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工程技术和管理专家、中国化纤工程技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院长季国标,于2019年9月5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7岁。
他与他的同事解决了新中国几亿人的穿衣问题,为新中国的化纤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奋斗了五十多年,年近八旬仍在努力地工作。
1958年,我国化纤年产才0.3万吨,仅占世界的0.1%。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至2012年已发展到3792万吨,约占全球化纤总量的68%,技术和产品的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
化学纤维解决了几亿人的穿衣难题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老百姓的穿衣是大问题。为了先让大家吃饱饭,当时棉花种植面积仅占全国农田的3.9%,产量也不高,人均消费的棉花只有一斤六两。棉衣、棉被当时都是紧缺物。
为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问题,1954年前后,国家决定创建化纤工业。当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会见派去国外考察的一批技术骨干,掰着手指跟他们讲:“中国有6亿人口,可是耕地太少。现在老百姓有的还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看看有没有先进的技术能引进。”
季国标195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后去德国、英国学习化纤技术。回国后,他曾在我国最早建设的保定、南京、兰州化纤厂任副总工程师,仪征化纤联合厂任总工程师,主持工程和生产技术,建设和投产均取得成功。他还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组织和参加了辽化、川维等几个化纤基地总体技术方案的决策与实施,主持拟定80年代、90年代我国化纤发展总体规划。
此后的几十余载,季国标都将自己的心血、知识和经验献给了化纤事业。80年代,用化纤生产的“的确良”衣服成为时髦的东西。到1983年,我国化学纤维的产量大大提高。于是,商务部取消了在全国使用多年的布票。至此,中国几亿人的穿衣难题终于得到解决,季国标和他的同事们功不可没!
1994年,他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2004年被推举为第83届世界纺织科技大会主席,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他一生致力于高新化纤工程科技的咨询工作,从未懈怠,他常说:“看到我国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我的辛苦实在算不了什么。”
得知季国标逝世,曾经的老职工表示哀思:
网友纷纷深切哀悼,愿他一路走好:
还有很多人表示要以季国标院士为榜样: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综合自东华大学、光明日报、网友评论等