还催生了各种焦虑。
若家长能做到以上三点,那么孩子也会捕捉到信任的信号,这个信号所带来的收益,将远大于你的想象!
我曾读到一句话:
在谴责或批评一个人的行为之前,要先穿上他的鞋走一英里。当你能够进入你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穿着他的鞋走路)时,他的行为可能就开始讲得通了。
我认为,一位母亲若遇到孩子的任何问题,都能首先把检视的目光对向自己,是极难的。如今,Sandra之所以能够成为女儿口中的“人生导师”,或许也是因为她懂得“穿着孩子的鞋”走路。
说到底,爸妈对孩子拥有同理心,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全方位地信任孩子,这一切的信号孩子都能接收到,并且有所回应。我们会发现,亲子关系的奥秘正藏在这些微小的转变里。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微信号“Readfirst阅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