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朋友圈有个妈妈说,在练钢琴与洗碗之间,她儿子“竟然”果断选择了洗碗。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很多父母一边说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但一边又以权威来让孩子多学一些“有用的”东西。
我们的权威意志和孩子的真实意愿之间,正爆发着无数次或明或暗的冲突,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本文讨论的这个真人秀节目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反思。
最近有一个综艺节目叫《超能幼稚园》,里面的几个孩子都在体验着各式各样的“权威”(强加给孩子的兴趣班、挂在嘴边的“为你好”、吼骂等),有的孩子变得很乖,小心谨慎;有的变得嚣张叛逆……这真的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教育中的点点滴滴。
这个女孩名叫朵朵,今年4岁,每天被舞蹈、钢琴、英语、全脑开发练习题排满了日程。她说她最不喜欢舞蹈课,在大学当老师的爸爸却以为那是她最感兴趣的。
大人和孩子的感受完全错位了。
这么小,朵朵已经会为了爸妈开心而假装,她不想让爸爸妈妈失望,只能压抑自己的天性,乖巧地配合。
她说她的感受不是伤心,不是烦(已经习以为常),而是一个“乏”字——太准确了,让人听来心头一震,心下不忍。
可她爸爸却觉得:“谁不累?我觉得她不累!我真觉得她不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自己苦心一直为孩子付出,孩子所有的努力都是应该的,都是值得的,并且,孩子自己会感到快乐。
朵朵爸爸这句“谁不累”,也代表了中国家长普遍的教育焦虑,他们耗尽精力、付出一切,想打造一个精英,等待被未来社会选中。为了“赢在起跑线”,或者仅仅为了“不输”,每个人都很累,从父母到孩子。
这个片段引起了热议,它来自正在某网站播出的儿童纪实教育实验节目《超能幼稚园》。
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个像朵朵爸爸这样温和儒雅、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很多心力的父亲,也可能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感受——他用的力气越猛,孩子对他隐藏得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
为了观察当下儿童学前教育里最普遍的困境和问题,节目组根据儿童教育心理学,科学搭建了一所梦幻幼儿园的现实场景,请来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边玉芳教授做园长。
又从全国找来十个素人家庭。这些家庭里十个3-6岁、性格各异的孩子,一起在“超能幼稚园”度过了三个月,他们的爸爸或妈妈则在“24小时实时观察室”观看孩子在幼稚园的表现。
家长在这里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就像照镜子,觉察到平时无意识的亲子沟通问题。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这是每一个大人都需要学习的功课。
“为你好”,孩子为什么不领情?
节目里有一个特别漂亮的混血女孩刘一凡,她妈妈和她相处的方式就是典型的权威型“为你好”。
在玩具店里,凡凡挑中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但妈妈说不行,拿起另一件买单走人,说“这件才更适合你”。
凡凡一直说“我不要”,赖着不肯走。
妈妈直接拽着她的手,拖离玩具店,因为她觉得有些事情是不能由小孩决定的,总说“不要”,就是挑战了她作为妈妈的权威。
这个场景太常见了。很多家长会想:我都给你买玩具了,你怎么还闹脾气?太不懂事了。明明一件好事,弄到大人、孩子都不开心。
“为你好”式的沟通,天然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潜台词是:我看到的才是对的,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你还是得听大人的话。
大人用自己的认识,碾压了小孩的认识。可是你并不能代替小孩去感受,ta的感受还是没有变,ta就是不开心呀。
怎样的沟通既能尊重孩子的感受,又不是无原则地百依百顺?你需要听孩子说,并给ta几个明确的选择。
“你喜欢这个玩具,是因为什么?”如果ta说,因为里面有个小公主/挖土机,你可以说:“嗯,我知道了,你喜欢小公主/挖土机。可是这里写了,这个玩具要7岁以上才能玩。那边还有几个玩具也很有趣,你想选哪一个?”
不给孩子选择权,只是让ta遵从大人心目中的“为你好”,更大的危险是,久而久之,孩子也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了。
就像朵朵,进入超能幼稚园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典型的“乖”孩子几乎不会说“不”。她不提要求,即便在大家都疯玩的时候,她也在一旁默默坐着,保持小淑女的姿势,满眼羡慕。
这种隐忍自己的“懂事”,真的是她爸爸希望的吗?背后有没有遗憾?
