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和家人在一起吃是团圆;和素未平生的人在一起吃,那叫?不一样的缘分!
今天晚上,上海理工大学教师餐厅里灯火通明,五色的彩带衬着正红的“福”字。一步跨进这里,年味就扑面而来……
两个圆台面上,十余位今年寒假留校的大学生,正和食堂的大厨们一起包饺子。
“同学,一看你就是第一次包饺子,今天也算学门手艺。饺子外形好不好看不重要,关键是饺子皮要捏紧,可不能露馅啊。”大厨师傅手把手地教身边的一位大男孩包饺子,一席话逗得大家哈哈笑。
这位大男孩名叫刘小凯,今年研三,年前已经在上海的一家软件公司找到了工作,
留沪妥妥的。而这颗“定心丸”,也算是他送给老家父母的一份过年大礼。
“父母都在老家,过年期间他们也有事情要做,挺忙的,不想回家给他们添麻烦。”刘小凯家在广东,来沪读大学的近七年里,有四年的年夜饭没有回老家吃。“大三、大四、研一,研三。”小伙几乎不用怎么回忆,脱口而出。忙考研,忙毕业,忙着找工作,在这个25岁男孩的心里,早一天自食其力,就能早一天让老家的父母安心,对家人的牵挂始终在他心里。
除了大四和研三等毕业班的部分学生因为实习的缘故选择寒假留校外,还有一些更有个性的大学生,早早地就做了规划。“假期是接触社会、体验人生的好时候。”本科三年级学生冉冉,头戴小红帽、穿着红毛衣,虽然吃年夜饭,身边坐着的是自己不相识的同校师兄师姐,但对她来说,这一点不打紧,因为一会儿,大家就熟络了。她还主动拿起筷子,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夹菜。一边吃饭,冉冉一边和大家分享她的大学假期生活。
原来,之前的大一、大二暑假,冉冉都独自一人到南京、厦门,边打工边体验生活,“感觉特别好,比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要丰富得多,也能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不一样的东西。”这个寒假,冉冉没有回贵州老家过年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有一份兼职在做。但是,过年的礼仪——问候家人是不可少的,“晚上和妈妈打视频电话,已经说好啦。”
“在中国人过年,一切都这么有趣,太好玩了。”今晚,和大伙儿一起包饺子的,还有来自墨西哥的留学生杰奎琳。杰奎琳是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专业二年级的博士生,从包饺子到年夜饭的各种菜肴上桌,她不时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
看到偌大的食堂里,三桌子的人都能在五点半左右美美得吃上年夜饭,食堂经理杨凯,心里特别高兴。而这种看着大伙安心吃饭比自己上桌子吃饭还温馨的心,或许只有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才会懂。
在杨凯的眼前,饺子一碗碗地上桌了,而杨凯的身后,大厨们还在把一份份菜肴,装进饭盒打包。
“学校里除了留校学生,还有后勤、保安等工作人员,他们的饭,我们都管。”杨凯说,大年夜最高兴的事,莫过于为大家张罗一桌子好饭。“哪怕只有一个人来吃,我们也要给他做得像给家里人吃的一样好。”
作者:樊丽萍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