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开大学校友会消息,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
今年再次
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人民币)。
5月12日,在南开校友总会第六届理事会2019年(扩大)会议暨第六届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上,南开大学共获得捐赠3394万元。
2018年6月,在南开校友总会,94岁的中华古典文化专家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去年已捐赠1857万元,今年,叶嘉莹先生再次捐赠1711万元,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
为什么要把毕生积蓄给南开?她这样说……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为加拿大籍华人。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6年3月25日,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叶嘉莹出身于当年北平一个地道的书香门第,家族本性叶赫纳兰,与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
十岁前,叶嘉莹一直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诵读经典,由此开始了与诗歌的结缘。窗前的几抹修竹,台阶下的几朵菊花,都成了她即景生情吟咏的对象,在很多人刚开始求学认字的时候,她已经能对着院中的秋蝶写出“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的诗句了。不过这样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战火毁灭,1937年宛平城的烽火不仅遮蔽了卢沟桥,也在全中国的上空笼罩了一层阴影,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北平沦陷了。
如果不是因为抗战,叶嘉莹也有可能会成为一名医生,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完成她的学业,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辅仁大学的国文系,除了自己对中华文化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辅仁大学属于教会大学,不受日伪控制,那里还有一批有风骨的老师在执教。
▲叶嘉莹年轻时期留影
作为老师得意门生的叶嘉莹被寄予了厚望,1945年毕业之后,恩师顾随在寄语中写道,希望她能像唐代禅宗大师马祖道一样,在师傅怀让的基础上青出于蓝,自创一派。“得法”之后,叶嘉莹本该开始自己的“传法”之路,时代的飓风却将她紧紧裹挟,并吹向了远方。
1948年,由于新婚的丈夫在国民政府的海军部门工作,叶嘉莹只好伴着他随同战败的国民政府败退台湾,站在甲板上叶嘉莹望着身后的滚滚海浪,心中满是惆怅。
叶嘉莹到了台湾之后,成为了一位讲授古典文学课程的老师,由于叶嘉莹讲授诗词具有令人惊艳的魅力,叶嘉莹受到国外众多高校邀请,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国古典文学。
不过,叶嘉莹的心中总有一个遗憾,在国外讲课用的是英语,这令她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中国诗词的美感,她希望回到祖国,回到她的家乡。后来在加拿大定居的叶嘉莹终于等到了转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她总觉得自己应该为国家做点什么。
1978年暮春,叶嘉莹申请回国教书。
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回到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执教三个月。
于是,每逢假期叶嘉莹总会从加拿大回到国内,辗转各地讲学且不收取任何酬劳,叶嘉莹先生讲课时永远是站着的,一站便是几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即便是到了耄耋之年也从未改变,她说这是为了表达对诗词的敬意。
此后的二十余年,她的身影出现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免费教授中华古典诗词。
2002年,叶嘉莹获得在华长期居留证。
2015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为叶嘉莹修建的“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叶先生定居于南开园。
然而随着年事渐长,虽然心中的热情不减,叶嘉莹也不得不逐渐减少自己讲学的数量,如何能够更好地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让未来的中国人也能领略诗词之美,她在深深地思索。
在南开校友会官网上,发布了学校对叶先生最近的一次自述《我与南开大学的因缘》:
叶先生讲述了自己回国教书的经过,至今已经在南开执教有四十年之久了。提到任南开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的经历,叶先生这样说:
1993年,南开大学成立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聘请我任所长。最初,研究所没有办公室,也没有教室,更没有经费,只能借用东艺楼内的一间办公室工作。后来,温哥华一位热心中华传统文化的实业家蔡章阁老先生,听说这个情况后,出资为研究所建立了与文学院结合在一起的大楼。
我为了对蔡先生及南开校方表示感谢之意,也决定把我从国外领到的退休金的一半——十万美金(当时约合人民币一百万元),捐赠给研究所设立奖学金。
2000年,我应邀参加澳门大学举办的国际词学会议,在会后的宴请席上,与澳门实业家沈秉和夫妇同席。沈先生即席提出要为研究所捐款,不久便从澳门邮汇过来一百万元人民币,作为研究所购买书籍及设备之用。从此,研究所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近年,沈秉和先生和加拿大华侨刘和人女士分别捐资各一百万元,与南开校方合资为我修建了迦陵学舍,我真的是感谢。
我说过,我不要私人的住房,但我要一个讲学的地方,就像古代的书院,可以在里面讲学、开会、研究。现在学舍已经建成了,我已经把我所有在海外讲课的录音、录像以及研究资料装在150个纸箱中都运了回来,我希望自己还能够有短暂的余年,协助爱好诗词的学生、朋友们把这些录音、录像的资料整理出来。
2018年6月,我将北京及天津的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我还将把我的版税、稿酬也捐赠给南开,支持传统文化研究。
我非常感谢南开大学给我机会,使我“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一点愿望,在南开园得到实现。
叶先生晚年生活让网友心疼,她却说“有诗歌为伴”不需要人陪
捐赠千万,但是生活却极度节俭,2018年,央视的一部纪录片曾讲述了叶先生的晚年生活。
九旬高龄的叶先生现在独自生活
十年前不小心滑倒后
才请了一位保姆
但也只负责白天做做饭和清洁
有人心疼
认为叶先生晚年孤苦
也有人反驳道
腹有诗书、精神充足
她永远不会孤独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
她对于生活的选择匪夷所思
她为什么这样做
她所追求的又是什么
她说
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叶嘉莹先生曾说
卅载光阴弹指过 ,未应磨染是初心
这一生有诗词相伴
便将这一生投入它罢
2017年,叶嘉莹先生登上《朗读者》舞台,诉说自己的故事。
她在诗词中诉尽悲欢离合
书尽聚散无常……
物质的财富与之相比
又算得了什么?
再次致敬!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来源:南开校友会网站、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百度百家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