你看,当从另一个视角观察了女儿24小时后,爸爸对幼儿园老师们说了一段长长的话,几乎落泪:
戳心了吗?
追在身后讲道理、吼叫,为什么不起作用?
在超能幼稚园里,最让老师们头大的,是一个叫核桃的孩子。
他爸爸工作忙,常年不在家,说孩子是半个“空巢儿童”。核桃从小由姥姥带大,隔代教养,非常溺爱,核桃几乎没有任何规则意识,换了四五个幼儿园总是被劝退,因为他该吃饭时不吃饭,该睡觉时不睡觉,总是要和别人逆着来。
超能幼稚园开学第一天,核桃就给了班主任俞灏明一个下马威。俞灏明整个上午都在追着他跑,画风是这样:
“核桃,吃早饭了。”
“我不饿。”
“那你等下饿了怎么办?”
“不会的。我不吃。”
……
到了中午,因为生活老师在一片混乱中没有听到核桃说“我不要土豆丝”的要求,核桃直接冲老师大叫,跑到玩具区,又不肯吃饭了。
俞灏明忍无可忍,吼了核桃。
核桃有点害怕,但还是不肯服输,转身走开了。
在“24小时实时观察室”里,核桃爸爸说:“削(打)他!这孩子,你必须让他怕你!”又说,“我要在,他不敢这样。”
吼孩子,打孩子,真的有用吗?核桃爸爸想必也是没有很好的办法,才会使用这种办法来管孩子。
边玉芳教授看不下去了,赶紧把俞灏明叫到园长办公室,给他支招。
边教授后面的一番话,对所有家长都很有用。她告诉俞灏明,核桃所有的行为,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引起别人的关注。
边教授给了俞灏明两个建议:
一是,在核桃不肯跟大家一致行动时,先暂时忽略他,更多关注其他孩子。核桃发现捣乱不能引起老师关注,自然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是,多注意发现核桃做得好的地方,每一件小事都表扬他,既满足他希望获得关注的需要,又对他有正面的引导。
果然,下午大家一起拔草时,这两个办法对核桃很管用。尤其是核桃拔起一棵草,俞灏明马上表扬了他,核桃积极性大涨,成了班上的劳动主力军。
其实,如果家长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就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怎么样了解孩子的动机呢?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某个行为产生的结果。比如核桃捣蛋行为的结果,就是得到了大人的持续关注。
同时,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个气馁的孩子。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不能得到归属感。
核桃很可能就是这样:一方面被溺爱,另一方面又不断被否定和打击。大人需要透过行为看到孩子的渴望,才能与他真正沟通。
孩子喜欢、信任什么样的大人?
在五个明星男幼师里,我发现孩子最喜欢、信任的,是那些能看见他们情绪、承认他们情绪,并且会陪他们一起玩耍的人。
比如费启鸣。他才22岁,家长们担心他太年轻,都不选他当班主任,可他却很得孩子们欢心。
在开园派对的时候,大家闹作一团,五个男老师只有费启鸣注意到小男孩云飞的分离焦虑。他蹲下来,用平等的姿势、温和的言语,还有拥抱来安慰云飞。
后来,男孩多多尿裤子,费启鸣带他去换洗,有一个镜头也很有意思:
多多对摄像机说:“你不要拍也不要播哦。”费启鸣把摄像机的头摇了摇,假扮摄像机跟他对话:“它不同意。”多多马上被逗笑了。
这就是真的会和孩子玩的大人,他是站在孩子的视角来跟孩子玩扮演游戏,而不像有的大人会很扫兴地解释:“摄像机不会说话哦。”
朵朵的爸爸可能就属于那种不太能体会孩子情绪的大人。晚上,家长和孩子视频,分开了一整天,孩子本来有很多新奇的体验想跟大人分享,结果只有朵朵爸爸给女儿提要求:“你要好好刷牙……”朵朵马上不想再聊了,挂了电话。
朵朵说,她想在这个幼儿园里住一百年。可我感觉到的,却是心酸。
童年的亲子关系,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也是为人父母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
多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个节目里获得如何沟通、如何去爱的启发,无论现在有没有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行为准则的权威,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便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喜好和感受;孩子虽小,也有自我意识,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学会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理解并尊重他们的决定。
育儿是一条漫漫长路,父母与孩子是一同成长的,不断地学习与提升自己,或许也是育儿的乐趣之一吧。
作者:鱼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任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