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实验学校的隋翼远与校长陈婷
“在人民大会堂现场参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时,我不想漏听哪怕一个字。作为一名初中生,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我感到肩上责任真的很大。”当记者今天第一时间接通上海市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初三学生隋翼远的电话时,他难抑心中的兴奋。作为“00后”初中生代表,隋翼远受邀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
三年前,隋翼远的母亲查出患有Mb5急性髓系白血病。彼时,只有12岁的隋翼远两次为母亲捐献骨髓,挽救了母亲的生命。也正因如此,隋翼远先后被评为“2018年最美孝心少年”““2018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今年,他还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隋翼远告诉记者,他今天洋洋洒洒记录了六页笔记。他说:“我突然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年轻人不能只想着自己,还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国家。未来,我将努力学习,关心他人,用实际行动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这位普陀“00后”身上发生了怎样温暖的故事?
来自中远实验学校的隋翼远是一位尊老爱幼、有孝心和勇气的美德少年。
要勇担家庭责任,更要有社会责任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昨天的讲话中总书记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对于隋翼远来说,12岁至今两次为妈妈捐献骨髓则让他对责任这个词有了最深刻的认识。
2016年7月,隋翼远的妈妈不幸患上Mb5急性髓系白血病,这是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种。治疗的唯一有效方式就是做骨髓移植。骨髓匹配结果显示,隋翼远与妈妈的配型相似度高达99%。
当时只有12岁的隋翼远决心为妈妈捐献骨髓。为快速增加隋翼远体内的白细胞,他要打一种特殊的针,但却因此出现严重过激反应,持续41度高烧。成年人抽取造血干细胞大约需要三小时。而隋翼远由于年龄小,细胞数量不足,先后分两次才完成了抽取任务,每次耗时六小时。
连续两天抽取骨髓让隋翼远精神萎靡、体力透支,但是他却觉得自己忽然长大了!这个阳光男孩说:“没有人比我更适合站出来担任这个角色,这是一种责任感,也包含了我对妈妈的爱。”
在为母亲完成第一次骨髓捐献的一年后,隋翼远的母亲病情又一次复发,情况更加凶险。隋翼远立即决定,再次为妈妈捐献骨髓。
他在日记里写道:“细胞分离器不绝的声音在耳朵边嗡嗡作响……采集已经持续四小时了……我又捏了一下手中的压力球,疼痛,还是得捏……这才知道救妈妈那么不容易。”“粗了不止十倍的采集针插在我的两臂和双腿内侧,每一刻我都在咬着牙,我说过一定能救你!你也要完成对我的承诺,好好活着!”
隋翼远终于为妈妈赢得了新的生命。昨天他说:“确实,任何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我们年轻人不仅有社会责任,更应承担家庭成员的责任。”他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妈妈的病好了,现在各项指标都很好!虽然每天还需要吃很多药,但全家人在一起就是开心的事情。”
隋翼远获得“2018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称号
品德是为人之本,也是每个人都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根本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隋翼远的善良懂事来自母亲的影响,而他也用自己的正能量影响着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小隋翼远的外婆身体不好,妈妈就把她和外公接过来一起照顾。隋翼远妈妈的高中老师独自一人生活,年老后腿脚不便,脑力退化。但是母亲却一直铭记着老师的教导之恩。于是她每个月都会带着隋翼远去看望老师,帮她料理生活,乃至洗脚。
隋翼远为妈妈捐献骨髓的事情,在中远实验学校传开后,全校同学都通过各种途径表示了对小隋的深切关心——有同学把当天的作业整理地整整齐齐送到他家;也有同学热心地为他讲解新课,帮他解答不懂的题目;还有同学鼓励着他坚持,期盼着他的母亲痊愈康复……
一同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总书记讲话的小伙伴们
总书记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这个00后青年和他的同学们,在跑赢疾病的同时,隋翼远也没有耽误学习。期末考试,隋翼远的数学考到全班第四。连体育也考出了好成绩。“我的小目标是考上曹杨二中,以后能够成为真正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电话那头,这位阳光少年开心地说。
作者:张鹏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