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张讣告在朋友圈里传开了,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获悉, 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儿童教育家,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7月18日15时08分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这位一直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基层教育实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本土教育家经典。她关于情境教育的著作在2017年通过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在全球发行。
李吉林,1938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中学高级教师。1956年,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她创立的情境教育理论及操作体系,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今年4月初,李吉林因病必须住院治疗。作为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她本可以去北京、上海或者南通当地的通大附院、第一人民医院等治疗经验更加丰富的医院。但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选择了和她的工作地点、她牵挂的孩子只有一墙之隔的南通市中医院。住院的当天,李吉林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病房要朝向学校,让我能看到孩子。”据相关病区的医生护士回忆,李吉林住院后,每天早上,她都要打开窗户,坐在床上,聆听窗外孩子上学时的熙熙攘攘,聆听每日学校上下课铃声的清脆嘹亮,聆听隔壁学校发出的每一丝声响。听到动情时,她还会慢慢从床边站起,看看她最牵挂的儿童。她曾和自己的徒弟聊天说:“我在这里能够看到你们,当我看到你们在伏案工作,看到孩子们在开心玩耍时,我就放心了。”
李吉林在生病住院期间,仍旧想着自己的工作。每次有同事来探望她时,她总要和他们讨论工作,讨论自己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在哪里还要修改,在哪里还可以优化。
多位经常探视李吉林的同事回忆道:“李老师只要看见我们来,在病床上的她就拉着我们聊孩子,聊工作。我们都会发现这时的李老师,连眼睛中都透出着力量。当被医护人员和陪护家属劝阻后,李老师眼睛会暗淡,情绪会低落,但她随后总会加上一句‘快回去工作’。”
》》》延伸阅读毕生扎根教育一线,为了儿童,研究儿童——她是永不退休的小学教师
尽管已经拥有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情境教育的创始人、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等许多头衔,李吉林依然像50多年前一样,生活在江边小城,工作在那所她18岁时就走进的小学里。正是由于毕生扎根于教育一线,为了儿童,研究儿童,她从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儿童教育家。
今年的2月8日,大年初四。81岁高龄的她,在建设路上冒着寒风慢慢前行,前往位于李吉林情境教育研究所的办公室,开始工作。
李吉林的徒弟,情境教育研究所工作人员王亦晴说:“工作的方方面面,李老师都必须亲自过目。她像一台永动机,永远在考虑如何完善情境教育体系。过年那几天,李老师为了照顾我们,要求我们轮换来加班。但她却从大年初四开始,天天都在工作,一日不歇。”
早在1980年,李吉林的实验班二年级的时候,江苏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孩子们写的《小学生观察日记》,《人民日报》也用半个版面发表了孩子们的作文,还加了“编者按”,充分肯定了李吉林的探索。
1983年,李吉林情境教育第一轮五年的实验结束,她的学生同兄弟学校六年制的孩子一起参加毕业统考。成绩出来后,全班同学93.5%作文成绩达到良好,其中55.8%达到优秀,优秀比例高出当时城区小学平均比例12倍,全班43名学生中有33名考上了重点中学。
近十年来,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育,多次得到国家级的奖项,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她在情境教育上取得的成绩,已经在南通教育史上刻下了印记。
2011年,李吉林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李吉林一起获奖的有94岁高龄的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周小燕;有被誉为“中国的霍金、材料科学的活地图”的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院士。作为唯一的一位小学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李吉林和这些大师们一样,无愧于“楷模”称号。
2017年,李吉林入选全国90位当代教育名家。同一年,李吉林三本关于情境教育的专著,正式通过德国斯普林格出版集团向全球发行。
儿童在李吉林的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不仅仅是她的教育对象、研究对象,更是她智慧的源泉、心灵的寄托。在她看来,整日和人世间最稚气的儿童生活在一起,是最大的幸福。
重温李吉林的教育智慧
关于教师——
1.爱,是好老师的第一素养。
2.是教师,也是诗人。老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3.当教师远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即便是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变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出蚕宝宝,无穷无尽……
4.一个语文老师不仅是要孩子学好语文,还得给他们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5.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的前面开拓其思路。
6.教师只有怀着激情和想象,才会产生到达教育美好境界的不竭动力。
7.世界这么大,新知识像浪潮向我涌来,教师必须是一个不倦的终身学习者。
8.情境教育的发展正是教育科研引领我不断前行的结果。在这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一个“真”字,就是“真的情”、“真的干”、“讲真话”、“写真言”。
9.我总是记着我的第一身份:小学老师;我的责任:教好小学生;我的岗位:在小学。
10.要走出一条路来,必须像竞走运动员,脚跟不离地,一步紧一步,快速地走,不停步地走。
关于孩子——
1.孩子生来求异,不愿像鹦鹉学舌那样,没有自己的思想。老师的宽容、期待、激励,是孩子创造的至关重要的诱发因素。
2.小马驹要长成骏马,牧马人必须把它们带到水草丰盛的草原上,让其自由驰骋,才能茁壮成长。指导作文,应充分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不受束缚,使他们感到“要写,好写,写有兴味”。
3.我心里总盘算着,怎么用真情,用厚爱,化成善导;怎么用爱心,为他们遮风挡雨,小心地呵护,但又精心地进行历练;又怎么依循教育科学,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顺应儿童的天性。
4.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智慧,儿童的情感,让我激动不已。此情此境,如诗如画,我仿佛也是诗人,包含着深情,在儿童的心田上,写着明天的诗句。
5.教育不仅为儿童明天的发展,还要为他当下的童年获得最初的人生幸福。
关于教学——
1.我的教育理念非常明确——
教育不仅为了儿童的学习,还为了儿童能主动的学习。
教育不仅为了儿童学习知识,还为了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愉悦儿童的身心。
一句话,为了儿童的发展成了我终身的追求,儿童的发展,是我教育理念的核心。
2.要教会每一个学生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这是我在教学上的最大愿望。
3.为了孩子看日出,我半夜起身,孤身一人骑着自行车赶在黎明到来前,奔向事先选定的北濠桥,我痴痴地望着,急切等待着红太阳从东方升起。
4.为了孩子观察牛,我走在田埂上,走在小河畔,望着一块块田野、一条条小河,竭力去寻找老黄牛或者是老水牛。
5.心存高远之志,在我的前面呼唤;感恩与珍惜,爱与责任,在我心中生成前行的不竭动力。
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空,点亮前进道路的光。
我们要用力记住,这才是对生命的最高礼遇。
李老师,您一路走好!
作者:沈湫莎 陈孙杰(实习生)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