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她不顾妈妈的眼泪,悄悄地报考上海的大学,一心只想看外面的世界;两年后,她开始思考是回家还是就留在她曾经向往的上海?上海意味着梦想,在家乡能够找到这样的梦想吗?
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大二的农村学生赵蝶,带着一克重的特殊春运行李返乡,又带着手机拍摄的五分钟短片回到了学校,短片让人落泪,而这就是她找到的答案。
短短两三年,家乡的巨大改变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两年前,瞒着家里人,云南寻甸县的赵蝶报考到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临行前母亲红着眼睛问她:“外面有啥好?”但是,赵蝶说,她想见识外面的世界,想到发达的城市看看。只身来到陌生的上海,赵蝶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外面的世界这样多姿多彩。
今年寒假返乡探亲,赵蝶第一次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家乡。春节里,亲戚朋友间的走动多了起来,她从乡亲们口中了解到他们生活的点滴改变,还和同学们深入社区、工厂、产业园区等,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巨大变化。
亲情唤起藏于心底对家乡的羁绊,赵蝶说:“可能是以前离得太近没有感受到,现在异乡求学就感觉比较深了,在外会思念家乡的美食、亲人、风景,甚至家乡的自然的声音都会在耳畔响起。”
在第一批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赵蝶和同学们用镜头记录下最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短短两三年间,令人惊叹的巨大改变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居民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青山绿水间旅游产业逐步发展;互联网+的概念融入各行各业,电子商务助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已经逐步产业化,不再只依靠纯人力;企业的的环保理念贯彻于生产的方方面面……
寻甸县也发展了一些工业项目,产业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现在经济发展之后,家里人再也不用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会少很多,父母也有更多的时间跟我交流谈心,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赵蝶感触很深。
赵蝶还参与了家乡的支教项目,在英语课上折起纸飞机,小朋友问:“姐姐我什么时候能亲眼看到大飞机?”,她被孩子们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眼神深深打动。
要开学了,阿妈的山歌送走了返校的游子,但返乡的种子已在心中破土发芽。赵蝶很不舍:“我真的很想有一个机会能让我回乡发展,带领这些孩子走向更大的世界”。
乡村的发展机遇,给予年轻人未来无限可能
2012年起,所有“211工程”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安排专门计划,面向贫困县累计招生37万人,2018年专项计划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38万人,如清华“自强计划”、北大“筑梦计划”、复旦“腾飞计划”等。教育才能真正脱贫,政策的初衷和贫困的家乡都期待毕业生能返乡助力发展建设。当然,现实是大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都希望能留在发达城市。
“让学生在熟悉的家乡亲身体验脱贫攻坚的成果,通过比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践中,关注到以前没发现的家乡变化和发展机遇,了解国情,融入乡村振兴。鼓励学生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把家乡建设好,希望这成为撬动学生回乡就业的支点。”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希望以实践调查这样接地气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
华理团委书记侯宇说:“回乡看变化,至少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学能为家乡做出贡献,也让当地为大学生回乡提供更多支持和机遇”。据他介绍,接下来的暑假,“双百”“双千”等覆盖每个学生的社会实践,从“走走看看”到“做做干干”,让学生对家乡、社会和国情的了解与体验更深。
昔日,彷徨的农村大学生大多为留在大城市的目标咬牙奋斗;而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山里来、再回山里去。随着基础设施改善,水电路桥村村通、户户通,宽带普及率即将超过90%,乡村的农业、旅游、电商、教育等正在飞速发展。
城市化和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如何把偏远贫困的农村变成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急需人才的回流。在已具备了一定的硬件基础和各项政策扶持下,乡村建设热火朝天,对青年人才求贤若渴。因此,顺势搭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把个人选择融入乡村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广阔天地里蕴含的发展机遇,给予了年轻人未来无限的可能。“中国的每个地方都在飞速发展,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我们,无论在任何一个角落,未来都将大有可为。”赵蝶说。
作者:储舒婷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